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强调人作为城市建设者的主体地位。因此,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还不仅需要推动流动人口的市民化,为人口增强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更在于为城镇化过程中人的创新和发展创造条件。流动人口进入城市所面临的城镇化的障碍不仅是福利待遇的不平等,更在于发展机会的不平等。例如,在建立企业特别是发展小微型企业和自我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融资、城市空间的使用权利,以及教育培训的机会等等方面,都存在发展机会的不平等,限制了人口在城镇中创业和发展的前景。
我们曾经追问为什么像上海这样的城市产生不出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一个重要原因正在于各种对于小微型企业的创业门槛和壁垒,制约了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因此,积极为人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成长创新提供支持,创造出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才是推动城镇化发展和实现经济不断转型升级的最重要因素。
限制了人口在城镇化过程中通过平等的机会向上流动和发展创业,更会转而带来城镇中劳动力就业的低端化。大量劳动者不能成为规范就业劳动力,就会通过地下经济和灰色经济方式组织经济社会生活,使得在城市生活走向低端,也引发包括黑作坊、食品安全等问题。而流动人口难以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向上流动,也会制约城镇经济产业的不断升级。
因此,人的城镇化将劳动者本身作为城市的建设主体,要求对城镇化过程中的劳动者提供更加平等、便利的创业融资和创业政策支持,为城镇劳动者提供发挥自身活力和创新的舞台与空间。
更好地发挥城市建设者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要求通过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增强其对城镇化发展的创造能力。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对于降低人口的失业率和增加劳动力市场参与也有积极的作用。尤其应该重视对青年群体的人力资本投资,青年劳动力是城镇人口的主体,重视在这些青年人口中教育培训新的产业技能、新的发展理念、新的社会能力,就能够通过对青年人口的人力资本投资创造出未来城市发展的可能空间。(www.xing528.com)
在城市居民作为城市建设者主体推动城镇发展的过程中,劳动者不仅构成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和创新源泉,城市建设者对城市发展的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也使社会个体成为城市社会建设和各项公共政策合理化的积极力量。城市居民的各种志愿者活动、邻里支持、社会组织和社会体系的构建,包括政治意愿的表达和公共决策的参与,都使人的参与推动了良好城市生活的构建。同样,也正是在城市建设者活生生的人的社会活动中,才促进了社会力量的形成和成长,支持了富有活力的社会体系,支持了城市品质的提升和城市运行的现代化。例如,对于垃圾分类来说,只有得到城市居民的普遍认同和公共参与,垃圾的减量化和循环化才有可能。同样,当城市建设者更积极地参与到包括公共安全、文化娱乐、养老服务、社区绿化等各项公共活动,城市才能够发展成为一个适宜人居和更具可持续性的现代城市。
人作为城市建设者的政治参与某种意义上更加重要,不同群体对公共决策的有效参与和利益表达,才能保证城镇发展有利于维护、实现城市居民利益和福利的根本目标,才能保证城镇化发展不至于成为市场资本集团或者地方政府精英牟利的工具。
在积极引导和支持人的城镇化过程中,需要推动社会的成长和社会机制的建设,推动城市治理的民主化,为城市居民的社会政治参与提供更加平等、开放的制度和政策支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的活力和创造性,并推动城镇公共事务管理得到良好的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