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区位理论(有时也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区位理论)指新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及韦伯(A.Weber)的研究为代表的传统区位理论体系。1920年,马歇尔出版其著作《经济学原理》,在书中提出区位理论中产业集聚三动力:第一,劳动力市场的共同分享(labor force pooling);第二,中间产品的投入与分享;第三,技术外溢(technology spillover)。这三个概念,或者称理论机制,有巨大的理论创新性,突破了经济学中关于劳动分工、要素配置才会产生经济效益的论断。因此到20世纪90年代,这三大动力机制的分析就成为区位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工业区以及产业集聚现象时的理论基础。韦伯在192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进一步对集聚经济现象的形成机理、集聚类型、动力机制及竞争优势等内容进行体系梳理和内容补充,古典区位理论有了较好发展基础和开端。之后包括俄林(B.Ohlin)、艾萨德(W.Isard)等人都对传统区位理论作出了一定贡献,特别是针对马歇尔、韦伯理论的不足之处进行的补充,论证了工业区位、原材料产地、消费市场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一步提升了区位理论的理论性和实践指导性。
传统区位理论重点以产业集聚作为分析的基础视角,理论结合实践现象,在理论架构上逻辑严谨、分析层次递进鲜明,但也存在明显不足之处:第一,在研究方法上偏重于基于现状的静态分析,缺乏发展视角的动态分析。第二,主要受新古典经济学的较大影响,采用完全竞争市场、收益递减、完全理性人等前提条件,与现实社会经济环境有很大出入,使该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存在许多问题。(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