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衡增长理论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针对平衡发展理论存在的问题,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首先发展一部分产业,以此为动力逐步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在地里空间上也应该选择部分条件优越的区域优先发展,并通过经济活动的扩张带动其他区域共同发展,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主要有佩鲁(F.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布代维尔(J.R.Boudville)的区域发展极理论,缪尔达尔(G.Myrdal)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赫希曼(A.O.Hirschman)的“中心区-边缘区”理论,弗里德曼(J.Friedmann)的“中心地-外围模型”等。其中,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的,他认为经济空间存在着若干中心、力场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从而产生相互联合的一定范围的“场”,并总是处于非平衡状况的极化过程之中。增长极是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它不是一个区位,而是位于经济空间极点上的一个或一组推进型经济部门。增长极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并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关联的乘数扩张效应,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增长,从而形成经济区域和经济网络。[17]区域发展极理论是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1957)把佩鲁的增长极概念的内涵从抽象的经济空间转向地理空间,指出增长极是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外部经济和集聚效应,致使作为增长极的工业在空间上集中分布,并与现存的城市结合在一起;增长极是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区域推进型产业的复合体,是引导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地理“增长中心”。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论是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对增长极理论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补充论证,使用“扩散”和“回波”概念,说明了经济发展极对周边落后地区的双重作用和影响,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缪尔达尔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循环积累的非均衡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作用,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其他地区,出现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这种差距会引起“积累性因果循环”,使发达地区发展更快,落后地区发展更慢,从而增大地区的经济差距。[18]“中心区-边缘区”理论是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的,他认为区域中社会活动的积累区域是核心区,受其影响并围绕其进行分布的经济不发达区域为边缘区。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表现为:一方面边缘区的大量生产要素(材料、劳动力、资金)向核心区聚集并产生创新;另一方面,这一创新又逐渐向边缘区扩散,导致边缘区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等产生转变,促进区域整体系统发展。赫希曼把发达地区的增长对落后地区的有利影响称为“涓滴效应”,不利影响称为“极化效应”。“中心地-外围模型”中,弗里德曼把区域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前工业化阶段、中心—外围阶段1(工业化初期阶段)、中心—外围阶段2(工业化成熟阶段)、空间经济一体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上,资源要素流动状态各有特征。
非均衡增长理论意识到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且强调通过政府干预促进区域经济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状态过渡。但是,这些理论关于初始非均衡状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经济均衡的实现途径以及均衡状态表现存在认识分歧,从中得出的政府干预强度、措施以及时机选取上的启示也不尽相同。非均衡增长理论强调将有限资源集中于优势区域发展的思路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获得了较普遍的认同。但是,政府干预的强度与实际的选择仍是一个现实的难题,也是制约非均衡增长理论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的关键。[19](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