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是地方经济发展支撑和区域竞争的核心要素,区域产业空间的布局情况以及由此决定的区域间横向经济联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发展格局。区域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已经指出,任何区域都将面临转型问题,区域产业体系在包括区位优势变化、自然资源枯竭、外部竞争加剧等因素的作用下会逐渐丧失竞争力,如果该地区想要继续保持内部经济体系的持续运转,就需要不断根据内外部的竞争环境变化对自身产业体系进行转型升级。
竞争优势发展阶段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波特(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提出的,书中波特将产业演化分为四个阶段: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创新能力逐渐被认为是获取全球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区域竞争优势,竞争力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或产业集群;二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创新系统能有序引导主导产业不断更替以适应发展需要,引领产业结构向更高经济效率的方向升级;三是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极化效应导致区域经济长期不平衡状态,区域创新系统将推动后进区域跨越发展,提供赶超机会,进而缩短不同国家和区域间的差距。因此,区域产业转型发展需要更加注重无形的知识、创新、人力资本以及人才等高级要素的培育和集聚,这种无形的高级要素在竞争优势的提升中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www.xing528.com)
区域产业规划是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各级政府部门发展相关产业的“路线图”。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需要重点注意两种类型:一是探索陷入发展困境后实现转型发展的区域,典型代表是一些资源型地区。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我国的东北、内蒙古、山西等地区都曾经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获得过高速发展,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资源的消耗,这些地区都陷入发展困局当中,必须通过重新培育有竞争力的新产业,推动形成多元产业支撑的发展格局。二是探索跨越式发展的区域,典型代表是中西部的部分欠发达区域,如贵州省充分利用自身的气候和能源等优势,培育发展大数据产业,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正是这一跨越式发展思路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