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述】
2004年,觊觎免费邮箱业务很久的谷歌终于出手了,在全球率先推出1G免费邮箱,以抗衡雅虎和MSN.为了迅速推广邮箱业务,谷歌别出心裁,通过邀请制,不需要自己费时费力做推广,业务就像病毒曼延一样由用户自动传播开去,每个参与者都在帮自己宣传。邀请制使谷歌的Gmail(谷歌邮箱)推广取得空前的成功,从雅虎和MSN那里切走了蛋糕,引发了互联网界地震。
谷歌发明的邀请制如今看来很寻常,当时却很颠覆。当时的传播方式都是“强迫式”的,而谷歌的绝妙之处就在于让受众变成了传播者。
免费虽然具有吸引力,但是在此之前,免费邮箱在网络上存在很久了,1G大容量只是一个筹码,目标人群不见得买账。为了玩转免费邮箱,谷歌做了很多方案。考虑到所面对的对象是最难沟通的目标消费群体──网民,这群“看不见的人”的可怕之处在于:只会伸手拿有用的资讯,对广告信息一律无情撇掉。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广告对于他们来说,是不起作用的。
谷歌邀请制的具体做法分三步:谷歌首先在自己官方网站上宣布,网民有三种途径可以获得Gmail账户,由2004年3月21日开始,如果你是谷歌员工或亲友,那么可以使用,这次谷歌严格控制了使用邮箱的人数在1000人左右;4月25日开始第二阶段,在谷歌旗下的blogger.com的活跃使用者受到邀请,参与测试;最后一种方法是Gmail使用者不定期获得谷歌给予的邀请权,可以邀请其他人使用。
最终谷歌没费多大力气做宣传,就赢得了业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议论。当时互联网上谈论Gmail,如社区、论坛,跪求Gmail的人遍地都是,甚至有人在ebay上进行拍卖,价格从30美分到30美金不等,拍卖数量超过上千条。
【营销亮点】(www.xing528.com)
谷歌的厉害之处在于将产品变成了“礼物”。它别出心裁的产品包装,独特的邀请方式,一时间不仅给Gmail披上了神秘色彩的外衣,而且也增加了Gmail推广传播的可信度。同时,邀请方有一个挑选接受方的过程,对应的接受方也有一个认真考虑的过程,谷歌把甄选用户的权利下放到用户手中,等于减少了无效注册的情况。
【痛点解析】
该案例的爆品驱动因素:探索——互动参与。
首先,Gmail第一次突破1G容量,这本身就很能激发用户的使用欲;其次,一般人渴求某件得不到的东西时,身边的人又在介绍说它又是多么多么好,人的占有欲会驱使自己更加想得到它。测试中的Gmail不接受公开申请,而是通过谷歌员工等首批成功注册的用户对外发出测试邀请,即每个用户拥有若干个Gmail发放的权限,以邀请的形式发给若干个朋友,幸运者加入后各自也将拥有几个邀请资格,发放给更多的朋友。谷歌有意识地合理控制,反倒激发了用户的互动参与。
陈/轩/点/评
该案例运用的是稀缺法则,越是稀有的东西,越是吸引人。谷歌Gmail的成功在于创造一种稀缺感:与其他网站的邮箱不同,Gmail并不是你想拥有就能拥有的。其独特的邀请方式赋予Gmail象征意义,拥有Gmail可以证明:你是一个互联网活跃分子,对新鲜事物充满渴求;你有一定的渠道获得,说明你是一个有资源的社交达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