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矿业经济发展现状
湖南省矿业资源丰富,享有“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之乡”的美誉。目前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43 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153 种)的83%,发现各类矿床点6 000 余处,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108 种,有大小产地1534 处。内含中型以上,大型、特大型、超大型(世界级的)矿床266 处。已探明的矿种保佑储量尚有269.21 亿吨。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中,钨、锑、铋、锡、微晶石墨、海泡石矿、独居石砂矿、石榴石砂矿、菊花石矿等十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第一。而柿竹园钨矿和锡矿山锑矿的储量则居世界之首,它们也是世界级的超大型矿床。雄黄矿和菊花石矿作为世界上独有的矿种闻名世界。省内已探明的锰矿、汞矿储量和高岭土矿的储量也名列前茅。总之,探明储量的矿种居全国前三位的有17 种,居全国前十位的矿种有66 种。全省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为1.2 万亿元,居全国第16 位。现有各类矿床(点)6 000 余处,其中特大型矿床8 处、大型矿床105 处;采矿业及矿产品冶炼加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的35%。[18]
从2006 年开始,湖南省以煤矿为突破口,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将煤矿数量由2 500 多家整合至1 120 家,推动大型矿业基地建设,省级督办的25 个非煤矿区,已将162 个矿山整合至70 个。全省煤炭、有色金属、黄金、钢铁、石墨等资源已经逐渐集聚到湘煤集团、湖南有色、华菱集团等大型龙头优势企业,矿业集约集群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从区域布局来看,全省以矿产资源开发基地为基础,以选、冶、精深加工基地和大型企业集团为依托的矿业经济体系已初步建成。在矿业权方面,从2003 年开始,湖南省推进了矿业权市场化配置,对新立的矿权,除省政府批准外,全部采取“招拍挂”方式出让。但是伴随湖南省矿业经济的步伐,矿业资源开发秩序却尚未实现根本好转,局部地区乱采滥挖、非法采矿现象出现反弹,超深越界开采、越界勘测、圈而不探等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等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一些矿山重采轻治,只采不治,导致矿业经济呈现粗放式发展,矿业投资环境不佳。
表14-1 2015年湖南部分矿产储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统计。
秦雅静指出,湖南省矿业资源具有矿种多、大宗矿产少,共伴生矿产多、单一矿产少,难选贫矿多、富矿少,探明资源储量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同时她认为,目前湖南省矿业产业结构失调、资源回收率低,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和破坏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湖南省矿业经济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南省生态化矿业”的概念。[19]彭昱等分析了湖南省矿业产业布局现状,以及目前矿业布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五煤两化两核一气三综合”“七锰五铁四钢不锈钢”“一总三带四园六大基地”等矿业产业结构布局设想。[20]周羽等学者利用基于物质流(DMF)指标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结合湖南省矿业城市2003—2013 年相关的投入—产出数据,对湖南省矿业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得到的主要结论有:作为矿业城市的郴州、衡阳发展效率总体不是太高,而且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并提出以下建议:在矿业发展层面,要在优化矿业结构的同时,注重企业优化,实现规模经营;在产业转型层面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在生态转型层面,增加环保资金投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21]陈斌文等学者指出,矿业经济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对湖南省矿业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全面分析,提出了湖南省未来15 年矿业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22]方先知等学者透彻分析了湖南省矿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发展绿色矿业的对策思考。[23]
(二)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地下采空、尾矿排放、矿坑疏干排水、边坡开挖、废水和废渣排放等活动易诱发地面塌陷、岩溶塌陷、山体崩塌、开裂、山体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岩爆、瓦斯爆炸、坑道突水、尾矿库溃坝、水土污染和区域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地质问题、次生地质灾害和生态破坏(见表14-2)。[24]
表14-2 矿业活动与主要环境问题
资料来源:冯冬梅.闭矿后矿区环境地质灾害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 (4):526~527.
1.矿产资源开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资源开采造成的大气污染是指煤矿山开采产生的粉尘、废气和有害气体改变了大气自然状态的成分和性质,甚至形成的酸雨腐蚀农田,改变土壤和生物生存环境。据专家估计,全国煤炭系统每年由燃烧排入大气中的废气估计在1 700亿m3,烟尘0.3Mt以上,二氧化硫0.32Mt左右,年泄出甲烷量为90.0×108m3 ~100.0×108m3,约占世界甲烷排放总量的30%。[25]并且依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采矿业大类下的小类行业所排放废气污染物则存在差异,以废气排放情况为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废气排放量是最大的(详见表14-3)。
由于技术缺乏或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一些矿业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排出物不加以处理,在采矿、选矿、冶炼过程中大量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等,严重污染环境。大量工业烟尘、粉尘、二氧化硫及有毒废气的排放,造成严重空气污染,给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带来威胁。如2003 年湖南省郴州市金贵有色金属加工厂因为加工有色金属时排出有毒废气而使周围树木成片枯死,庄稼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同时严重毒害周围数千人的生命与健康。2016年湖南省14 个市州所在城市全年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全省酸雨频率为56.2%,降水PH均值为4.75。
表14-3 2014年全国采矿业各行业工业废气排放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环境统计数据2014.(www.xing528.com)
2.矿产资源开发对水资源的污染
矿山的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废水排放污染和疏干排水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矿区排放大量的废水,它们主要来自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矿坑排水,洗矿过程中加入有机和无机药剂而形成的尾矿水;露天矿、排矿堆、尾矿及矸石堆受雨水淋滤、渗透溶解矿物中可溶成分的废水;矿区其他工业和医疗、生活废水等。这些受污染的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排放后会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周围农田、土地,并进一步污染农作物,有害元素成分经挥发也会造成空气污染。2010 年全国所有行业排放了工业废水2 118 585 万吨,其中采矿业总计排放178 583 万吨,占比8.43%,较其他行业普遍偏高。同时采矿业大类下的小类行业的工业废水排放量有所差异,且处理达标率也参差不齐。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最低,为91.2%,采矿业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总体也仅有93.37%,详见表14-4。
表14-4 2010年全国采矿业各行业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
续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环境统计数据2010.
湖南省矿山年产出废水1.661×105m3,年排放1.614×105m3,矿业废水排放量占工业废水排放量的33.9%,矿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汞、镉、铅、砷、铬等重金属及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等有毒污染物质。大量废水未经处理就近排放,造成周边环境严重污染,目前湘江流域已形成了株洲清水塘、衡阳水口山、湘潭岳塘、郴州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四大工矿污染源。废水中含有的重金属污染物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26]如2008 年冷水江市相继发生自来水砷超标现象,矿山乡新兴铁矿13 名职工疑似砷中毒。据冷水江环保部门对锡矿山地区75 口地下水井检测发现,有140 口水井中砷含量超标,其中坝塘井、联盟井、龙虎村2 组水井砷超标倍数分别达到27.9、153.4、6.8 倍。[27]
3.矿产资源开发对耕地等土地资源的破坏
矿产资源开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主要是指采矿工业占用和破坏土地,包括厂房、工业广场、堆矿场等采矿活动所占用的土地,以及为采矿服务的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采矿生产过程中堆放的大量固体废弃物所占用的土地,甚至包括因矿山开采而产生地面裂缝、变形及地表大面积的塌陷等。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是巨大的;一方面,它需要在矿区开挖矿井及建立配套工程设施,这要占用大量土地;另一方面,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还会产生矿渣、尾矿等固体堆积物,这些堆积物通常都直接堆放在地表,不仅占用了土地面积,也会降低土壤质量,使这部分土地无法耕种,从而对土壤带来长期不利影响。
2014 年全国采矿业各行业固体废弃物产量为145 129.7 万吨,占全国行业固体废弃物总产量311 553 万吨的46.58%,而采矿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57 007.9 万吨,占全国行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总量193 488.5 万吨的29.46%。由此可以看出采矿业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能力与其自身的固体废弃物产生能量是不匹配的(详见表14-5),其直接的结果就是造成物质浪费和废弃物占地扩张,浪费土地资源。截至2012 年,湖南全省各类矿山占地面积高达2 000 km2,然而矿山开采后的土地复垦率不足10%,面积仅为60.47km2。另据统计,湖南全省因矿渣、尾矿堆积而覆盖的耕地面积已达43.36km2。这些都是生态补偿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8]
表14-5 2014年全国采矿业各行业固体废弃物生产及综合利用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环境统计数据2014.
4.矿产资源开发对生物资源的破坏
矿产资源的开采会对当地的生物资源造成影响,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具体来讲,矿产资源的开发需要在矿区建立矿井及其配套工程,很容易就打破原有的生态均衡。矿井采矿及其配套工程设施如建筑物、交通线等建设活动使矿区生物环境被人为地分割成许多面积较小的不规则板块,从而限制了生物的活动范围,影响了其生存能力,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除此之外,矿产开发还会对当地空气、水和土壤等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会严重打破当地的生态平衡,导致当地生态系统退化,引起一些物种数量的减少,甚至是灭亡。
5.矿产资源开发诱发地质灾害
采矿活动严重损坏表土层,以致地表植被被严重破坏的同时,地表采矿容易产生地表严重干裂,在雨水作用下极容易形成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在暴雨季节极易形成泥石流。2008 年4 月20 日,湖南嘉禾县袁家镇铜井村周边无证经营的锰矿就因暴雨引发泥石流,富含丰富锰矿石的黄泥冲毁靠山的铸造厂和铜井村200 多亩良田,周边耕地因土壤中含锰矿石而造成农作物无法生长。地下采矿活动容易造成地下大量空洞,容易造成地面塌陷。湖南锡矿山南矿就曾多次发生大规模的采空区冒落,最大一次冒落面积达3 400m2,使地表产生急剧下沉和张裂,最大下沉量达到1.075m,下沉范围近96 000m2。矿产资源开发诱发的地质灾害严重危害了矿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