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城镇化:制度改革与发展探索

中国城镇化:制度改革与发展探索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好的城镇化发展构成中国维持经济持续增长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柱。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也正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过程,其发展的难度、暴露出的问题、对治理能力的挑战都显得尤其突出。制度改革对于中国城镇化过程具有尤其重要的作用。本书以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为核心内容,针对城镇化未来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讨论。

中国城镇化:制度改革与发展探索

城镇化构成国家发展的基本主轴。经济发展和结构提升不断推动非农化,吸纳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集聚,在此过程中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也带动国土空间分布的调整。在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推动社会进步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逐步完善。良好的城镇化发展构成中国维持经济持续增长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柱。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也正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过程,其发展的难度、暴露出的问题、对治理能力的挑战都显得尤其突出。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和快速城镇化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进步和财富积累,但是城镇化过程中也越来越显著地表现出土地浪费、社会分化、环境破坏、农村萧条、城乡不平衡加剧、“城市病”等问题,这些经济社会问题构成一种“发展的陷阱”,制约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也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继续进步。因此,站在这个历史时点展望我国未来的城镇化发展,需要积极应对当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使城镇化发展道路能够有效推进,并使得国家发展能够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国家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构成未来城镇化道路的基本指针。关于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我觉得需要强调,新型城镇化不是说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全新的和与众不同的,而更意味着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城镇化发展初期,国家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工业化提供非农化就业机会以解决农业社会的贫困问题;而在城镇化发展的中期和更高阶段,就需要应对日益严峻的结构性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实现城乡一体化,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技创新提高生产率来带动城乡发展,促进乡城移民的市民化和社会融合,缓解社会分化和实现社会团结,以及更加重视城市群的建设优化城市体系,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意味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意味着国家发展进入新的更高阶段。在此过程中,先发展国家的经验值得学习,而先发展国家的教训也值得认真吸取,从而能够使中国城镇化发展突破挑战,提升到或者说升级到新的历史阶段。

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需要探索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努力根据城镇化过程中的内在规律性实现更好的城镇化发展。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土地利用转变、农民进入城市的人口空间位置变化的过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若干内在的规律性,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增长、人口城乡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需要实现内在的平衡和协调;从小城镇到大城市以至于城市群的发展具有演化的内在机理,也需要城市体系结构实现相互有效的支撑;在城乡之间的迁移流动和社会融合过程也受到一系列家庭决策安排、社会机制和制度因素的影响;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对城市的管理服务和有效运行带来压力,造成“城市病”现象;城市化过程中的空间安排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具有复杂的关联性,城镇化发展的各种结构性矛盾对于国家有效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具有不利影响;等等。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探索需要认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独特性,并深入思考城镇化发展中的内在规律性,使城镇化发展能够避免主观性,避免行政性的武断,从而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规律,更好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此过程中避免和突破城镇化过程中的各种陷阱,走向一个良性发展的阶段。

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需要树立城镇化发展的未来愿景。不能过分强调将城镇化作为经济增长的工具,这种GDP主义的发展观越来越不能适应更综合全面的国家发展要求。城镇化发展需要树立更为综合的发展愿景,包括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要求改变城镇化发展中的社会分化和浅城镇化,实现更加深入的城镇化,实现社会整合。城镇化发展要求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要求充分发挥人的能力,保障人的利益和权利,以及在城镇化过程中增进社会福利和幸福。未来的城镇化也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将可持续发展内嵌到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化的动力也需要从要素推进的粗放模式过渡到更加依赖人力资本、依赖创新的推动。(www.xing528.com)

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需要依赖技术和制度的综合进步,依赖治理体系的完善。技术创新为应对城镇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工具,也为不断推动产业进步、推动管理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能。制度改革对于中国城镇化过程具有尤其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制度改革促进了市场的活力和经济发展机遇,积极地推动了城镇化。而如果制度改革滞后,也会限制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需要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福利制度、财税制度等一系列的变革。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需要市场机制的完善,充分发挥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城镇化发展需要动员相关社会主体的积极参与和维护,包括动员社会力量,增强企业的自主性和社会责任。在此过程中,法治建设对于城镇化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通过深入把握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积极应对我国城镇化发展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加强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建设,才能够使中国城镇化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达成更良好的愿景和目标,或者说使城镇化的运行实现提升和升级。本书以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为核心内容,针对城镇化未来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讨论。

城镇化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主轴,其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对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也必然是一种愚公移山式的学术努力。无疑,我国城镇化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城镇化,既包含城镇化发展的共性经验,也有自身的独特特点和制度因素。中国城镇化发展乃至中国国家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中国城镇化过程和国家发展所遇到的矛盾也无比复杂和深刻,中国的制度改革和迈向未来也面临迫切的任务,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破解疑难,探索未来前行的方向。这本著作汇集了笔者最近几年来对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一些思考和所得,希望这些一孔之见和研究思考,能够对中国城镇化的未来发展和国家不断走向现代化作出一点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