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80后自媒体:一天广告位价值一万元

80后自媒体:一天广告位价值一万元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6年程苓峰以一篇《生于80年代》引爆潮流,引发上千家中外媒体在随后三年时间里持续跟进报道。80后遂成为近年来最深入人心的商业及社会学概念之一。2013年程苓峰首个自媒体“云科技”售微信广告:一天一万。这就不能不聊聊《生于80年代》这篇文章。2004年2月,《时代》杂志将一位酷酷的中国女孩搬上封面。2012年8月辞职后,开始正式做自媒体人。

80后自媒体:一天广告位价值一万元

【案例简述】

我们经常听到80后这个词,你知道这个标签的来源吗?这个标签出自程苓峰之笔。2006年程苓峰以一篇《生于80年代》引爆潮流,引发上千家中外媒体在随后三年时间里持续跟进报道。80后遂成为近年来最深入人心的商业社会学概念之一。

2012年8月29日,程苓峰发布微博:“我已离职。迁居南方小镇。我选择不打工、不创业,专心做个人媒体,关注互联网。通过微博和各媒体专栏发布信息,通过稿费和咨询获取收入。个人媒体和社会化媒体是雌雄一体,是大势所趋。我相信自由身更利于创意,令作品更出色、影响力更大,令自己有体面的收入。”

2013年程苓峰首个自媒体“云科技”售微信广告:一天一万。云科技广告以图片+链接附在云科技在微信公众账号和yunkeji.com上发布的文章的末尾的形式开辟广告位。1万人民币1天,3万5天。每天发布文章1~2篇。这个消息发布之后,即迎来三大广告主:唯品会、瑞库德猎头金山旗下猎豹浏览器。

程苓峰说,云科技在微信有2万真实订户,其中包括数十位互联网上市公司CEO/总裁/CXO以及风险投资合伙人,还有上百位上市公司总经理以上、创业公司副总裁以上人群。云科技在GoogleReader、鲜果、Zaker等各家订阅终端有不少于3万的活跃订户。他们与微信订户类似,是密切关注前沿趋势和竞争格局的互联网创业者。程苓峰在新浪腾讯微博分别有15万和56万粉丝,其中包括至少100位知名博主,他们的粉丝都在100万以上。

程苓峰为什么有这么多拥护者?这就不能不聊聊《生于80年代》这篇文章。该文让程苓峰成为80后族群的权威发言人,很多人都是冲着这一点而来关注他的自媒体,广告商也是冲着他在80后族群中的影响力而来。

2004年2月,《时代》杂志将一位酷酷的中国女孩搬上封面。春树,少女作家,与韩寒、曾经的黑客满舟、摇滚乐手李扬,这四个中途辍学、性格叛逆的年轻人被《时代》杂志认为是中国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的代表,他们被拿来与美国著名的“垮掉的一代”及嬉皮文化相提并论。

程苓峰指出,《时代》的武断做法大错特错:在中国商界,尤其是互联网界,另一群80后青年正在集体浮出水面。而他们的气质精神,显然和所谓的“垮掉一代”“嬉皮”相去甚远。他们叛逆,但并不鄙视或远离现实生活;他们会口出狂言,但更多时候,他们身上带着与其年龄并不相符的成熟与老练;他们退出有既成规则的游戏,并非出于消极,而是动手写自己的规则,以你可能想都想不到的方式崛起。

程苓峰2004年进入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做过《中国企业家》杂志主笔,采访过中国互联网界的很多人,所以他对年轻一代的互联网人如数家珍。在这篇文章里,他列举了一群年轻有为的80后CEO:康盛世纪首席执行官戴志康(25岁)、PCPOP首席执行官李想(25岁)、MySee首席执行官邓迪(25岁)、总裁高燃(25岁)、技术主管张鹤翔(24岁)、163888翻唱网首席执行官郑立(24岁)、非常在线首席执行官赵宁(23岁)、“创智赢家”畅网科技首席技术官陈曦(24岁)……

【营销亮点】

先说说程苓峰“一文成名”后的经历:从《中国企业家》杂志辞职,到网易担任过科技频道主编,担任过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战略投资总监。2012年8月辞职后,开始正式做自媒体人。一开始程苓峰打算给传统媒体供稿,因为价格谈不拢,程苓峰开始把原创文章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云科技上。

最后他是如何变现的呢?程苓峰指出三个必要条件:(www.xing528.com)

1.脱离媒体之后,还能不能创造好的内容?

2.脱离了媒体之后,内容能不能抵达目标读者

3.创造的内容抵达了读者之后能不能获取收入?

“这三个问题,在社会化媒体——微博微信到来之后,全部解决了。”

除条件成熟之外,程苓峰认为坚持对信誉负责也非常重要。不是对方给多少钱就答应发软文。发软文和广告,要考虑是否对用户起到了增值的作用。这种诱惑,很多自媒体人难以抵挡。

【痛点解析】

该案例的爆品驱动因素:强调——反对。

程苓峰通过批判媒体对于80后群体的误解,为80后代言,“收割”了大批粉丝。

程苓峰指出:“(80后和企业家大佬们)其实他们是同一类人。只不过冒险、创新、叛逆、决断,这些真正企业家身上的永恒基因,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和张瑞敏、柳传志、王石等人创业时那个受限重重、对外界普遍一无所知的时代相反,这些80后企业家所在的是一个选择重重、信息泛滥的年代。但这种背景的差别无法抹去未来道路上这些25岁的CEO们将要面临的考验与磨难。”这段话深得人心。

陈/轩/点/评

马克思·韦伯认为,社会上每个人都有群体和阶层归属的需求,人们是在“寻差”和“示差”的过程中完成了社会区隔,也完成了自我形象和意义的社会构建,实现了提升自身社会地位的目标。“示差”就是金钱竞赛,就是前面讲的炫耀;而“寻差”就是通过对比贴标签,找到自己的归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