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述】
《四眼怪物》是一部很独特的喜剧小片,电影大体的情节是这样的:克拉姆利是个害羞的电视制作人,他觉得让自己走出去并与女孩儿交往是件异常困难的事,于是他决定在交友网站上创建一个账号。然而在交友网上,克拉姆利从没有得到过回应。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了苏珊的邮件,一个认为女侍应的工作正在扼杀自己创造力的艺术家。苏珊也是个腼腆的人,她正在寻求一次“经典式”的约会。
两个人第一次的线下约会,克拉姆利带上帽子墨镜,扛着一个摄像机对苏珊偷拍并一路尾随她到地铁站,但并没有与苏珊面对面。苏珊收到被偷拍的视频后很惊喜,她回信给克拉姆利:普通的约会方式配不上这样一段被跟踪的经历,“我们应该想想更别具一格的约会场景,更有挑战性的”。于是他们开始了“禁言”式约会:递纸条、画图画、互相听对方ipod里的音乐,然后,开始互发视频……
这部电影更独特的地方在于,两位导演即是剧中的男女主角,主人公的名字与演员本人完全相同。美国主流媒体夸奖《四眼怪物》是一部“将纪实文学和奇幻精神相融合”的电影,“充满智慧、充满活力和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这部电影后来也获奖无数,但是它一开始却无人问津,完全靠两位导演的独特玩法玩火。
辞去工作,在刷爆了7张信用卡之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克拉姆利和苏珊终于拍好了《四眼怪物》。《四眼怪物》很快被某电影节看中,并应邀参赛。随后,又获得了其他电影节共18份邀请,收获数个奖项,好评如潮。一切看起来如此顺利,好像两个人马上就可以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了。然而,18个影展下来,因过去没有过类似影片发行成功的经验,所以《四眼怪物》没有发行商接盘。
克拉姆利和苏珊决定将视线锁定在网络上。他们先是将自己的经历做成视频日记晒在网上,吸引了大批观众。随后,他们把自己创作《四眼怪物》的经历打造成一档“真人秀”,每集3~5分钟,每月放10集。第一集节目就是二人爱情萌生的经过,该内容一面世就成了热门视频。随后,他们在YouTube、MySpace、iTunes和Google Video(谷歌视频)上传的每一个视频,都在极短时间吸引了数万人次下载,前7集视频累计下载量达到了50万余次。网民都成了主动推销员,不停地把视频进行传播和分享。
《四眼怪物》先是在布鲁克林博物馆上映了,470张门票在5分钟内就宣告售罄。除了在艺术影院上映,他们也在自己的网站开通了在线收看、DVD售卖、视频下载等。他们还与Independent Film Channel(某电影公司)达成了合作,将影片搬上了荧屏,并将DVD卖到了书店。
【营销亮点】
《四眼怪物》的诞生和传播,首先得益于数码摄影和制作技术的兴起。与传统胶片相比,它经济实惠;与数码磁带成本相比,35mm胶片价格要贵200多倍;并且数码设备更轻巧、方便,视频、电影终于不再只是专业人士的作品,有了数码技术,人人可操作。(www.xing528.com)
其次,得益于互联网大潮的来临。社交网络是真正能够低成本打造影响力并创造利润的。彼时,MySpace已经有了7500万用户,而这些用户大多在30岁以下。《四眼怪物》上映前,克拉姆利和苏珊已经在互联网上不断贴出系列短视频进行预热,这种通过社交网络、堪比光速的口口相传,将影片的传播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规模。连影院也开始用下载率、点击量等数据,提前吊足观众胃口,将线上受众引入到线下影院,赚足了真金白银。
【痛点解析】
该案例的爆品驱动因素:探索——猎奇。
克拉姆利和苏珊两个年轻人的数字影片,描绘了真实的生活,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影片之前每周上传“真人秀”内容,为电影获得认可做了努力:无数次的重复拍摄与修改,奔走于各个影展之间与发行商周旋,当然,还有两人之间思维观念差异而引发的斗争花絮,甚至是两人严峻的财务状况。这些内容获得了大量同龄观众的共鸣,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他们的影迷,并且深受启发,开始用视频的方式纪录并分享生活。
克拉姆利和苏珊将销售策略看作是对新经济主义和好莱坞模式的对抗:“如果能够通过打造我们自己的观众群,进而成功发行自己的电影,再把影片直接送到观众眼前而不需要层层环节,再利用观众的好口碑吸引到更多观众……这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正循环,并否定了发行商存在的必要性。”
陈/轩/点/评
基于经验分享的东西最吸引人,尤其平民偶像的事迹,一点儿不逊于明星所能带来的影响力。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奇妙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