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作为“有色金属之乡”,从矿业区域布局来看,以能源、冶金、有色、稀土、贵金属、石化产业为依托的矿业经济体系已初步形成。当前,湖南省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资源需求持续上升,环境压力持续增大,实现矿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有效规避资源诅咒,是顺应全球治理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快建设湖南省“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系统地处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及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实现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是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资源—经济—环境平衡发展为基点,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矿山,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促进矿区和谐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顺应全球治理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21 世纪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在实现经济复苏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纷纷提出了绿色发展战略,实施“绿色新政”,绿色经济发展迅速,代表着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中国同样作出了发展战略抉择。中国自2006 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2010 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1/4。在全球环境治理的趋势下,气候变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的最大限制因素和国内外制约条件。在2009 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 年碳强度与2005 年相比减少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随后,在“十二五”规划中政府再次提出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十二五”期间内降低17%。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我国对气候与环境问题十分重视,我国作为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对资源的需求度也越来越高。湖南省作为矿产资源开发大省,矿业开发已成为全省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因地下采空、尾矿排放、废水废渣等矿业活动,导致了地面塌陷、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岩爆、瓦斯爆炸等地质灾害和生态破坏。因此,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是顺应全球治理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对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大国责任的履行。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伤害,绿色发展战略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思路。对于矿业经济的发展来说,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需要发挥绿色发展的特殊作用,传播正面积极的发展理念,消除国际负面舆论压力,履行我国国际责任和维护国际形象。将绿色发展理念应用到矿业经济是关系矿业发展全局和长远的一场深刻变革。针对湖南省矿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压力,绿色发展是必然趋势。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中,碳排放仍保持快速增加态势,控制和削减碳排放形势十分严峻。2009 年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宣布我国到2020 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2005 年下降40%~45%的目标,而之后4 年(2016—2020 年)恰是我国基本完成工业化中期任务并进入后工业阶段的时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最大外部压力和制约条件,也使得我国产业低碳发展的任务变得更为紧迫。
(二)促进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建立
过去,湖南省矿业经济发展依赖于“黑色”矿业发展,将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忽视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黑色”矿业文化模式是:线性开发模式,输入端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引发生态破坏;中间生产过程是线性加工,导致资源浪费,大量废物产生;输出端是随意排放。而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是在矿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矿业环境扰动量小于环境容量的前提下,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最优化和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的矿业发展模式。矿产资源开发的外部性分析: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简称“三废”。如尾矿渣,必然产生外部性,从而导致环境的破坏。绿色发展的核心就是使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脱钩”。矿业发展一方面要为经济增长做贡献,另一方面要重视环境的可持续规划,两者之间面临的现实矛盾是显而易见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战略通过经济技术手段转变矿业发展方式,以“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节约集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闭坑矿山生态化、企业管理规范化”为标准,在提高矿产资源附加值的同时着力扩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只有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在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中占据主动和有力位置。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期间,气候变化就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考虑的最大的限制因素和国内外制约条件。因此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就需要成为国家核心发展目标和核心发展政策之一,这既是巨大的挑战,又是巨大的机遇,并且还是重要的创新。(www.xing528.com)
(三)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湖南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资源消耗呈刚性增长的阶段。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三高”行业,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用最少的矿产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矿业经济产出和最少的污染排放,是湖南省矿业经济发展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据统计,截至2014 年,湖南省已发现矿种143 种,探明资源储量矿种108 种。其中,能源矿产7 种,金属矿产38 种,非金属矿产61 种,水气矿产2 种。资源和环境这两块短板,是伴随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整个过程的硬约束。如果继续沿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增长路子走下去,资源环境约束将进一步加剧,不仅今天的发展难以为继,而且子孙后代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与传统产业相比,中国在若干新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小。如新能源,中国初步形成了规模较大、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加上广阔的市场前景,可望形成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成本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具有技术优势的独特竞争力。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可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际经济技术竞争中赢得主动。绿色矿业强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减量化、循环化、再利用和低碳化作业和实践。
(四)加强矿业文化保护的必然要求
矿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的文化要素,是经过历史积累扎根矿区、矿业城市所获得的一种广泛认同,也是千百年来自然环境与矿业生产方式结合孕育的结果,更是湖湘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战略作为湖南省矿业发展的方向,将矿业文化与矿业经济的耦合发展上升到宏观政策层面,加强了对湖南省矿业文化的保护作用。首先,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战略将对过去被忽视的矿产资源开采之外的采冶炼遗址、矿道、矿业文化建筑等矿业物质文化进行保护,通过对矿业文化景观再利用的方式促进了湖南省矿业经济单向发展向循环发展的转变。其次,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战略不但丰富了矿业文化,而且弘扬了湖南省悠久的矿产资源开发史所创造的经世致用、兼容并蓄、开拓创新等湖湘矿业精神文化,提升了湖南省矿业文化软实力。最后,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战略推进了矿业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矿业开发实践中的规范作用,弥补了正式制度的不足。因此,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战略从弘扬湖湘矿业文化,彰显矿区及矿业城市的个性与特色角度,在追求矿业经济绿色GDP之外加强了对矿业文化的培育以及矿业文化与矿业经济的耦合发展,在增强湖南省矿业文化影响力的同时,通过将多元矿业文化与矿业经济多元化发展有机结合,重新赋予了矿业文化新的生命力和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