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区间社会经济差异对心理咨询发展的影响

地区间社会经济差异对心理咨询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发达与落后地区,国民心理健康需求呈现不同特征。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的居民显现出对心理咨询的消费购买力,推动了心理咨询业的快速发展。精神病院的医生受生物医学的影响,多采取现象学的临床思维,重视症状的识别、临床综合征的归纳和精神科诊断的确立。

地区间社会经济差异对心理咨询发展的影响

(一)老年心理咨询服务需求状况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常常有无力感,常常会产生自己老了没用了、被社会遗弃的想法,随之产生焦虑、忧郁、烦躁等情绪。近年来老年人抑郁的现象比较多,进入老年后人格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年轻时内向沉稳,到了老年后由于脑血管老化,老年人就会产生一些偏激、爱争执、执拗的性格特征,显得像一个小孩子一样。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一项调查显示,在解闷聊天等精神慰藉服务方面,70~79岁年龄段的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对此需求最大,需求量达到40.3%。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城市老年人抑郁情绪问题的检出率为39.86%。

我国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发达与落后地区,国民心理健康需求呈现不同特征。在发达地区,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个人主动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需求大幅上升。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的居民显现出对心理咨询的消费购买力,推动了心理咨询业的快速发展。而在贫困地区,居民无力承担心理健康服务费用,甚至因各种原因无法意识到自身心理健康需求,但其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更加严重,更容易衍生躯体疾病、刑事案件等。这类地区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是被动的,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主动介入。这些地域特征也体现在老年群体上。

(二)我国老年心理咨询服务的供给主体分析

1.我国老年心理咨询服务总体供给现状

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心理咨询才真正开始。虽然起步较晚,且各地方发展步伐不同,但依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成为了一门热门学科。很多学者和临床心理学家对心理咨询业的发展进行了探索,但其操作程序缺乏科学依据,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因此,作为心理咨询的一个细分市场,老年心理咨询也在近几年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情形下,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老年心理咨询服务资源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老年心理咨询机构的发展情况与当地人均GDP、老龄化程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当地开设心理学专业的高校数量相关。总的来说,华北、华东地区优于西南、西北地区。城市之间的资源差异巨大,而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资源差异更大。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构较少,发展不均衡,设置不符合规范。2001年8月国家出台了《心理咨询师职业标准试行办法》,2002年首批心理咨询师通过了这一标准的考核,试行两年后,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标准经过修改于2004年正式出台,而这一时期是全国社会心理咨询业发展最为迅速时期。但是各地方心理咨询业的发展并不平衡,华东和华中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开设老年心理咨询的机构数量较多,而西北地区的机构数量则非常少;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的大、中城市开展老年心理咨询业务的机构较多,农村的机构较少;同时,心理咨询从业人员中女性较多,接近男性的2倍。

(2)从机构设立现状来看,我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在正规机构成立数量和质量上普遍较低,一些机构从功利主义出发,私自开设心理门诊,设定收费标准,没有严格地制订咨询程序,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医学或心理学学科背景,只是经过短期培训。从上海的一项调查看:没登记的机构占总数的60%;69%的机构在基本硬件条件方面仅达到1项或2项要求;近一半机构每周心理咨询的时间在1天或1天以下,硬件条件的缺失和不完善影响着老年心理咨询业的发展。

2.我国老年心理咨询服务供给主体分析

目前,我国开展老年心理咨询服务的机构可分为五类:一是精神类疾病专科医院的咨询门诊;二是综合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三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门诊;四是非医院系统的心理咨询机构如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五是心理咨询电话热线。

(1)精神病专科医院的老年心理咨询门诊。精神病院主要面向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双向情感障碍(躁狂抑郁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酒药依赖等重症精神障碍患者,也收治某些较重的神经症及人格障碍患者。而且精神病院的患者大部分是由家属送往医院的,患者本人常常不承认自己有病需要医治。

精神病院的精神科医生均具有医学背景,有处方权,但遗憾的是在我国受过系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培训的精神科医生人数很有限,从事老年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精神科医生更是凤毛麟角。

对于一些轻度情感障碍、神经症和人格障碍患者,精神病院更倾向于选择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药物对于部分患者可以快速控制焦虑情绪及症状,但是患者易对药物产生依赖,停药易复发,有不良反应

精神病院的医生受生物医学的影响,多采取现象学的临床思维,重视症状的识别、临床综合征的归纳和精神科诊断的确立。且精神病院的就诊不太强调私密性,采用的是挂号候诊方式,易导致就诊老年人产生心理抗拒。

(2)综合医院开展的老年心理咨询服务。综合医院中的老年心理服务的优势是,医学工作者具有完备的躯体疾病和生理功能变化知识体系,能更为准确地辨别老年群体心理问题的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具有全面而层次清晰的干预处理技术手段,从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到药物治疗层层推进;设施设备相对完善,检查项目齐全,工作人员实践经验丰富等。

因此,在综合医院中,老年人可以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测量服务,或者得到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如果遭受突发重大事件还可以接受创伤处理和危机干预。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即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医学工作者对老年群体心理问题的深层社会动因的理解相对不足,对老年心理问题的解决方式有时会过度依赖药物,缺乏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老年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心理需求。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老年心理咨询服务。在国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老年心理咨询尚处于起步阶段,北京、上海、深圳、厦门、杭州大城市虽已开展实践性探索,但发展还不成熟,针对中小城市的实践与研究很少,乡镇和广大农村地区更是一个薄弱环节。

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老年心理咨询服务以宣教为主,咨询和治疗比例严重偏低,社区服务中老年心理咨询科室很少,众多老年居民有心理困扰无法就近解决。

社区不同群体对心理问题看法的差异较大,并且在认识上有一定问题,社区居民、社区干部、社区医务人员等三个与心理卫生服务密切相关的群体,对心理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并不理想,即便在具有医学知识背景的社区医务人员中,对心理卫生知识非常了解的比例也只有9.7%,这不利于社区老年心理咨询服务的开展。此外,经费缺乏是目前制约社区老年心理咨询服务开展的主要因素。

(4)社会力量开展的老年心理咨询服务。以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益团体为主的社会力量开设的老年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主要面向遇到心理困扰的正常人群,包括患有完整自知力的神经症、人格障碍、适应障碍等心理疾病的人群。其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之一就是老年人本人被自己的心理问题所困扰并有要求改变现状的动机,求询者多为主动求治,咨询环境通常安静优雅,私密性好,大多可以实行国际通行的预约制,从而节约了老年求询者的时间,保护老年人隐私。(www.xing528.com)

社会力量办的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医生大多攻读过心理学,也有极少数具有医学背景,他们受过正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培训,具有心理评估与心理诊断技能。他们主张采取单纯心理治疗的方式,用心理学技术来帮助来访者,对于病情严重的老年患者则介绍到精神病院就诊。目前,也有一些具有精神病学背景的医生开始到心理咨询中心任职,心理医生与精神科医生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正逐渐增多。

社会力量办的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医生除了重视心理诊断外,更重视症状背后的心理过程,重视探寻和理解心理症状背后的潜意识冲突和社会心理应激的影响。

(5)其他心理咨询方式。除了上述传统的心理咨询方式,目前电话心理咨询和网络心理咨询也在不断地发展。以网络咨询为例,心理咨询工作者借助网络媒介,其内容和传统心理咨询的内容相差无几,主要包括发展性咨询、适应性咨询、性心理咨询、家庭咨询和其他各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咨询等。可以说传统心理咨询能做的,网络心理咨询都可以做。

尽管网络心理咨询内容较为全面,服务对象也较为广泛,但是网上进行心理咨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样是不能忽视的。从咨询者的角度来讲,由于无法和求助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因而也就无法捕捉到求助者的身体语言,造成信息浪费,咨询效果不佳。从求助者的角度来讲,无法确认咨询者的真实水平,难以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另外,很多老年人不能熟练使用网络,这也成为心理咨询机构开展老年心理咨询服务的障碍。

不难看出网络心理咨询在我国还只是刚刚起步,很多问题还很难解决,如国家对心理咨询的扶持力度不够,对网络的管理不善,网络监管立法相对滞后等问题。不过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新的咨询形式,有着传统心理咨询难以比拟的优势,而且也得到了一些学者的支持和肯定,同时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而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网络心理咨询的发展是可行的,尽管道路还很漫长,但这是新的时代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咨询形式,是对传统心理咨询的一种发展和突破,必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体来说,我国95%的心理咨询从业人员集中于医院和学校。每年去医院求询者中,进行心理咨询的人的比例每年增长32%,但是实际增长的总人数比例将远远超过这个数量。因此,以社区为基础、精神病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科为技术依托、非专业化服务积极参与的综合性老年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亟待建立并完善。

(三)制约我国老年心理咨询服务发展的因素

1.专业人才匮乏

我国每年自杀死亡的人数有25万~28万,各种心理和精神疾病患者已高达1600万,占总人口的1.23%。与这种对心理咨询巨大需求相对应的是我国严重紧缺的心理咨询专业人才。在社会咨询机构中,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大多以高校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医院门诊的专家兼职为主,专职人员仅占23%左右。

据统计,在中国,每百万人口中仅有2.4名心理学咨询服务人员,在一般发展中国家中,这个数字也达到了50~100名,而在美国更是有550名心理咨询服务人员在为每一百万人口服务。在这2.4名心理咨询服务人员中,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师非常少,能够从事专业老年心理咨询服务的更是屈指可数。由此可见,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匮乏的心理咨询专业人才正是我国老年心理咨询行业的现状。

2.社会认知不足

由于老年心理咨询服务在我国发展时间短暂,因此当前我国老年心理咨询服务发展程度相对较低,且形式单一。老年人对于心理咨询服务的认识存在偏差,将“心理”等同于“精神”。他们自身的固有思维影响他们对心理咨询服务这个新事物的印象。由于心理服务在全国也并不普及,不属于“生活必需品”,多数老年人认为心理咨询主要服务对象是精神性疾病患者,因此,社会认知不足是阻碍老年心理咨询服务发展的因素之一。

3.老年人对心理咨询师的信任程度不高

老年心理咨询的信任关系建立在一定熟悉程度的基础上。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咨询,要求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互不认识,从完全陌生的关系开展。但是当前我国老年人缺乏对老年心理服务的认识,希望与陌生人建立咨询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能够有效影响老年人个人观念的主要是他们亲近的人群,如亲属、朋友等。因为老年人往往都经历过我国巨大的变革时期,与自身熟悉的亲人交流,他们认为更加容易得到共鸣,同时也更易产生安全感,这种感觉使得他们能够在交谈中畅所欲言。

很多离退休老年人都表示对年轻人的不信任,认为相比之下他们缺少生活经验与阅历,这是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造成的结果。如果咨询师受到来访者的抵触,那么成功有效的咨询根本无从谈起。

4.传统文化背景的束缚

在西方国家,心理咨询业的兴旺发达除与其社会发展水平有关之外,西方的传统文化背景——基督教信仰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种宗教文化有一个显著的“诉求”特点,那就是对上帝(实际上是其代理人—牧师)的忏悔与祈祷。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儒家强调人对自身的修养,如《论语》所言“吾日三省吾身”、佛教强调人自身的“觉悟”,道家也强调通过自身的修炼以达到“无欲无为”的境界。在这种内省的人格要求下,内心的冲突与矛盾主要应由自己去化解(缺乏主动求助或与此有关)。

此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儒家、道家的“天人感应”的天命观、佛教的“因果轮回”观也给老年人对其行为的解释打上了浓厚的“宿命论”色彩,使人对不幸境遇的打击多了几分承受能力。当然,并不是说我国传统文化没有一点“诉求”色彩,比如佛教仪式中的“求神拜佛”与忏悔,以及源于“祖先宗拜”的祭祖仪式中的“求福避灾”,但在这些诉求活动中,诉求对象并不是活生生的人,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总而言之,我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咨询的工作性质有一定的冲突,这是制约我国老年心理咨询服务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5.咨询理论、技术与方法的跨文化适应性不强

我国目前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大都沿用国外的做法,缺乏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虽然我国一些学者在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但大多处于争议当中,没有统一认可的标准。

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心理咨询方法也主要是搬用国外的,缺乏自己独创、行之有效的咨询方法。在对待国外引进的测量工具上,我国也主要沿用国外的常模,而没有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具体情况,建立适合我国大众的常模。这样就导致测量出的数据不一定准确,从而误导心理咨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