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认为,在生态当中任何两个种群之间均存在着竞争、中性、合作、共生、互惠等相互作用关系,对其中任意一个种群来说,它与其他种群的关系都只存在着3 种作用结果:促进作用(+),制约作用(-)和无作用(0)。如表12-1 所示:
表12-1 生物种群关系表
从竞争优势来分析,协同进化群落中个体优势主要在于资源的聚集效应和协同效应所带来的成本优势、专业化分工优势、技术创新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集群内价值链的网络协同优势。[54]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矿业绿色技术企业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必须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优势和市场反应速度,而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又从广度与深度上把社会分工的发展推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离开协同合作,企业难以依靠暂时的技术优势甚至垄断性的技术、市场优势保持其可持续地发展。美国的柯达公司的破产以及诺基亚公司的陨落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在市场经济当中,激烈的竞争会导致企业间希望通过相互合作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从而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以实现双赢甚至多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协同进化。
在此说明几点:协同进化也不是强调参与个体在发展过程当中趋于同化,而是强调协作竞争的理念,在各参与体之间形成一种类似生态学当中的互惠共生的关系;协同进化不是计划经济,其目的并不是消除竞争,而是强调在竞争过于激烈的领域,或者是在自身力量较薄弱的领域同外界进行合作,消除“木桶理论”中的短板。
德国生物学家Verhulst提出的协同进化机理为湖南省矿山产业在绿色发展方面不同参与主体的协同进化提供了科学的思路,按照Verhulst的思想,并将这种思想运用在湖南省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建设中,可做如下假设:
(1)参与协同进化的主体的边际收益率不变,即其利润率与市场份额没有直接关系。
(2)湖南省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过程中市场份额的最大值一直是恒定的,其市场份额的最大值由其所在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矿业绿色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其自身管理水平、政策支持力度等因素决定。
(3)湖南省矿业经济绿色发展中协同进化群落中各参与主体的运营目标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即以推动湖南省矿业绿色技术进步及产业发展的政策性企业及类似运营目标的企业除外。
这样,就可用下式来描述种群在有限的环境下,受环境资源等因变量影响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
其中,N代表种群数量规模,r代表该时间段种群数量N的平均增长率,K代表种群所在环境能承受的种群最大值,而因子则 代表种群对有限资源的无限获取欲望而导致的对其自身增长的阻滞作用。
我们对应着来看湖南省矿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协同进化群落系统中单个企业与这个范式的关系,那么N则是该参与主体的发展状况,由于K为其上限,因此r>0,且有0<N<K。
那么,则单位时间内该参与主体的企业规模即N的成长速度可以表示为:
由于分析单一参与主体在该整个系统中的成长过程不具备对比性,与现实情况差距较大。因此,我们可以把两个参与湖南省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主体之间的协同进化过程看作是多个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进化的缩影。因此,我们接下来研究两个参与主体在交流信息、共享资源、联合开发之后所拥有的企业规模和不在这个系统当中所拥有的规模孰大孰小,如果在交流信息、共享资源、联合开发等协同合作后所拥有的企业规模大于原来的企业规模,则说明以矿业绿色技术企业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在协同进化群落中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即运用协同进化理论指导湖南省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是可行的。反之,则是失败的。
根据上面所得出的矿业绿色技术企业的企业规模成长速度,我们可以先假设有两个都在该系统中发展的矿业绿色技术企业,两个矿业绿色技术企业各自的企业规模分别为:
且有0<k1<1,0<k2<1。
由于单一的矿业绿色技术企业现有的资源是有限的,相对于整个群落的资源而言是较少的,那么群落的资源对每一个矿业绿色技术企业的成长都是具有促进作用的。因此,方程可以被我们理解为每个矿业绿色技术企业规模成长跟该企业尚未占有的资源成正比,则当两个矿业绿色技术企业处于稳定的协同关系时,两者的企业规模达到了此时的最大值,令
这就说明,在湖南省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过程中,各参与主体所组成的协同进化群落中,任何一个参与主体经过相互作用后所出现的极限值都高于该主体独立运作时的极限值,实现了所有参与主体之间的多赢。
对于利用协同进化理论指导包括矿业绿色技术企业在内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描述其实在许多文献当中都已有提及,但并未利用数学模型对之进行论证。通过上文的研究,探讨了包括矿业绿色技术产业在内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在产业集群环境下与其他相关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后其企业的竞争力增减情况,最终得到了协同进化理论可以用于指导湖南省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结论。
在基于协同进化理论的湖南省矿业绿色技术产业公共政策中,政策执行主体并非只有政府单极,抑或是仅有政府和矿业企业,而是包括了湖南省政府、地方政府、公民、矿产企业、矿业绿色技术企业、研究院所、高校等各类社会组织在内的多主体化的政策执行主体,更加强调多元化的政策主体对湖南省矿业绿色技术产业发展的共同推动作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湖南省矿业绿色技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政府内部以及政府与企业、研究院所、高校以及公民之间除存在竞争和利益冲突之外,能够在基于协同进化理论的矿业绿色技术产业公共政策的指导下,在良好的社会网络的环境下,进行即时、平等的沟通和协商,最终形成“多赢”的局面。此时,各政策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相互约束、相互督促进步的协同进化关系。
基于协同进化理论的矿业绿色技术产业公共政策是一种以协同进化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推动湖南省矿业经济绿色发展为目标,针对矿业绿色技术产业的发展设计多元化发展要素(如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工程化研究、技术工程试验以及市场开拓等)及多元化的政策执行主体(如矿山企业、研发机构、高校、中介机构等)的特点,制定的综合性政策措施。与一般的矿业绿色技术产业公共政策相比,基于协同进化理论的矿业绿色技术产业公共政策最大的特点就是政策执行主体的多元化、平等化以及政策执行手段的多元化。为此,构建了基于协同进化视角的矿业绿色技术产业政策模型,如图12-2所示。
图12-2 基于协同进化视角的湖南省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产业政策模型
【注释】
[1]Ehrlich PR,Raven PH.Butterflies and plants:a study in co-evolution [J].Evolution,1964 (18).
[2]程鲲,马建章.基于协同进化理论的红松资源保护与开发[J].生物学通报,2009 (2).
[3]Campbell.D.T.Variation and Selective Retention in Socio-Cultural Evolution.[M].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5.
[4]Astley.The two ecologies:Population and community perspectives on organizational evolution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5 (30):224-241.
[5]Aldrich,H.E,S.Mueller The Evolution of organizational Forms:Technology,Coordination And Control[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1982 (4):33-87.
[6]Costanza,R,Daly,H.E,Bartholomew,J.A.Goals,Agenda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Ecological Economics[D].New York USA:Colombia University,1991.
[7]生态经济学(ecological economics)是一门研究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内在运动规律的学科,旨在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也是一门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性学科。
[8]Norgaard,R.B.Social system and ecosystem coevolution in the Amazon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81 (3):238-254.
[9]Gowdy.Avoidingself-organizedextinction:toward a co-evolutionary economics of sustainability[J].International Joum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2007 (14).
[10]王联国,施秋红,洪毅.PSO和AFSA混合优化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0 (5).
[11]Safarzynska K,van den Bergh.Policy for system innovation:demand-supply convolution with multiple increasing returns[J].Technological Forecast and Social Change,2010 (2):297-317.
[12]Igor Matutinovic..Organizational patterns of economies-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J].Ecological Economics,2002 (40):421-440.
[13]王静莲.协同进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www.xing528.com)
[14]杨黛.产业集群边界的多视角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 (8).
[15]张喜文.基于集体智慧的生态型企业协同进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16]王子龙.集群企业生态位协同演化模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 (9).
[17]吕俊杰.产业集群的生态共生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
[18]梁晶.基于生态位的集群企业竞合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19]赵全超,王举颖.集群环境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进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 (9).
[20]关涛,李一军,高晶.面向价值网络的企业协同竞争博弈模型研究 [J].管理学报,2010(2).
[21]王举颖.集群环境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网络化成长与协同进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7.
[22]曹先彬,罗文坚.基于生态种群竞争模型的协同进化[J].软件学报,2001 (4).
[23]王希泉,胡伟,张阳.国外企业协同进化理论述评[J].江苏商论,2008 (7).
[24]林丽萍.基于知识协同进化的竞争力及其对中小企业的启示[J].工业技术经济,2006 (7).
[25]焦李成,慕彩红,刘逸.M-精英协同进化数值优化算法[J].软件学报,2009 (11).
[26]李康.绿色经济与绿色GNP[J].环境科学研究,2002 (1):17-21.
[27]诸大建.从“里约+20”看绿色经济新理念和新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9):87-91.
[28]唐元.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形势分析及战略选择建议[J].能源技术经济,2010 (4):1-8.
[29]王兵,刘光天.节能减排与中国绿色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 (5):57-69.
[30]李刚,戴铁军.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战略[J].节能与环保,2011 (3):25-31.
[31]WilsonW.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 [J].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887 (2):197-222.
[32]Appleby Pau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M].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49:27,170.
[33]H.D.Lasswell and Kaplan.Power and Society[M].New York:Mc Graw-Hill Book Co.,1963:70.
[34]戴维·伊斯顿.马清槐译.政治学状况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7.
[35]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
[36]徐凌,张继.公共政策分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3.
[37]舒泽虎.公共政策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2.
[38]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9.
[39]徐凌,张继.公共政策分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16-25.
[40]李林.发展低碳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研究[D].湖南大学,2010.
[41]胡伟.企业协同进化理论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7 (11).
[42]钟远平.通向可持续发展的协同进化理论研究进展[J].生态经济,2009 (12).
[43]刘权.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44]韦静.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5.
[45]刘美玲.银川市湖泊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宁夏大学,2009.
[46]刘美玲.银川市湖泊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宁夏大学,2009.
[47]刘权.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48]李龙熙.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诠释与解析[J].行政与法,2005 (1).
[49]李伟.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9.
[50]韩霞.高新技术产业公共政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24.
[51]刘晓纯,马兆婧.我国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初探[J].科园月刊,2011 (1).
[52]蔡铂,聂鸣.社会网络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 (7).
[53]孙福全,彭春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J].太原科技,2009 (10).
[54]马宗国,张咏梅.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合争机制[J].科学学研究,2006 (S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