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构成改革开放以来到未来一段时期国家发展的基本主轴。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镇化水平保持在20%左右,在东部沿海地区大量国际投资和工业化发展的带动下,经济发展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同时经济发展不断扩展城市的空间,带来土地利用的变化,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199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26.4%,到了200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36%,2010年达到49.68%,2016年年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7.3%。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呈现出加速推进的态势。对于未来的城镇化水平各方面有不同的预测。例如,万广华(2011)的研究预测我国城镇化在2030年会达到80%,联合国开发署(2013)在2013年度的国家人类发展报告中预判中国城镇化发展到2030年将达到65%。对于中长期城镇化可能达到什么水平各方面也有不同的判断,但基本共识是,当前城镇化将继续延续30多年来快速推进的态势,我国城镇化仍然处于继续推进的历史阶段。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乡关系、经济产业、人口变动、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民众的需求和产生的社会问题都是围绕这个主轴发生变化,并因此带来国家社会经济的整体变化。
近年来城镇化引起突出的关注主要还是其对于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后,出口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为了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越来越需要增强内需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城镇化过程中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他们的生活方式转变和消费革命,使得城镇化能够成为内需的重要来源。城镇化构成庞大投资的核心,城镇化过程带来土地利用和城市形态的变化,引发房地产业发展的巨大投资,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不断推动教育、卫生、环境、居住、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积极的“马太效应”,进一步促进规模经济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推动创业创新活动。因此,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通过城镇化将投资和消费的潜力释放出来,中国经济就能够找到持续增长的动力。(www.xing528.com)
在城镇化过程中,国家发展得以逐步破解城乡二元体制和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刘易斯在其城乡两部类模型的分析中揭示了城镇工业部门逐步扩大生产,将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吸纳完毕,并因此逐步带来劳动力市场价格的提高,实现城乡部门劳动生产率趋向一致,从而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在城镇化过程中,社会生活也逐步从农业社会过渡为现代公民社会。农业社会本质上是依靠亲属和熟人社区形成的初级社会共同体,而城镇化则带来现代规则体系的建立。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的日益复杂,增强了人们的权利意识和规则意识,从而在平等和法治基础上推动社会进步,建设成熟的现代国家。这其实是城镇化发展更深层次的意义。沿着城镇化的主轴同时带来新的生活方式,带来中产阶级的形成,带来职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向上提升,并因此增强了公共意识和公共生活。城镇化过程中也带来对社会公共投资的增长,因此降低了死亡率和生育率,提高了教育、健康和保障等各项福利事业的进步。因此,城镇化不仅是经济过程,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沿着城镇化的主轴逐步展开丰富的社会变迁、结构转变、社会生活的塑造和制度的建设,并同时推动人口的社会福利增长和现代化国家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