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科斯交易成本理论是用来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和企业的边界问题,但是交易成本理论对分析专业市场开展电子商务的动机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因为,现代网络技术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使用,直接对该理论所定义的各项交易费用和理论的前提产生影响,专业市场应用国际互联网直接与该理论模型的各个方面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具体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非对称信息、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信息成本、搜寻成本、资产的专属性等。
1.非对称信息与国际互联网应用的动机
专业市场拥有强大的信息量,是中小企业发展赖以持续的销售平台。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对市场信息的把握上。传统的经济学是建立在信息完全对称的假设下界定了市场的调节作用。因此,认为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就可以实现资源的自由配置。然而,结果却并非如此。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所有的市场都出现了不均衡,并且是长期的不均衡。于是,就引发了非对称信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出现问题。这就是非对称信息理论的基础。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3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政府应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如股市沉浮、就业与失业、信贷配给、商品促销、商品的市场占有等提供了解释,并成为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产品市场到现代市场等各个领域。
国际互联网从技术上就是信息交流的平台。在充分市场竞争情况下,信息的流动可以引发资源在市场上的重新配置。如果市场存在着不完善性,非对称信息的情况,那么网络作为信息交流平台毫无疑问会促进信息的流动,从而导致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信息出现趋于对称的趋势。这一点可以从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中体会出来。在传统的市场上,消费者通常情况下与企业相比都是处于在信息方面的劣势。因为企业可以雇用专门的信息收集和信息加工的中介机构对市场情况做全面的研究。作为消费者,一般没有很强的财力,也没有必要对一笔具体的交易进行大量的信息搜集工作。这不可能,也不经济。由此在传统市场上曾出现了许多向消费者服务的产品和市场的评论媒体,让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企业和产品的信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就更容易从互联网上方便地获取更多、更好的企业和产品的信息。加上网络的互动效应,消费者与企业差不多具有相同的能力获得第一手资料。这是因为信息的获取在网络条件下是再方便不过了。当然,信息透明度的增加也为许多专业市场的商家提高了信誉度。
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流动和信息交流的速度加快,在某种程度上调节了在市场上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非对称信息的矛盾。因此,国际互联网的应用对于绝大多数的企业来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网络应用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它既可以为企业收集和整理信息提供了方便的条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快捷方便道信息渠道,使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趋于对称。当然,这也一切都源于信息在经济分析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信息成本随着网络的普及在逐渐降低。
信息不对称理论指出了信息对市场经济的重要影响。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在市场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并将发挥更加不可估量的作用。国内许多企业家都已充分认识网络经济的特点,开始高度重视信息对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影响。目前已进入由信息业推动以生命科学、超级材料、航天技术等新知识和新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新经济时代。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高利润与高风险并存、快速多变的“风险经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市场经济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比比皆是,问题的关键是专业市场中的决策者怎样努力掌握与了解比较充分的信息,研究专业市场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把握住专业市场的发展动向。可以预见,在新经济时代,过去的“大鱼吃小鱼”将不再是一般规律,取而代之的将是“快的吃慢的”、“信息充分的吃信息不充分的”,速度是网络经济的自然淘汰方式。只有及时掌握比较充分的信息,才能胸有成竹,变不确定为确定,认准方向,加快发展。
2.市场的不确定性与国际互联网应用的动机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次贷危机、美元疲软和通货膨胀相互影响,都可能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市场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哪些方面呢?一般认为主要是信息的掌握量。也就是说市场的不确定性与企业所掌握的信息相关,即企业所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是由信息的缺乏造成的。在以往传统企业理论的研究中,一般的研究结论也支持,不确定性与企业信息的缺乏相关。这一结论实际上还隐含着另一项前提,即信息在市场上是充分存在的,只不过企业没有就某一决策掌握了全部用于进行判断的信息,因此会产生不确定性。在信息方面,企业一方面占有部分信息,另一方面对信息产生不断的需要,企业永远是在需要的信息和企业所占有的信息之间往往存在着差距,也就是在占有信息的同时,总是对信息产生不断的需求,以满足其决策的需要。因此,企业总是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动机。这一解释也说明了企业会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进行必要的投入。企业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加工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投入,就产生了与信息相关的各项成本。自从企业大规模使用电脑及其网络技术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信息技术从最初的单机操作发展到了全球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从最初提高工作效率,转化到了决策支持,以及新的交易渠道和企业在市场上的新的竞争性武器等[4]。由于技术的成本在不断降低,企业在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信息收集和信息处理能力,这两方面的结合导致了电子商务与国际互联网应用的普及。
如今,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得企业与市场商户、消费者直接建立起来联系;使得企业可以更容易、更方便、更精确地与所针对的客户群体进行直接交流;使得消费者可以直接获得各种消费信息;而且企业可以跨越时间和地理位置的限制,不断处于信息收集、信息传递和信息及时处理的活动状态。国际互联网的普及还可以让许多的企业有效地影响企业的经营环境,改进产品和服务的组合,改变了与经营伙伴和客户之间的关系,研发消费者所需商品。通过国际互联网,企业还可以直接与最终用户建立联系,绕过传统的中间商和不必要的流通渠道。特别是在应用过程中,企业可以及时准确地收集到丰富的市场经营信息,收集到其现有和潜在客户的相关信息。
因此,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企业不断对信息产生需要,而企业在选择获取和处理信息方式时必须衡量国际互联网的应用成本与企业所获得的价值之间的关系,当然,国际互联网的普及恰恰说明了企业、消费者、市场商户的确看到了国际互联网应用的价值。
3.信息成本与国际互联网应用的动机
同实物资产、人力资产、技术、财务资源及知识一样,信息已成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在多数情况下,信息并不形成企业产品实体,这与人力不构成产品实体的道理是一样的。信息产品的品种也纷繁多样。从本质上说,任何可以被数字化(编码成一段字节)的事物都是信息。信息对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价值,不管信息的具体来源是什么,人们都愿意为获得信息付出代价。信息提供者的许多策略都是基于消费者对特定信息产品的评价存在很大差异这一事实。人们之所以愿意为获取信息付出代价,还在于信息被用户从市场上购买后会变成用户的信息资本。同其他要素资本一样,信息资本也具有增值性、周转性和垫支性。人们获取任何要素资本,都要支付资本成本。信息产品或信息资源变成企业、个人的信息资本,需要经过信息产品或信息资源进入市场交易的过程,企业、个人使用现金购买信息资源,使信息资源嫁接在财务资本上,从而变成信息资本——企业、个人经营过程中的要素资本之一。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知道信息是“经验产品”,是由信息产品的崭新性、机密性和增值性所决定的。因此,信息产品经营者通常运用各种策略来说服谨慎的顾客在知道信息内容之前进行购买。一旦信息内容被解密、公开,被所有人知道,信息产品的使用价值就会减少或消失。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日益社会化、复杂化,尤其是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成为信息市场上委托人与代理人博弈的结果,这使得市场不能很好运行。因此,信息的充分、自由流动和获取问题成为经济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信息经济学中对信息成本尚未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概括为搜集、整理、利用、交换信息,以便为有效决策提供方便所支付的费用。信息成本一般包括信息教育投入成本、信息的固定成本、信息的注意力购买成本、信息的获得成本等。
信息成本与其他产品成本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相互联系的经济特征:
(1)信息个人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投入。信息通过个人的感觉器官进入大脑,而它在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们需要学习和使用新工具、新技能,才能发挥大脑的优势,个人也因此成为信息生产的一个固定投入因素,这一部分投入主要用于教育。个人信息成本的固定投入是信息成本的最为重要的经济特征,国际互联网的应用大大减少了这一成本的投入。
(2)信息成本部分属于资本成本,具有不可逆资本投入的特征。建立信息系统需要购买设备,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需要初始投资,说明了信息成本部分地属于资本成本。这些投资表现出明显的不可逆性,尽管可以把它转移给他人,但不能彻底地转移,因为它依然为原来拥有者所有。因此,信息的投资需求将会随信息价值确定性的不同而不同,信息价值越不确定,对信息的投资需求越大的经济主体一旦进行了投资,随后连续使用它将比投资于新的更加便宜。例如,学习一门外语,需要付出购买教材、聘请教师、投入时间和个人努力等原始投资,这些原始投资明显表现为不可逆特性。尽管个人在学习外语当中的投资可以通过一定形式转移给其他人,但这种投资仍然为个人投资,并且不能被彻底地转让出去。
(3)信息生产的固定成本高、复制的可变成本低。任何信息产品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高额的固定设备的投入,即:前期投入很高。然而,信息的复制成本很低,一旦第一份信息产品被生产出来,多拷贝一份的成本几乎为零。这种成本结构产生了巨大的规模经济:生产得越多,生产的平均成本越低。(www.xing528.com)
(4)信息成本在不同方向上各不相同。人们在未知领域中获得信息要比在较为熟悉的领域中获得信息花费更多的成本。经济主体采用与自身能力和投资方向相一致的方法建立新的信息信道,要比应用其他方法经济得多。
(5)信息成本与信息的使用规模无关。由于信息具有可传递性和共享性,不像其他生产要素那样在使用过程中被消耗掉。所以付出一次信息成本后,信息可以多次用于不同规模的有形和无形商品的生产及市场交易中。
(6)信息成本的转嫁性。许多类型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如教育、图书馆、气象信息等,具有公用性和共享性,其成本由公民共同承担,但同样的纳税者所享用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不同,甚至不享用也要交费,或者某些享用者可以不交费或可少交费。
由于信息成本涉及面比较广,同时与商品的其他成本相交织,因此精确计算信息成本困难较大。以不完全信息为假设前提导出了在市场上,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存在信息成本。企业为了获取相应的信息必须要支付相应的费用,而从传统经济学一般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出发,企业要达到其经营目标,肯定要千方百计降低经营中各环节的成本,其中包括信息成本。因此,在获取满意的信息与支付最小的成本之间必然存在最优的选择方案。国际互联网的应用恰恰为求得最优的信息获取和信息交换方案提供了技术上可以实现的可能性,同时也提供了以最低成本来获取信息和共享信息的机制。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国际互联网的应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已经意识到了国际互联网的应用对信息成本的影响。
4.信息搜寻成本与国际互联网应用的动机
信息搜寻成本的概念起源于对消费者商品购买行为的研究。由于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消费者努力寻找在不同地域或商店出售的同质商品的价格信息,以找到性价比最高的商品。信息搜寻行为无疑会帮助消费者做出比较理想的购买决策。“货比三家”就是对信息搜寻行为的经典描述。但是信息搜寻也是有成本的,主要指搜寻过程中耗费的时间成本。信息搜寻成本作为一种机会成本,当其大于信息搜寻带来的商品价格收益时,搜寻可能会失败或者被终止。值得注意的是,相同的时间损耗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其时间成本是不同的。例如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可能为了几块钱的差价,而跑遍多家超市,以寻找到最低的价格;而工作繁忙的年轻人,可能更愿意就近购买所需的商品,而不在意是否买到了最低价,因为时间对于他们更是一种稀缺资源。
既然存在搜寻成本,那么,对搜寻者而言,他所面临的选择就是:“搜寻”或“停止搜寻”。如果搜寻者决定“停止搜寻”,就意味着他在已有的机会集合中选择一项行动,搜寻过程结束;如果搜寻者决定“搜寻”,就意味着他继续搜寻新的选择对象。
必须指出,随着搜寻次数的增加,得自搜寻的边际收益总是下降的。当搜寻活动使搜寻的预期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搜寻活动才会停止。这里,搜寻额外价格的预期边际收益是指追加一次搜寻所带来预期最低价格的减少量乘以购买量。搜寻额外价格的边际成本由时间、交通费用、信息费用构成。为什么离退休老人经常可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离退休老人的时间等机会成本小于其他人员,其搜寻的边际成本较低,这样,离退休老人搜寻的战略地位就优于后者。假如离退休老人进入市场第一次搜寻时发现价格相差愈大,他采取第二次搜寻的可能性也就愈大。这意味着,从一个给定的搜寻次数中得到的边际收益越大,价格的差距也就越大。
国际互联网,作为互动非常强的信息交流媒体,还会影响企业直接和间接的搜寻成本。与传统的市场相比较,在电子商务的市场中的买方和卖方资讯不对称的情形可能较为缩小。互联网的特性,使消费者在进行货比三家的工作上相对省时省力,同时也可能提高了消费者对额外资讯的预期利益,并使资讯的搜寻的边际成本降低。换言之,大部分的消费者乐意用网络来进行收集产品资讯的工作。著名的网上调查公司和佐治亚理工大学的图像电子传送研究中心分别对网络的使用者所进行的调查都发现,有许多的消费者在线上收集产品资讯。网络使用者一旦熟悉网上购物的操作方法,无论在商品资讯的搜寻或同类商品的比价上,都比真实购物的情况来得方便。网上商城等的各种大卖场拥有齐全的商品,可使消费者享受一次购足的便利。
消费者对购物便利性的要求逐步显现出来,消费者若在30分钟之内无法在国际互联网上搜寻到需求的资讯时,即会放弃搜寻的工作。然而,目前网络的使用者主要集中在中上收入的人口,对于这些顾客而言,他们的时间成本比较高,经由网络收集资讯,可能的确不失为一种比较有效率的渠道。
国内外最早在研究消费者、企业、商家等使用互联网时,曾对互联网的应用对搜寻成本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认为国际互联网搜索引擎、数据挖掘技术,消费者可以快捷、便宜地获取分散在各地的科技成果、市场需求等相关信息,并以各种方式集中展现在网络虚拟空间,从而大大降低技术与非技术商品的搜寻成本。电子商务优势就是降低产品信息的发布、搜寻成本,尽管建立和维护企业网站需要一定的投资,但中小企业利用专业市场网络平台,较之其他销售渠道相比,是一本万利之举。有研究表明,假如使用国际互联网做广告媒介,进行网上促销活动,其结果是增加十倍销售量的同时,只花费传统广告预算的十分之一,而且促销成本只相当于直接邮寄广告花费的十分之一。网上专业市场不仅可以开发点对点洽谈、网络会议、在线咨询、产品研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功能,节省供需双方交流成本,而且还提供了规范招投标、简易招投标、成果交易等在线交易方式,进一步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
根据以上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结论,首先,从消费者角度看,搜寻成本的降低是网上的虚拟市场和电子交易的主要动因。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全面地了解产品以及与产品相关的信息,而且国际互联网的交互式特点使消费者降低了搜寻成本。其次,从企业角度看,企业可以让消费者很快地了解其产品的信息,这是企业所希望的结果,同时也是令它们最担心的问题。因为,国际互联网在给消费者带来许多优势的同时,也让企业陷入了更激烈的竞争中。第三,从专业市场看,市场上有商家、入驻企业、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建立起以专业市场供应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机制。第四,上述研究又发现,网络的应用不仅给企业降低了搜寻产品价格信息的成本,而且,也降低了消费者搜寻企业产品品质的成本。特别是对于差异性较强的商品,企业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5.资产的专属性与国际互联网应用的动机
以上的理论基本上解释了企业、消费者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基本动机因素。国际互联网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消费者、商家方便、快捷和低成本地搜寻、收集和处理信息,而丰富的信息的掌握又可以降低企业、商家经营的不确定性。然而,国际互联网的应用还要回答另一个问题,即为什么有些企业、专业市场接受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另外一些企业、专业市场却没有?这一命题隐含的假设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商家都对国际互联网的应用都报以热情。有些企业在国际互联网的应用方面非常成功,而另外一些企业却没有成功,还有些企业面对互联网的崛起却无动于衷。当然,原因可以归结为企业的制度、管理层的重视程度等。但是,除了以上企业、商家可控的因素和主观因素之外,有没有其他的一些客观因素,即不同的企业、商家情况客观上决定了应用国际互联网的程度不同呢?
从交易成本理论,可以找到相关的解释。按照科斯教授最早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企业在决定是自己组织生产还是依靠市场取决于企业内部组织经营的成本(即生产成本)与谈判磋商、监督和外部合作方履行合同的成本(即交易成本)。如果交易成本比较低,那么依靠市场比自己组织生产更加有效,企业可以更多地将业务外包出去。在解释上述交易成本理论中,决定企业交易成本大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交易成本的大小还受制于资产的专属性。交易商品或资产的专属性是指交易所投资的资产本身不具市场流通性,或者契约一旦终止,投资于资产上的成本难以回收或转换使用用途,称之为资产的专属性。往往企业的资产专属性越高,企业交易成本越大。较高的资产专属性增加了企业对交易伙伴的依赖,这项依赖一旦在企业很难对交易伙伴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有效监控的情况下,就会出问题。也就是说,交易成本高的情况下,企业不如自己组织生产活动。
资产专属性与企业信息有关,企业信息也是也是企业的一项资产。当企业与其客户之间交流信息时,在信息资产的专属性方面就会有不同的情况。例如,对于有些企业,在对客户的售后服务方面要求与客户有比较强的信息交流服务,或者企业需要在教育客户方面做许多工作的情况下,信息交流显然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企业在信息资产方面显然也具备比较高的资产专属性。因为,客户对企业所提供的额外附加的信息非常需要。另外,依靠品牌优势或创新技术优势进行竞争的企业同样也具备高的信息资产的专属性。因为拥有品牌优势的企业需要不断向其客户提供有关产品质量的信息;在技术上创新的企业需要不断向其客户提供有关新技术的使用和新技术为客户所带来利益等方面的信息,如果信息是由客户流向企业,对互动信息的依赖程度也决定了企业信息资产的专属性,例如按客户定制产品的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客户的详细需求,这样的企业信息资产的专属性比较高。
国外的研究表明,信息资产专属性高的企业,需要较强的与客户进行沟通的信息渠道。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资源的有限性限制了这些企业监控中间环节履约的能力。往往中小企业都是依靠自己内部的客户支持功能来降低交易成本。国际互联网的电子邮件和网站的交流功能恰恰是能够做到信息资产较高的专属性的同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向客户提供内部的信息服务支持,而不再倾向于用市场(或中介机构)来解决信息沟通道问题。因此,国外的研究表明,有较高信息资产专属性的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国际互联网来与客户进行沟通。相反,那些信息资产专属性较低的企业,换句话说,那些不太需要直接与客户或相关机构进行信息沟通,或信息沟通不重要的企业,其国际互联网的应用程度就低。
国际互联网的应用可以对协调成本(内部)产生影响。外部成本(市场成本)的影响最后会使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企业重组(网络虚拟交易商的崛起)以及传统中间商的消失和新型无形市场的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