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4-3 日本首都圈历次规划
资料来源:吴骞:《尺度重构下的国外首都特大城市地区空间规划分析》,《国际城市规划》2019年第1期。
至2018年,日本首都圈一共进行了五次规划。其中1958年进行了第一次首都圈基本计划,规划主体是国家主导,国家层面的首都整备委员会对首都圈进行规划,规划目标是抑制大城市的蔓延。1968年,首都整备委员进行了第二次的首都圈基本计划,规划的目标是缩小地区差异,实现均衡发展。1976年,编制主体逐渐开始转向为“国家引领、区域协作”,此次规划目标是控制大城市,振兴地方城市。1986年,日本国土厅下辖首都整备委员会开展了第四次首都圈整备计划,此次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形成多级分散型国土开发格局。在空间形态上,开始强化区域城市空间的布局,向多中心的分散格局转变。1999年,委员会进行了第五次首都圈基本计划,此次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学者吴骞指出这五次规划充分展示了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区域城市布局逐渐向多中心集聚形态演变的过程。学者王郁(2005)指出至2000年日本进行的这五次规划期间,日本的经济经历了从高速增长、稳定发展到泡沫经济、经济衰退的过程。这五次首都圈规划的内容主要涉及项目建设、功能布局和区域协调,其中项目建设和区域协调成效显著。(www.xing528.com)
智瑞芝等(2005)学者将这五次规划分为了早期、中期和近期三个规划阶段。早期阶段:1958年和1968年。“此次规划首次将首都圈的范围由东京为中心半径50公里扩大到100公里,且仿照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在建成区周围设置5—10公里的绿化带并在周围设立卫星城,以控制工业用地等继续向建成区扩展,从而达到有效防止核心都市东京规模过大及建成区过密状况的出现。”[7]但是同伦敦规划的结果一样,卫星城的规划并没有成功,卫星城沦为了“卧城”,人们会在卫星城生活居住,但是工作仍会通勤至东京市区,同时绿化带的规划也并未成功,市区集聚了大量的人口,这些人口引发的快速增长的住房需求使得以建成区为中心半径5—10公里以内的区域成为住房高需求区。因而,“日本政府于1968年制定了第二次首都圈规划,主要提出了将东京作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全国枢纽,实施以合理中枢功能为目标的城市改造。在距都心50公里的地域设立新的近郊整备地带代替第一次规划中的近郊绿地带,对中心城区进行大规模城市改造活动的同时,开始开发城市外围绿化带。”[8]中期阶段:1976年和1986年。此次规划主要是为了改善东京都市区目前的一极形态,从而建立多中心的城市网络结构。在1986年的第四次区域规划中,主要是对周边核心城市的调整。同时60年代、70年代,霍尔、弗里德曼等学者纷纷提出世界城市概念,弗里德曼强调了世界城市等级体系和总部经济的重要性,这也影响了当时的日本规划,在第四次规划中,日本政府强调了“国际金融职能和高层次中枢管理功能”。近期阶段:1999年。日本国会众议院和东京都市政厅对于是否将首都东京迁离产生分歧,最后由东京市政厅独立出版第五次首都圈规划。第五次东京都区域规划“强调了建立‘区域多中心城市’的设想,其发展目标是将首都圈建设为更具经济活力、充满个性与环境共生、具备安全舒适高品质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区域”[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