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城镇化是围绕城市为中心的要素集聚和发展能级的提升,是以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资本城镇化为主要表现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大量人口向城镇集中,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转换为城镇化地区,以及资本和产业向城市集中,构成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点。长期以来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农村向城镇单向转移的城镇化,农村发展服务于城镇化的目的,以及农村发展为城镇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是一种单向性的农村支持城市的城镇化过程。这样的单向性或者城市偏向的城镇化发展,也往往以牺牲农村和带来农村的衰落为代价,是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程开明,2008)。
世界主要先发展国家的城镇化过程,往往都是这样的城镇中心主义的发展模式,例如英国17、18世纪的工业化和对农村地区的圈地运动,向城镇区域集聚也客观上具有规模经济的内在规律性。但是在这些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后期,也带来产业和资本向农村地区的外部扩散,带来郊区化和城市区域体系的演化,以至于人们意识到城市和乡村共同构成城市区域体系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统筹城乡的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内涵是改变偏向城镇的城市主义思路,重视农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不仅为城镇化提供劳动力和余粮支持,农村的农田、森林、绿地和山川河流同时为城镇部门提供生态服务,并和城镇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体系。农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也成为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存在,成为村落文化的载体,同时支持休闲旅游的发展。因此,城镇化过程不是单纯的从农村进入城镇的过程,也不是农村为城镇服务的过程,而是农村和城镇共同构成城乡整体体系。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在于,城市和农村在城镇化发展过程同样具有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发展价值。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提出,“不要将‘城市’和‘农村’看作是相互隔离的实体,而应将它们视为经济和社会整体中的组成部分;城市与农村在许多方面都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尽管在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需要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但是最终可持续发展不会也不应该完全偏重于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城市对于农村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也让我们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之上去寻求一条整体发展之路”(转引自叶超、陈明星,2008)。(www.xing528.com)
从这种城乡整体观和城乡共同发展的视角出发,统筹城乡发展需要从单独的城市规划发展到城乡整体规划,从重视城市建设用地到重视城乡整体空间规划。城乡的整体形态规划要统筹考虑,促进城市和自然,以及和人类活动的良好协调。将城乡的工农业产业活动、道路交通、绿地、自然山水资源、园林、农林地和生态网络实现整体协调,将农村作为城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城市和乡村实施整体的产业与生活规划、城乡空间(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统筹与生态网络构建、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城乡形态规划等等规划体系,实现整体性衔接。
从这种城乡平等价值和城乡双向发展的视野出发,统筹城乡发展一方面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另一方面则要推动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离不开美丽乡村,而且需要美丽的、有发展能力的乡村与城镇的繁荣,共同构成城乡整体发展体系。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需要推动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在城乡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找创新和创业机会,也包括城镇产业机会和生活方式向农村传播扩散。强化农村劳动力和土地要素等自由进入城市,同时应该积极鼓励城市的人力资本、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并在此过程中带动农村生态工程、农村地区的新兴产业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