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在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上,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区域经济是由各种地域构成要素和经济发展要素有机结合、多种经济活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模式的应用与依次更替,是一个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的过程,反映的是一个区域经济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经济带作为一种区域经济的类型,也具有相应的特征。结合相应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和实际,其经济结构的空间结构剖析如下。
(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基本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定义有以下几种: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形态。[1]②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2]③人类的经济活动在一定地域上的空间组合关系,是区域经济的中心、外围、网络诸关系的总和。[3]④经济现象和经济变量在一定地理范围中以分布和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4]⑤人类经济活动作用于一定地域范围所形成的组织形式。[5]⑥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空间现象在集聚力和分散力的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结构。[6]⑦指占据一定空间的经济要素及子系统,由一定空间关系连接构成的区域整体。[7]
(二)区域空间结构及其7种组合模式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是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通常又用点、线(网络)、面(域面)来概括。区域空间结构由各种点、线、网络和域面相互结合在一起构成,从而相互作用形成各种空间子系统,其组合模式有7种,具体见表22-1。在此理论框架下,笔者认为经济带空间结构及其组成特征表现为:①经济带涵盖了7种区域要素及组合模式、空间子系统、空间组合类型和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并且这7种组合模式同时存在。②经济带主要是“点—线—面”空间经济一体化系统,呈现点状密集、线状延伸、面状辐射的特征。
表22-1 区域空间结构及其组成
资料来源:刘艳芳等编著:《经济地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43页。
(三)区域空间结构三大模式
区域空间结构主要有以下三大模式,三大模式的演变过程参见“点—轴—网络”渐进扩散示意图(图22-1)。
1.极核式空间结构模式。称为点—增长极—极核式空间结构。①点的形成:在区域发展的早期,由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不同,一些在空间分布上有集聚需求的经济部门及组织就会选择区位条件相对好的地方作为发展场所,由此产生了经济活动的点。②增长极的出现:区域中已形成若干个经济活动集聚的点,当它发展到经济规模和居民点规模都明显超过其他点时,它就成为区域的增长极。③极核的产生:增长极一经形成,其对周围地区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吸引力就会使这些要素不断向增长极集聚。极化过程导致区域的空间分异。增长极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对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主导作用。
2.点轴式空间结构模式。称为点轴系统,它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点轴系统的发展:①点的发展:在区域发展的初期产生的增长极,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对周围的点产生多种影响,其结果就是会带动和促进这些点的发展。②轴线的形成:从供需关系看,增长极与周围的点之间建立起了互补关系,为此会建设连接其间的各种线路。这些线路的建成,一方面更加利于增长极和相关点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刺激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在继续向增长极及相关点集聚的同时,点开始向沿线地区集中。于是,沿线地区就逐渐发展成区域的经济活动密集区,成为区域发展所依托的轴线。③点轴空间结构的形成:轴线形成后,位于轴线上的点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使发展加速。随着增长极和轴线上点的规模不断增大,轴线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它们又会向外进行经济和社会扩散,在新的地区与新的点之间再现上述点轴形成的过程。这样就在区域中形成了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
3.网络式空间结构模式。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网络的形成过程:在点轴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点与点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网络。网络上的各个点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同时网络又沟通了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联系,由此构成区域的网络空间结构。
图22-1 “点—轴—网络”渐进扩散示意
资料来源:《区域经 济空间结构 理 论1 详 解.ppt》,第15 页,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514/42983055.shtm,2020年6月1日。笔者略有修改。
根据以上区域空间结构三大模式及其演化规律,笔者得出经济带发展的以下结论:
1.经济带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各个子系统涵盖极核式、点轴式、网络式三大空间结构模式。从经济带整体系统上来看,经济带的区域空间结构是网络式空间结构模式。
2.经济带的开发可以采取以下三种:①据点开发。由于资源稀缺,要开发和建设一个地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一个或几个据点,通过这些据点的开发和建设来影响和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②轴线开发。区域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切相关。将联系城市与区域的交通、通信、供电、供水、各种管道等主要工程性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集中成线,形成发展轴,沿着这些轴线布置若干个重点建设的工业区和城市,这样布局既可以避免孤立发展几个城市,又可以较好地引导区域的发展。③点轴渐进扩散开发。社会经济客体大多在点上聚集,逐步地通过线状基础而连成一个的有机空间结构网络发展体系。
3.经济带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步骤:①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的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②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镇,并且要明确其地位、性质、发展方向和主要功能,以及它们的服务、吸引区域。③确定点和轴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www.xing528.com)
4.重点发展点的选择:①城市的发展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②城市的发展规模。③城市空间分布的现状。
5.重点开发轴的选择:①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②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交通运输干线及相应的综合运输通道是城市、发展中心、增长极、经济发展区域的连结线路。③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带。④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
(四)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于1950年提出,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B.Boudeville)等学者将增长极理论引入区域经济理论中,使增长极的概念由起初的推进型单元扩展到具有地理空间意义的城市、城镇或其他地理单元等,用它来解释和预测区域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增长极理论从物理学的“磁极”概念引申而来,其理论观点如下:①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的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中存在着若干个中心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每一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产生相互交汇的一定范围的“场”。其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增长极在拥有推进型产业的复合体城镇中出现。②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影响发展的空间再组织过程是扩散—回流过程,如果扩散—回流过程导致的空间影响为绝对发展水平的正增长,即是扩散效应,否则是回流效应。③增长极可以繁衍。一方面,以物质能量输出和空间扩散未发展自己,使增长极规模、实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以渐进式扩散方式促使新的(下一级)增长极形成。
在此理论框架下,笔者认为:经济带的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的有机联系的系统。其物质载体或表现形式包括各类别城市、产业、部门、新工业园区等。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优势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
(五)弗里德曼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区域空间结构表现出特有的形式,具体见表22-2和图22-2。在此理论框架下,笔者认为经济带的区域空间结构特征为:①经济带的发展阶段属于后工业化阶段,呈现后工业化阶段的特征,见表22-2。②经济带的经济增长处于空间相对均衡阶段,见图22-2(d)。
表22-2 弗里德曼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资料来源:John Friedman,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Cambridge:The MIT Press,1966。
(六)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
区域空间结构通过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把分散于地理空间的相关资源和要素连接起来,由此产生种种经济活动和特有的经济效益。依托区域空间结构,经济带的发展可以取得:①集聚机制;②扩散机制;③空间近邻效应。具体分析如下:
图22-2 经济增长空间动态过程
资料来源:同表22-2。
1.集聚机制:①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相同的经济活动往往趋向于集中在区域内相关资源和要素集中分布的地方。②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一些内在联系紧密、相互依赖性大的经济活动为了加强联系,往往趋向于集中在同一个适宜的地方发展。集聚过程中,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等不断地向优区位移动,促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极(中心)的形成发展。③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集聚能够产生集聚经济效益,所以各种经济活动为追求集聚经济也需要在空间上趋于集中,从而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的形成和发展。
2.扩散机制:①扩散机制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②避免集聚不经济,当集聚规模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而发生的集聚经济效益减少、丧失,以及因过度集聚而带来的外部环境和对经济活动的负面约束。③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包括:集聚地区的经济部门为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减小竞争压力,主动到周围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或寻找新的发展点;集聚地区在进行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被淘汰下来的部分经济部门,可以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去寻求发展;集聚地区主动与其他地区开展合作,从而引起部分资源、要素、企业等向其他地区扩散。
3.空间近邻效应:①节约经济社会成本的内在要求。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具有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即地理学的空间距离衰减原理。②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由近及远。在利用资源、要素,开发市场等方面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影响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加强分工协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