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城与开发区:中国特大城市的新趋势

新城与开发区:中国特大城市的新趋势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21世纪初以来,中国东部的一些大城市陆续在城市边缘展开新城和开发区的建设,逐步形成多中心的大都市区空间格局,向巨型城市发展。这“五城二镇”基本是当前的7个郊区新城的发展框架。应该看到,在特大城市周边地区建设新城和新城市开发项目不是上海的个别现象。

新城与开发区:中国特大城市的新趋势

从21世纪初以来,中国东部的一些大城市陆续在城市边缘展开新城和开发区的建设,逐步形成多中心的大都市区空间格局,向巨型城市发展。在上海第十个五年发展规划(2000—2005)中,首次提出建设松江新城和9个中心城镇。在“十一五”城市发展规划(2005—2010)中,提出继续建设松江新城、嘉定新城和临港新城3个新城,以及提出一系列的新兴城镇建设计划,包括崇明的东滩、浦东新区的唐镇、奉贤的南桥镇,等等。在“十二五”时期(2010—2015)的发展规划中,上海更加侧重建设包括松江新城、嘉定新城、临港新城、南桥新城、淀山湖新城、金山新城、崇明新城这7个新城,以及其他的一些中小城镇(图13-1)。在《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中,上海未来将在主城区建设9个副中心,实现主城区的均衡发展,在嘉定、松江、青浦、南桥、南汇建设5个新城,在金山滨海地区和崇明城桥地区建设两个核心镇,强化面向长三角和都市区整体区域的综合服务功能。这“五城二镇”基本是当前的7个郊区新城的发展框架。出,上海城市空间形态已经逐步从一个单中心的城市,改变为若干城市体组成的巨型城市。这个巨型城市和日益发展的长三角城市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步向区域性的城市联盟(或者说是城市群)发展演化。

图13-1 上海市“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七个主要新城

表13-1 上海“十二五”期间对7个新城规划的总体情况

(续表)(www.xing528.com)

数据来源:根据调研资料整理。

应该看到,在特大城市周边地区建设新城和新城市开发项目不是上海的个别现象。从北京、天津到南部广东地区的东部和东南沿海大城市中,都在纷纷上马这样的新城建设项目。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需求强化了城镇建成区扩张的努力,同时东部沿海大规模和快速的人口集聚也提供了巨型城市发展的巨大需求。例如,北京市周边在建设顺义亦庄、通州、大兴、房山等11个新城,最近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框架下正积极发展通州的北京副城市中心和雄安新区的首都副中心;杭州沿钱塘江正在建设10个新城;广州最近提出建设9个新城,其规划面积相加近800平方公里,甚至大过整个新加坡的国土面积;等等。

特大城市通过多中心化的新城建设项目推动城市空间形态扩张,带动城市空间结构变化,促进巨型城市的发展,也是类似上海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领先发展的城市区域的普遍现象,在整个东亚、南亚地区都存在同样的发展趋势。例如道格拉斯等(Douglass et al.,2007)描述了越南胡志明市周边的新城建设,认为这些城市边缘的城市项目再造了一些现代化的城市。为了避免核心地区大城市的拥挤,在大城市周边建设一些现代化的、西方化的城市建设项目,以此对新兴中产阶级开展地产的营销,并日益形成为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的高档生活社区,却反而破坏了城市应该具有的开放性和公共性的特点。这些城市发展的例子充分说明,伴随迅速城市化过程的新兴巨型城市区域的多中心化发展,已经成为亚洲城市化的突出特点。

通过城市周边的新兴城市建设项目,上海出现了多中心的分散化的空间格局。这些新城建设项目大到包括上百平方公里和上百万人口规划的新城,小的也包括几万、几十万人口的重点城镇建设,共同使上海的整体形态发生变化,上海已经从一个单中心的高密度中心集聚的城市,逐步过渡到由多个核心城市所组成的巨型城市区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