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前面所述,区域发展的研究对象是区域发展的基本方式(区域发展类型)、基本理论(区域发展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区域分析、区域发展实施)。到目前为止,实践中我们常见的区域发展方式,有城市、乡村、特色小镇、城区、郊区、居住区、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休闲农业园区、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商业区、商业街、商务区、自贸区、保税区、旅游度假区、临空经济园区、国家新区、经济特区、欠发达地区、主体功能区、都市圈、城市群、经济带、“一带一路”等。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结合各地实际,创造了诸多的区域发展方式,上述都是我国近几十年来的比较典型且富有成效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而这些区域发展方式构建和推进时,涉及区位选择,区域范围划分,区域内和区际间自然、经济、社会要素组合,区内和区际的协同合作,区内与区际的协调与平衡,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区域重大骨干项目,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区域发展政策,等等,这些都属于区域发展研究的具体内容。需要说明的是,区域发展研究对象与区域科学研究对象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后者中的一部分,后者包括的范围更广。如有专家提出区域科学研究对象是区域能动机体或区域系统,其研究内容涉及区域或空间系统的治理、开发、管理。[20]
区域发展方式是人类社会特定空间内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物质资料生产的空间平台,也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集成平台,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在区域发展空间范围内,生产力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区域发展的社会形式,在区域发展中生产力因素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生产关系不仅相对稳定,还有促进或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因此,在区域发展中,不但要协调区内和区际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更需要协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协同组合。从某种角度说,区域发展理论就是区域发展各种具体方式的区内与区际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优化组合的规律和方法。因此,当区域发展中的生产力要素改变,如知识、信息技术、生态环境,区内和区际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也要相应调整。当区域发展中生产力整体格局改变时,如工农、城乡、地区差异扩大,工业、城镇集聚过度带来环境污染、房价过高、交通不畅、人口拥挤时,区域发展中的生产关系也要作些适应,如制定发挥核心区域辐射作用和支持不充分发展地区的区域发展政策等。(www.xing528.com)
自从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五大建设”和“七大战略”,在区域发展理论研究方面,科创中心的区域发展研究,生态文明的区域发展研究,乡村振兴的区域发展研究,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研究,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长江经济带,欠发达地区、边疆地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振兴等区域发展研究等都成为区域发展研究的热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