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群体康复意识增强,康复人群激增
凡有明确的残疾或功能障碍、慢性病以及年迈体衰者,均适应于康复医疗。随着康复教育的逐步深入,康复理念的逐步增强,我国庞大的老年群体康复需求极其旺盛。早期康复老年人越来越多。
比如对年迈体衰患者的康复大部分属于预防性康复处置,即通过卫生教育、健康管理增强老年人体质,以减少伤病;伤病后尽早开始康复医疗这条原则对老年患者也适用。如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塞老年病人,发病第二天即可活动肢体,几天后就可下床。早期进行康复医疗者与传统的长时间卧床休息者相比,不但恢复得快,后遗症少,而且心理恢复也好,早期康复的老年人将越来越多。
(二)康复治疗手段多样
康复是种治疗手段,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重返社会为目的,不是保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门促进伤患者和残疾人身心功能康复的新的治疗学科,也是一门新的技术专业。它的目的是使人们尽可能地恢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以及社会生活的能力,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
1.运动疗法或者物理疗法(PT)
运动疗法也称医疗体育,简称体疗。它是利用人体肌肉关节运动,以达到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功能恢复和发展的一种方法。主要运用中国传统医学方法,可徒手或借助机械进行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被动或主动地运动,促进障碍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方法。
2.言语疗法(ST)
主要介绍医生与老年病人的谈话技巧,逻辑性、艺术性,精其语言,让老年病人感到你对他的病重视,对口吃、失语、发音不清、发音困难、聋哑患者进行语言训练的一种康复方法。尽可能恢复其说、听和语言交际能力。
3.作业疗法(OT)
作业疗法是应用有目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身体、精神、发育有功能障碍者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劳动能力的患者进行训练,使其生活、学习、工作能力得以提高、并使其能重返社会的方法。
(三)老年康复服务的重点人群
老年康复服务的重点人群是老年残疾人。老年人残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一是年轻时残疾的继续,二是进入老年后因伤病致残,这两种都是原发性残疾。三是在上述残疾的基础上又并发新的残疾,即继发性残疾。主要是伤病后长期卧床不活动的后果,少数是由于康复医疗方法失误造成的。(www.xing528.com)
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因伤病而致的有明确发病时间的残疾,如脑出血后偏瘫和失语、脊柱外伤引起的截瘫以及截肢、骨折等;二是长期慢性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和(或)衰竭,见于肺气肿、冠心病等慢性心肺疾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骨关节疾病、慢性神经精神疾病以及周围血管疾病等;三是年迈体衰引起的耳目失聪,如老花、低视力、听力障碍、咀嚼困难、活动受限等。老年人残疾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增多,随年龄的增长内脏残疾、综(复)合残疾、重症残疾也越来越多见。如60岁以上的人群中,主要是视力(老花、低视力)、咀嚼(脱齿)等五官残疾,而内脏残疾、活动受限者较少;但在75岁以上老年人中,大小便失禁、精神失常者可达到(或近于)半数,程度不同的活动受限达2/3;在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中,长期卧病超过半年以上者在10%以上。
(四)老年康复的四大业务特点
1.对医技人员依赖度小,人才需求瓶颈较低
老年康复对医生的依赖度相对较低,而对专业服务及护理的要求高。康复医院对医技人员的要求远低于综合性医院,最主要需求人才是康复治疗师。该类人才大专学历毕业后培训几个月即可胜任,人才需求瓶颈低于综合性医院。
2.对大型器械依赖度小,单体医院投入小,轻资产模式
康复医院异地扩张资本投入需求较小。康复医院异地扩张可采用轻资产模式,平均单张床位投资额仅30万~50万,远低于综合性医院投资额度。
3.医疗风险小、治疗方案标准化程度高
老年康复主要面向急性期后病人,该类病人病情已相对稳定,更容易形成标准化治疗方式。同时,老年康复已处于疾病相对稳定期,其发生医疗事故风险较小,赔偿压力也相对较小。
4.康复机构盈利周期短、复制扩张性强
老年康复虽然日均治疗费用低于综合性医院,但其成本也相对较低,老年康复净利润率能达到15%~20%,盈利能力突出,并且随着业务的扩张会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利润空间可进一步挖掘。
这是较快实现盈亏平衡的关键。相比综合性医院,新开业康复机构更能够在成立之初获取相对稳定的病源,有利于实现康复机构快速盈利;新建综合性医院从开始运营到盈亏平衡一般需要5年以上培育期,而康复机构则不到3年(如湘雅博爱康复医院,2012年下半年开始运营,2014年即实现盈亏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