摘要: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出发,立足于长三角区域的现实基础和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宁波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宁波应在和谐共建长三角区域功能中确立四大目标定位:长三角区域重要经济中心和宁波都市圈核心城市、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城市、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以及国家发达区域均衡发展示范区。要构筑现代化交通体系和信息设施平台、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宁波城市优化发展,确立宁波在长三角区域中的竞争优势。
为进一步提高长三角地区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组织有关方面共同编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6-2010)》,并就长三角区域总体功能定位达成共识,提出要把长三角地区建成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地区总体功能定位必须依靠该区域所有城市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城市,宁波的准确定位及发挥应有作用对于共建长三角区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并初步提出了设想。
长三角临靠东海、黄海和长;江,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于一身。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为轴线的字形开发模式受到国家的重视,成为我国国土开发纲要的重要指导思想,而长三角正处于这一交接点的核心位置。一方面,长三角要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国际竞争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和利用全球化资源辐射长江流域、带动全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另一方面,长三角要形成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为核心,与其他城市相配套衔接、以大都市圈为组织架构的综合经济区。因此,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我国对外开放总体战略的高度和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趋势来看,作为沟通长江流域腹地和海外国际市场的长三角都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为长三角城市群综合实力的迅速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实力最强
经过建国以来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飞速发展,长三角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文化、科技最发达的地区。2005年氏三角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0亿元大关,达到33963亿元;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18059亿元,GDP总量上,长三角是珠三角的1.88倍。各城市依托上海已形成了经济实力强、社会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群体,区域内城市工业技术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配套齐全,资源加工能力强,人口密度、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且大多数城市具有一定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
2.外向型最突出
我国的改革开放,对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84年国务院确立的沿海开放城市,本地区就有3个;1990年.国务院又提出开放开发浦东的宏伟计划,长三角地区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先进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具有一定基础的交通通讯设施网络而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近年来,大量外资从珠三角转向长三角,反映了外商普遍看好长三角的发展前景。如今,长三角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额,分别占全国35.27%和28.22%。
3.交通网络最发达
长三角地区既有长江又有京杭大运河流过,已建成通车的有沪宁、沪杭、宁杭、沿江高速、苏嘉杭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的有连接上海与崇明岛、南通之间的跨江隧道和杭州湾跨海大桥。港口方面,上海港和宁波港的货物吞吐量已进入我国沿海港口的前两位,南京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港口。航空方面,除浦东、虹桥、南京禄口、杭州、宁波、南通等机场外.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也正在进行。正是这些发达的交通网络,在长三角内以至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际门户是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发展之后,由于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空间上的距离大大扩展,信息的流通越来越大,人流、物流、资金流等“流”的个体形成的国际都市经济区。在这个都市经济区内,集中了以金融、商贸、中介、研发为主的高级服务业,是主宰当今世界上整个经济重大组成部分的有竞争力的空间地域范畴。
长三角地区地处我国沿海经济带与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集“优良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身,处于西太平洋东亚航线要冲。改革开放以来,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流”源源不断汇集到这里。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长三角将成为西太平洋重要的世界城市群和产业密集区,在亚太地缘经济格局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从国际贸易来看,2006年通过长三角口岸的进出口贸易达7147亿美元,约占全国外贸总额的41%,其中641亿美元左右的进出口来自长三角以外的省区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十五”期间长三角地区外贸集装箱生成垃增速为26%,2005年达1780万TEU,长三角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达29.1%,2005年达2670万TEU。自中央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来,上海港、宁波港加快了集装箱码头建设和市场运作。目前,长三角地区基本形成了以上海港、宁波港为集装箱干线港,连云港、苏州、南京、南通、镇江、温州等港口为支线港,其他港口为补给港的集装箱运输格局。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增长,“十五”期间年均递增26.4%,2005年达1809万TEU,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港口;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年均递增42%,2005年达521万TEU。中远洋航线快速增长,2005年底两港远洋航班已达728班/月,目前长三角地区远洋直达率已高达85%以上,彻底改变了过去境外中转的局面,形成了亚太地区国际航运中心的雏形。同时,长三角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正成为国际金融、人才、技术的集聚、辐射和流动中心。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二元结构,决定了我国的“世界制造中心”建设必须以长三角等经济技术发达地区为支撑。目前,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国内家电、电子、汽车、化工、纺织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地,也是国内最大的产品出口基地和原材料需求地。
1.先进制造业比重全国最大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占全球比重正在逐步上升,其中个别行业和产品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较高。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1980年为1.4%,2006年上升到9%,考虑到中国的资源结构和大量低成本劳动力,这一比重今后仍有可能继续上升。2006年江浙沪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已经占到全国的30%,由此推算,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增加值,目前起码占世界制造业的2.7%左右。按这样的发展趋势,到2010年这一比例有可能上升到3%左右,其中某些行业和产业占全球制造业同行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10%甚至更高的水平,成为世界先进的制造业基地。而且,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从简单商品的来料加工开始,逐步发展到今天的汽车、电子、化工等高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并且实现了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伸,中间品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已成为世界跨国公司的重要配套生产基地。
2.产业集群程度最高
在上海,享有一定地位的国际企业或跨国公司抱团作战,形成高端集群。在总投资金额超过80亿美元的上海化工区,30家企业几乎全是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世界三大化工巨头英国石油、德国拜耳和巴斯夫公司,均有重点项目在这里落户。而规划22平方公里的浦东微电子产业带,一些国际芯片大厂犹如“赶集”,一个接一个地把资金投向这个“方寸之地”,建成或在建的微电子项目达到66个。其中,8家投资额过亿美元的企业,均以境外投资为主。包括:中芯国际30亿美元、宏力16.3亿美元、华虹NEC12亿美元、泰隆10亿美元、英特尔5亿美元、IBM3亿美元、威宇2亿美元、贝岭1.3亿美元。
在江苏,以沪宁线为主干,两侧外延50公里左右、长约300公里的区域内,已经形成江苏省一个产业集群区——宁沪信息产业带。在这个集群里,密集分布着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南京江宁开发区、无锡高新区、昆山高新区、吴江开发区、南京珠江路科技园区等一批以电子信息类项目为主体、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信息产业园区。据江苏省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这个产业集群区实现产值近3000亿元,总销售额约2400亿元;江苏全省八成以上的信息产业产值、20%的工业总产值均出于此。
浙江省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基本上都是依托产业集群发展起来的。全省目前已有500多个产业集群区。全省28个特色优势制造业中,销售收入占全国同行业比重超过20%的行业有4个,超过10%的达13个。浙江宁波目前共有各种产业集群145个,其中单体规模超过10亿元的有6块:超5亿元的有10多块,超亿元的有90多块,产业集群数量占的浙江省产业集群总数'28%左右。以绍兴柯桥为中心的方圆8公里区域内有2万多台无梭织机于此集聚,产出了全国20%的化纤织物。嵊州年产领带2.5亿条,占据全国领带市场80%的份额。
此外,长三角不仅有沿海良好的国际国内航运条件,同时还拥有陆路、内河、航空、管道运输设施,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原材料和制成品的物流成本。作为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之一,长三角优惠的外贸政策也加速了国际国内产业资本向该地区的集中,为该地区成为世界制造中心重要生产基地创造了政策环境。长三角较强的科技和人才优势,也是国际资本钟情的主要因素。
1.区域内城市密集度及其经济总量规模最大
长三角包括了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和台州9个城市,以及杭州、宁波、嘉兴、绍兴、湖州、舟山6个城市,区域总面积为10.96万平方千米,以占中国1.1%的陆地面积、6.3%的人口,创造了中国20%左右的GDP和财政收入、40%的外商投资额和35%的进出口总额,人均GDP为全国平均数值的3倍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无论是从城市密集度、中心城市、社会经济联系还是从交通网络、总体人口规模、经济聚集度看,长三角区域都具备了向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基本条件。
2.拥有一个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核心城市和数个影响大的中心城市
长三角城市群已经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龙头城市。所谓“龙头”,就是引导、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或发展极。核心城市对其腹地发挥龙头作用,是指核心城市为其腹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综合服务,以其巨大的技术经济能量向其腹地进行辐射和扩散,从而带动其腹地的区域经济更快发展。上海之所以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一是有区位优势,二是有实力。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国际航线上,从上海到东京、首尔、香港、曼谷等城市的航程几乎相等,使得上海成为亚太地区的交通枢纽。同时上海又是中国东部海岸带和长江入海口的交汇点,海陆交通十分方便,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广阔的经济腹地。同时,长三角还拥有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无锡等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既支撑核心城市发挥集聚和辐射作用,又独自在各自区域范围内发挥中心作用。
3:城镇网络化发展程度和城市化水平最高
(1)城镇等级体系较为完善,拥有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和建制镇等在内的全部城市行政区划主体,在数量构成上也呈现出金字塔式的分布。其中,上海城市人口超过1200万,非农业人口超过1000万,总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城市有6个,绝大部分城市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中,长三角占了10个,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长三角占了37个。(2)城镇分布密度高,现有地级以上城市16个、县级市37个、小城镇1396个、城市分布密度为4.8个/平方千米,是全国平均水平(0.69个/平方千米)的7倍;人口分布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密度达到745人/平方千米,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5.5倍,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60%。
长三角要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一方面.要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国际竞争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和利用全球化资源辐射长江流域、带动全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另一方面,要形成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为核心,与其他城市相配套衔接、以大都市圈为组织架构的综合经济区。经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宁波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位居长三角前列,经济规模占长三角地区的比重不断增加,融入长三角服务全国经济的功能逐步凸显,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地位基本确立,对长三角构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提供了较重要的支掾。
1.宁波具有位居长三角前列的经济规模
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864.5亿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长三角16个城市中均居第五位,人均GDP达到6500美元。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人561.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43.0亿元,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占到了浙江省的1/5左右;2006年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422.1亿美元,其中出口287.7亿美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4700.5亿元,全市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成交总额突破3000亿元,达3109.2亿元。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47元。所辖县(市)均进入全国百强,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城市综合竞争力连续四年居全国前十位。
表1 2006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指标及宁波的位次
图1 2006年宁波部分经济指标占长三角区域总量的比例
数据来源:宁波统计局网站
数据来源:2001-2006年宁波统计公报
2.宁波已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贸易口岸
宁波市委、市政府以推进口岸扩大开放为中心,以建设电子口岸平台为重点,深化实施第五轮口岸大通关建设.全面提升了口岸服务水平。其中,电子口岸建设、航空口岸开放、海岸口岸开发等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有60%的宁波地区口岸相关企业成为电子口岸的注册用户,宁波机场也已升格为国际机场,对外籍飞机开放。口岸的高效服务,使口岸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2006年宁波口岸贸易达8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2%,进出口贸易总额继续位于全国第七。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为422.1亿美元,增长26.0%,其中出口287.7亿美元,增长29.4%;进口134.4亿美元,增长19.4%。海关税收也达到了454亿元,位居全国41个海关的第六位。宁波已成为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最重要的贸易口岸之一,口岸经济发展显现出了巨大的活力和潜力。预计到2010年,宁波口岸进出口总额将达1500亿美元,自营进出口达800亿美元,宁波作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表2 2006年全国口岸前十名排名表
数据来源:宁波口岸打私办网站
图3 2001-2006年宁波口岸部分指标增幅趋势图
数据来源:2001—2006年宁波统计公报
3.宁波已成为长三角南翼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宁波以其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充满活力的混合经济吸引了较多的跨国公司和国内外重要金融机构进驻,成为长三角南翼重要的资本集散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2006年,宁波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了4700.5亿元和3910亿元,证券公司各种交易额达到3109.2亿元,保险费收入到59.1亿元。根据2005年中国社科院公布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研究报告》,宁波以良好的信贷资产质量入选全国金融生态最优城市,仅次于上海而位居全国第二。截至2007年3月末,宁波市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73.23亿元,比年初减少4.4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1.7%,创历史新低,而同期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4%。宁波综合金融指标均位居长三角南翼七城市前列,具有强大的向周边城市辐射和服务能力。
4.宁波拥有较为完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宁波制造业发展已成为长三角南翼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200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7510.7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974.3亿元;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421.4亿元,占全省的18.9%,规模以上的工业利润占全省的23.0%,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居长三角南翼各市之首。目前,宁波制造业已形成三大板块为主导的结构:即由石化、造纸、钢铁等六大产业群组成的临港型工业;纺织服装、机械基础件、家用电器等传统比较优势行业;以新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从总体上看,宁波已基本形成产业规模较大、产业链较长、市场占有率高、产业特色鲜明的工业体系,宁波已成为长三角南翼乃至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图4 2001-2006年宁波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2001-2006年宁波统计公报
总的来说,宁波已经莫定了长期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各项社会事业迅猛发展,一些关键经济指标稳居长三角地区前列。今后一段时期.宁波的发展活力将进入一个由积淀到不断迸发的阶段。宁波应进一步确立和巩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地位,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使宁波成为长三角经济发达、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对周边地区辐射和带动力强劲的经济中心城市,努力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长三角地区是东亚地理中心,处于西太平洋东亚航线要冲。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长三角将成为西太平洋重要的世界级城市群和产业密集区,在亚太地缘经济格局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而港口具有国际性和开放性的天然属性,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港口作为联结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门户和结点地位将更加突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宁波港已经从一个地方性小港口发展成为以矿石、原油和液体化工运输为基础、集装箱运输为龙头的现代化国际港口,以港口为依托的交通运输、贸易、物流、会展、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度。因此,要进一步明确宁波在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城市的地位,以与上海一起构成与深圳和香港相媲美的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1.宁波具有较为发达的综合交通体系
以港口和城市为龙头,民航通讯为两翼,公、铁、水三路为基础,宁波正在形成多种运输方式全方位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公路方面,宁波正在建设“一环五射”的高速公路网,建立起宁波与上海、杭州、金华、温州、舟山等城市以及江西、福建等周边省份更为紧密的联系,极大地拓宽宁波及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腹地,提高宁波作为区位中心城市的辐射力。铁路方面,萧甬铁路复线已建成,沿海铁路大通道已经动工,甬金铁路有望近年开工,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人甬,到“十一五”末宁波将成为铁路交通枢纽。水路方面,宁波将围绕港口发展要求,着重发展大吨位船舶,届时国内水运与国际海运相结合,宁波作为长三角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功能将进一步发挥。宁波的空港已经开放,国际货运发展前景看好,宁波机场已与国际著名空港公司建立联合投资,空港物流园区正在建设之中,有望成为空港保税物流园区。国民经济信息化步伐加快,宁波是全国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几个城市之一。此外,杭州湾大通道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沿海和苏浙沪区域交通网络,大大缩短了宁波与上海及其它长三角城市的距离,显著地扩大了原有以港口为中心的集疏运网络的效益,宁波将成为我国沿海大通道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长三角区域的重要物流中心,交通战略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2.宁波拥有突出的港口与口岸比较优势
在港口方面,宁波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跻身世界前列,其发展实力居于全国港口前茅。2006年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超3亿吨,同比增长15%,仅次于上海港居中国内地港口第2位、世界第4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00万TEU,居中国大陆港口第4位、世界第13位,同比增长35%,增幅连续8年居中国内地主要集装箱港口前茅。随着宁波一舟山港口一体化的实施,宁波港将继续加快集装箱码头建设,大力开拓集装箱新航线,完善陆路、水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拓宽港口腹地,完善港口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港口功能,有望建成国际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宁波港对长三角区域发展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口岸方面,宁波一直以来是全国重要口岸城市和长三角的重要对外贸易窗口,口岸服务功能完善。2006年宁波口岸贸易达8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2%,进出口贸易总额继续位于全国第七。今后宁波将对陆、海、空口岸进行合理布局,海港口岸按照“一港三片八区”总体布局,拓展川、赣、皖等陆路口岸腹地,开通欧亚大陆通道,发展铁路转关运输业务,开展海铁、公铁等多式联运,延伸直通关,发展直通车等。以港口为强大依托,宁波完全有实力成为东部沿海乃至全国的主要口岸城市,对长三角城市群以及周边省份的外向型拓展意义重大。
3.以港口为依托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宁波市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2006年,全市服务业的增幅明显高于全市GDP和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也由2003年的37.7%增加到2006年的40」%。随着重点服务行业优势的不断凸现,宁波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具体表现为:口岸功能进一步增强,港口物流优势明显,海陆空联动发展格局逐步形成。随着宁波与舟山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港口物流将有一个大的跨越式发展。国家区港联动试点的推进,也必将推动国际配送、国际中转、国际采购等国际物流的发展。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内容的会展业在宁波异军突起,体现了宁波城市活力和发展潜力。目前,宁波市已先后引进和创办了消博会、住博会、家博会、食博会等25个“新”展会,被评为“全国十佳会展城市”。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宁波电子口岸平台建没初见成效,基本确立了国内领先地位,宁波进出口交易网等电子商务发展,迅速。金融业要素不断集聚,金融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均居长三角地区前列。
长三角区域规划指出,要经过“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努力,使长三角具有较强推动产业升级和集约发展的创新能力,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创新基地。同时形成较为完备的重化工业、加工制造和高新技术的产业组织和分工体系,形成石化、钢铁、电子信息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集群,成为集开发、设计、生产、加工、国际营销和强大商务功能于一体的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之—。目前宁波已发展成为长三角及长江沿江地区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货集散中心,而充裕的民间资金、广阔的市场需求量和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使得宁波具有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良好基础和现实条件。因此,要进一步发挥宁波的自身优势,努力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
1.宁波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长三角经济是典型的“两头在外”型经济,其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原材料及外贸物资运输大部分由区外输入。宁波港在沟通长三角及长江沿江对内对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中的门户位置非常突出。根据有关部门预测,“十一五”时期,长三角及长江沿线经济发展需进口原油4500万吨,进口铁矿石9400万吨,海运调入煤炭2亿吨。由此可见,在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加快形成一个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能源原材料转化、输运基地,对保障长三角乃至华东地区的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宁波依靠港口优势成为全国重要的原油加工、石油储存基地和火力发电基地,华东地区天然气加工和运输基地,长三角区域重要的铁矿、液体化工中转储存基地,以及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粮食等散杂货中转和储存基地。其中,宁波镇海炼化是中国最大、最有国际规模的炼油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原油加工基地;北仑电厂是全国第二大火力发电厂;春晓油气田总面积为2.2万平方公里,建成后每年可向浙江省和上海输送25亿立方米天然气。宁波港作为全国最大的铁矿石中转港,2006年进口铁矿石中转量6783万吨,原油6107万吨,煤炭3387万吨,已发展成为长三角及长江沿江地区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货集散中心,为解决我国能源、原材料紧缺的经济发展瓶颈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2.宁波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凸显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基础,被誉为“工业之母”。宁波民间资金充盈,市场需求量大,产业配套强,具有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良好基础和现实条件。根据宁波市经委提供的数据,2006年宁波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83亿元,出口交货值786亿元,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和效益迅猛增长。2006年宁波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比2000年增长了4.25倍,年均增长27.3%,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达33.4%。全市电气机械及器材、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四大优势行业现实销售收入1563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约3.2%。在宁波100多个全国“单打冠军”产品中,有注塑机、厢式变电站、微型汽车发电机、汽车底盘自动润滑系统、电梯自动门装置、液压搬运车、模拟监控屏、调压器、馄道变频电机、万能组合式减速机、电能表、高压聚焦电位器、汽车塑胶配件等38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并被授予“中国模具之都”、“中国塑机之都”等称号。目前,宁波已经形成塑料加工设备、模具、汽车及零部件、输变电装备、起重运输设备、机械基础装备、电动工具及配件、精密仪器仪表等八大特色鲜明的产业群。预计到2010年,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要比2006年翻一番多,宁波将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专业化协作分工体系完善、产品和产业结构比较合理、综合实力在国内领先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www.xing528.com)
作为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长三角区域要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家创新中心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城市等级和规模结构,努力构建分工合理、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随着宁波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以宁波为核心,包括舟山、台州、绍兴在'内的宁波都市圈初现端倪,这为长三角地区构建世界级城中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凭借发达的县域经济,宁波形成了高水平均衡发展的格局,具备成为国家发达区域均衡示范区的条件。
1.宁波已初显宁波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地位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是以“一核三心”为节点、以沪宁高速和沪杭甬高速公路为发展轴的“Z”字形的开放、高效、有序的区域网络空间体系。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是长三角地区的四个中心点,其中上海是龙头和核心,南京、杭州、宁波是重要支撑。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点一轴”理论,上海一城九镇形成上海都会核,苏州、无锡、常州等是其直接辐射范围。围绕上海都市圈,外围形成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等三个都市圈。从功能上看,宁波都市圈是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和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的重要节点城市。随着宁波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宁波全域都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与绍兴、台州、舟山等城市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成立了以区域政府合作为先导的浙东经济合作区。合作区每年都举行一次市长联席会议,该合作区还组建了交通、金融、旅游、港务、公安等十一个专业组,促成了人才、科技、金融、信息和产业等的互动和区域内大市场的形成,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宁波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宁波都市圈。随着宁波一舟山港口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区域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宁波都市圈将逐步建立完善,宁波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力不断增强,宁波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也将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2.宁波初步形成高水平均衡发展的良好格局
统筹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宁波县域经济发达,近年来宁波各县(市)均连续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促成了宁波的高水平均衡发展格局,即区域均质发展,区域经济差距较小,城乡差距与国内其他同类城市相比不是很突出,是长三角区域发展最均衡的城市之一。良好的统筹发展格局,为宁波建设国家发达区域均衡示范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是人均收入比较高,2006年宁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674元,比上年增长13.0%,位居长三角地区第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47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3.3%,收入额和增速都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二是城乡差距较小,宁波所辖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2:1,明显低于全国同期的3.28:1。与上海、苏州相比,宁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苏州,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低于上海,且农民人均收入增速连续三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逐年缩小的趋势,因而更具备高水平均衡发展的典型意义;三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基本覆盖到城镇各类企业和职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4.5%,被征地村养老保障覆盖率达到89%,走在全国前列;四是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公路、水、电、通信等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基本实现了市域1小时交通圈,班车通村率达90%以上,通等级公路行政村达到100%。
表3 近三年宁波下辖县(市)区在全国百强县排名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6年公布的“全国百强县”名单
表4 近三年宁波、苏州、上海三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其比例
数据来源:宁波、苏州、上海2004-2006年统计公报
综上所述,宁波应立足整个长三角发展大局,结合自身独特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优势,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长三角区域功能形成中发挥长三角区域重要经济中心和宁波都市圈核心城市、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城市、全球重要的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以及国家发达区域均衡发展示范区的作用,在促进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发展的同时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巩固竞争地位。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群,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必将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之一,宁波在新一轮的区域发展中拥有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宁波要抓住长三角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资源禀赋,进一步提升宁波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宁波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协调与合作关系,主动接轨大上海,积极融入长三角,在实现长三角区域共同繁荣中促进自身又好又快发展。
1.深入推进宁波一舟山港一体化,建设港口枢纽
第一,加快宁波一舟山港资源的优化整合,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实现两港的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使现有的宁波一舟山港管理委员会逐步成为一个正式的管理部门,打破行政所属障碍,解决管理体制问题,逐步实现宁波一舟山港区的港政、航政、海事、海关、边检、商检等各方面的统一管理、协调合作。
第二,改善宁波一舟山港的货运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高效的集疏运体系,改善港口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杭州湾跨海大桥及连接线、宁波标社机场二期、甬台温铁路、杭甬客运专线、宁波集装箱海铁联运物流枢纽站、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区域铁路支线、杭甬运河、甬舟跨海大桥、宁波绕城高速、穿山疏港公路、大碳疏港高速公路港区延伸段等重点交通集疏运网络工程建设,建成由水水中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组成的全方位、立体型集疏运网络,使港口与全国的交通网络相连接,形成高效、便捷的通道,把港口腹地扩大到浙江全省和上海、江苏、江西、安徽等地。
第三,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实力。加快金塘等港区联合开发步伐;实质性启动梅山岛开发,建设具有显著功能特色的保税港区。加强港口岸线资源保护,合理保护开发利用象山港港区、石浦港区等岸线;重点建设穿山港区、大榭港区集装箱码头、大榭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一批深水泊位和堆场,加快建设内支线和江海联运码头泊位,建成集装箱、原油、矿石、煤炭、液体化工五大中转基地;完善航道、锚地、港口支持保障系统等公共基础设施。
第四,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加快构建临港产业链,建设临港工业园区和现代物流基地。同时,进一步扩大开发港口市场,加快口岸、金融、信息等服务与国际接轨的过程,提高港口的物流服务水平。重视科技兴港,发展先进的信息通讯网络,建立快捷、安全的国际电子数据交换平台,以先进的设缸高效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赢得货主和船东的信赖。
2.以国际货运为重点,建设航空枢纽
首先,要发挥空港功能,培育空港物流,完善城市国际物流体系,服务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目前,宁波空港物流中心一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预计2008年初正式投入运行,空港物流中心二期工程也在规划中。应依托宁波栋社国际机场和宁波市区域经济、交通优势,积极申报保税物流中心,通过深水海港和国际空港的功能联动,为宁波经济发展提供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综合物流服务。经过中长期的发展,将其建设成为以航空物流服务为龙头,以保税物流业务为重点,以海陆空联运、城市配送、第三方物流为辅助,以物流相关服务为补充的综合型物流园区和华东重要航空物流中心。
其次,以宁波空港口岸向外籍飞机开放为契机,争取成为长三角地区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应不断提高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打造成为国际性的货运枢纽和区域性客运枢纽。到2010年,成为国内和华东地区重要的干线机场,浙江省三大机场之一;争取开通所有到省会、重要大中城市和旅游城市的航线,国内航线争取连通50个城市,航线50条,周航班达到500班。国际航线,重点拓展东南亚航线,把宁波航空港发展为连通东亚各主要国家的国际航空港和国内重要干线机场;争取所有国内航空公司加盟宁波航线,并积极引进境外航空公司加盟宁波航线。
第三,不断完善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栋社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工程,飞行区跑道延伸到3200米,新建平行滑行道2850米。完成二次雷达及全向信标,新建旅客过夜用房,推进机场集疏运道路、社会停车、货运仓储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加快启动第二候机楼工程,推进4E级国际机场建设。结合国际航线开通,择机适时启动国际航站区扩建工程。
3.完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建设综合运榆枢纽
第一,大力发展对外交通。扎实推进与长三角沟通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努力打通宁波向外疏散的通道。公路方面,要形成以北仑港口为起点,市区为中心,绕城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公路、甬金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和宁波一舟山连岛公路等为骨架的高速公路交通网络,并尽快启动杭甬高速公路复线等项目;铁路方面,要加快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甬台温铁路建设,尽快启动杭甬铁路客运专线以及甬金铁路等项目;航空方面,要把宁波机场建成高等级国际空港,发展直达国内主要城市和国际著名城市的空中运输系统,进一步提高客货吞吐量;水运方面,重点推进杭甬运河一、二期改造及配套港区工程和杭甬运河大通沟通工程(三期),形成与全国内河主通道长江、京杭运河相通的内河运输系统;管道方面,建成原油输送管网和临港工业项目配套管网,逐步形成安全高效的油气管道输送体系。
第二,构建便捷快速的区域内部交通网络体系。加快推进“一环六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建设,加强各县(市)区间高速公路连接线及市域内部其他交通联系通道的建设,构筑“八横五纵三沿海”的干线公路格局;对农村简易公路进行改造升级,提升农村公路的高级和次高级路面铺装率,全面提高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推进市域内铁路网络建设,基本形成干支相连、客货分流的现代化铁路网络体系;以快速轨道交通为主要手段,打造市域范围内”一小时交通圈”,实现空间上的同城效应。
第三,加速推进交通智能化,实现快速、安全、可靠和经济、舒适的目标。将公路智能交通系统作为突破口,主要建设高速公路的收费、救助、监控、通讯以及公路养护管理等智能化交通系统;建设交通信息中心,包括内网、外网和专网,建成长三角南翼交通信息中心;建设大交通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大交通信息联网,逐步建成道路客货运输、水陆运输、公路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4.构筑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市域信息网络
第一,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要作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确保地区和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和国家、长三角的规划相衔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加大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建立政府信息资源收集、交换、共享、分析、处理的体制和机制,抓好人口基础设施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基础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四大数据库建设。
第二,要加快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加强企业信用数据库建设,不断完善和及时更新内容,提高服务质量;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各类需求信息的开发,提供商品化的供求信息服务;要面向中小企业,建设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需要的网络化生产和业务环境,加快形成社会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和有效共享的机制。
第三,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的发展原则,在前几年高速发展的基础上,按照统筹规划、联合建设的原则,对现有网络体系和网络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优化布局,继续完善大容址、高速率、广覆盖的宽带主干网,建设多种方式的宽带接入,综合利用各类网络资源,实现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切实解决信息网络重复建设、资源分散的问题。
1.完善宁波综合服务功能的建设重点和空间布局
第一,重点打造特色服务功能。宁波要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升服务功能能级,就必须在完善各项服务功能基础上,立足于本市发展实际,面向区域,突出宁波港口城市特色功能,集聚临港型产业及其服务等方面的相关功能机构和人才,加快提升城市影响力、竞争力和控制力。
第二,构建以全域都市化为基础、面向长三角优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布局。要整合全域力量,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打破县域、镇域行政分割,优化整合各县(市)原有功能区块布局,努力打造多组团、网络型的全域都市化城镇格局,突出均衡发展优势,为大幅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六大组团为节点、中小城镇集群推进、城乡协调联动发展的大都市区新格局。中心城市(大三江片)是市域范围内生产与生活服务中心、经济中心、政治文化中心;六大组团分别是其影响区域的经济、生活等服务功能中心。
2.全面培育和引进各类功能机构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大力发展金融业、物流业、商务会展业和信息咨询业。在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各方力量,出台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在培育和引进宁波重点发展行业的各类机构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二,加快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各类新增金融机构集聚宁波。要逐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扩大产权市场交易范围和辐射力,增进与长三角兄弟城市和甬港金融的合作与联动,培育本土人才并引进高层次人才,逐步形成具有区域重要影响力的金融市场体系、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以及规范有序的交易制度和法律体系等金融发展环境,以增强城市吸引力。
第三,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深水港和航空港建设运营的对外开放,加速推进现代物流基地和人才建设,积极培育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市场;积极吸引世界著名物流公司落户宁波,构建多式联运物流网络体系,推动统一开放的物流大市场形成。
第四,整合发展会展、旅游业,大力发展商务会展业。加快会展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加强长三角旅游经济合作,努力培育本土会展品牌和引进国际级会展品牌,以会展促产业,以产业带动会展,提升会展旅游业服务能级。依托市场机制,创新投融资体制,积极培育和引进社会投资主体,加快产业发展。
第五,培育壮大信息咨询业。加快信息公共平台开发建设,大力推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重点解决网络资源整合和安全等问题,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新兴领域发展。加强政府在法规制度、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府雇佣或采购等方面的扶持和推动,培育和引进各类高索质专业技术和综合性人才,促进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合理化,以吸引各类专业技术服务企业在甬创业、来甬投资。
3.优化功能机构成长环境
完善的外部环境是各类功能机构发展的重要依托。在硬环境方面,发达的现代通讯设施、便捷的交通网络、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完善方便的社区服务等,都是吸引服务业企业和人才集聚的重要方面。而软环境方面,从国内外大都市的发展来看,软环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与全球经济接轨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监管制度、法治社会以及历史文化,统一的规则和标准、健全的政策体系等。其中,城市政府提供的政策环境更为直接和关键,尤其是独特的产业导向政策、特定的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都能有效地引导各类现代服务机构集聚和发展。宁波要着力完善以上软、硬两方面环境的建设,创设一个低交易成本、更高效率的适于各类功能机构成长发展的优良环境。
1.强化与宁波都市圈城市的密切联系
作为宁波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宁波必须加快培育中心城市的功能优势,增强辐射能力,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融合发展,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关键在于打造宁波都市圈的“发动机”。因此宁波应着力发展市域经济,健全市场体系,增强市级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完善利益协调和绩效考评机制,提升都市区域活力和竞争力。为了促进宁波都市圈的成熟与完善,未来应着力改革创新三种机制。一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突破行政区划和常规模式,在更大的都市圈空间配置资源。二是创新区域政府协调机制。完善都市圈内地方行政高层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联合执行协调机构,落实圈域内重大事宜及对策建议。三是积极探索利益共享机制。探索利益平衡机制,上级政府要从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研究解决跨行政区域经济交往的利益再分配问题,地方政府要积极探索企业异地投资税源共享机制,建立政府间财政收入分成机制;探索异地开发区联建机制,利用宁波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的优势以及宁波开发区交通政策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开发区各种形式合作,跨区域联建开发区;建立集约利用资源、合理分担成本、生态适当补偿的跨区域性市场化利益调节机制。
此外,宁波应充分发挥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不断增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服务宁波都市圈产业发展要求。要切实采取措施,依托重点骨干企业或自然人以及宁波各大高校等加强技术开发研究,尤其要重点研究化学原料、化纤、建材以及汽摩配件、塑料模具、医药化工、水泵、阀门等绍兴和台州、舟山地区的支柱产业,着力解决薄弱环节,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推向市场;要充分发挥宁波在科技、贸易、教育、信息等方面的人才优势以及技术工人方面的优势,加大培养、引进和输出力度,打破区域障碍,注重户籍交流,也要重视柔性交流,要注重专业人才的交流,也要重视技术工人的交流,也可以为周边地区定向培养,建立产业发展人才建设培养基地;积极推进各种协会、商会、同业公会的建立,加强同类产业的企业间合作,逐步改变都市圈内部分产业低档次、低水平、低效益和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状况,走向“优、精、专”和有序发展。
2.以“同城效应”为目标,加快区域政策和制度一体化的步伐
第一,各地要清理和废除妨碍本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旧的政策、制度,在户籍、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制度等方面,加强行政协调,联手构建统一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
第二,要克服各自为政的倾向,联手制定与协调各地产业、财政、贸易等政策,通过产业整合、资本市场、税收调节、物流网络等手段,重建区域经济新秩序,为多元化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第三,要协调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政策,着力营造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无差异的政策环境,对各类经济主体实行国民待遇。在条件成熟时,应制定一个本区域内各地共同遵守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公约,内容包括:区域生产力布局原则、区域产业发展准则、开放共同市场、促进人才交流、建立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统一开发自然资源、统一整治和保护环境、建立协调的管理制度等,作为促进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行为准则,以强化地方政府调控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第四,要加快建设区域性要素市场,实现区域市场体系的网络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通过“无形的手”自发调节资源分配和商品供求,通过平均利润调节资本在各生产部门的分布。为促使商品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必须尽快消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壁垒,以发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统一市场为基础,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各种要素市场的联网,形成开放、规范的区域共同市场网络,包括一体化的共同物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人力资源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信用资信市场、旅游市场和文化市场等。
3.建立强有力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第一.建立规划协调机制。应设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国务院有关部门和苏浙沪两省一市领导组成的规划协调委员会,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统一协调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实施过程中涉及各方利益的区域性重大问题。与此同时,设立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组成的长三角咨询委员会,负责向规划协调委员会提供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动态情况,适时提供初步的规划修订调整方案。此外,应设立独立的、具有秘书处性质的长三角协调办公室,负责组织安排会议、收集与发布信息、组织相关课题研究。
第二,完善定期会商制度。继续完善两省一市“省市长”定期协商会议机制,充分发挥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和长三角城市经济办调会市长峰会等合作机制的作用,使这些现有的合作机制能真正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有效协调机构。就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通过构建区域发展政策协调和磋商机制,对关系共同利益的产业结构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体系培育、经济犯罪打击、市场秩序维护等做出统一规划或决定,并不断推进落实三方共同明确的有关合作。
第三,完善区域性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具有内外协调、信息沟通、参政议政、行内监督、行内管理等多种功能,跨省市的行业协会在区域内企业间开展技术合作、制定行业标准、交流沟通信息、避免恶性竞争、完善信用环境、利用民间资金、仲裁商务纠纷等方面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构建一层强有力的行业协会,并使之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应成为加速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四,强化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规划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做好规划及相关信息的公开工作,保障区域居民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加强对各项规划的协调以及实施的监督检查,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行重大项目和事项的公示、听证制度,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程序。
目前,宁波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上,与嘉兴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而宁波一舟山港一体化的推进,不仅增进了宁波与舟山的联系,更是为长三角地区展开跨行政区域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宁波应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的影响力,继续积极参与、切实维护并不断完善现有的区域协调合作机制,争取在某些优势领域牵头建立长三角十六市的沟通协商机制;鼓励行业协会做大做强,突出重点,完善政策,积极推动建立一批区域性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沟通、协商和协调。
4.加强与上海的联系与合作
第一,筹建宁波接轨上海(长三角)办公室。成立由宁波市主要领导任主任,由市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的宁波市接轨上海(长三角)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促进市发展改革委、经济委员会、外经局、财政局、贸易局、规划、城建等部门与上海和其他城市相应部门进行“点对点”的对接。
第二,筹建上海世博会宁波协调办公室。为了最大限度地接受世博会的“溢出效应”,要抓紧时间成立上海世博会宁波协调办公室,专门负责世博会的“对接”工作,可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或者由宁波市会展协会牵头,联合相关政府部门、协会、民间团体、中介组织或企业等共同参与。
第三,联合筹办世博会。(1)努力做到三个“率先”行动。一是率先打“世博品牌”,抓世博机遇,做大宁波世博服务品牌。二是率先建设“世博对接区”,抓紧在杭州湾南岸打造“世博对接区”,先搭好平台,“筑巢引凤”。三是率先建设世博分服务设施:争取在宁波建立世博会分馆、分接待中心、世博会旅游宁波集散中心等,。(2)努力做到与上海以及长三角其他城市联办展览、联办论坛、联办表演、联合提供服务。
(谢永康 林崇建 周昌林 吴向鹏 李江 宋炳林 史斌 钱京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