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增长理论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其理论核心是,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经济发展水平终将趋向收敛。由于不发达区域存在着生产和消费的低水平均衡,该理论主张通过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使各产业均衡发展,打破初始低水平均衡,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代表性理论有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纳尔森(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诺思(North)的出口基地理论、罗森斯坦-罗丹(P.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和平衡增长理论。其中,古典经济学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区域经济发展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通过区域内部资本积累过程和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最终会自动趋向均衡。[14]出口基地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首先提出,蒂博特(Tiebout)、博尔顿(Bolton)、罗曼斯(Romans)等人对其进一步补充而逐步完善,基本思想在于: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取决于区域的输出产生的增长情况,而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则是内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提出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与需求两个不同的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来讲,低收入意味着较低的储蓄能力,同时也会引起资本形成的不足,而资本形成不足又会使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这又会造成低收入,这样一来,一个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就形成了。从需求方面讲,低收入等价于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又会导致投资不足,进一步地,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而这又会造成低收入,恶性循环也将产生。[15]大推进理论是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提出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投资方面要以一定的速度与规模进行,并将其持续作用在众多的产业之上,以此完成对现实发展瓶颈的突破,这样一来,区域经济将全面得到推动,获得高速增长。
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强调大规模投资和合理配置有限资源的重要性,重视发挥宏观计划的指导作用,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一种发展模式,并对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制定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一,该理论忽略了区域之间复杂多变的差异性,过分强调通过外力干预助推区域均衡目标的实现,放大了干预者的经济理性。其二,该理论忽略了要素投入的来源和发展方式的可持续问题,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大规模的要素投入从何而来,过分强调投入的发展方式能否持续均衡,不得而知。其三,该理论忽略了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累积影响,发达区域因先发优势而累积的经济增长的自增强机制往往导致其余欠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因而,区域均衡增长理论虽然注意到了区域经济的联系性,但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将这一联系处理得过分简单,同时又将目标设定得过于理想化,因为在解释经济增长现实与指导经济增长实践上具有局限性。[16](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