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的空间性
区域的空间性指地球表面上某一区域与另一区域之间的排列、方位、距离关系,这种空间关系可通过方位和距离确定区域的确切位置。区域与山脉、平原、江河、海洋的空间关系为空间的自然关系,与交通线、产业区、港口及其城市等的空间关系为空间的人文关系。区域的空间关系对区域的各个领域发展都有广泛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空间关系是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优越的空间关系有利于区域发展,不利的空间关系则相反。区域空间关系对区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区域的可度量性
任何一个区域都是地球表面的一个空间范围。这个空间范围可以用地理边界来确定或其他物体来标志;可以用面积等来度量,可以在地图上画出来,大的区域还可以用经纬线来表达。
(三)区域的行政空间不可重复性和功能空间有过渡性
按同一原则或同一指标划分的区域,一个行政管理区域与另一个行政管理区域的空间范围应该不重叠和无遗漏,但功能区域可以跨界、重叠。例如,商务区或商业区空间范围的四至边界划定后,在发展过程中,因其功能溢出,可覆盖临近区域或带来邻近区域的功能调整,但这一般是以经济社会为内容的区域,自然区域一般变化缓慢,在短时期内不同的自然区域是截然不同的。
(四)区域的系统性(www.xing528.com)
区域的系统性包括区域空间系统性、区域时间系统性和区域要素系统性。
区域空间系统性是指任何一个空间范围较大的区域,根据某类指标可以分解成若干空间范围较小的区域,除了最小范围区域外,每一个区域都是更大区域的局部,每一个区域都由若干个较小区域组成,从而形成区域空间系统性中的区域与区域之间关系和区域内部各客体(自然、经济、社会)之间关系。按一定要求通过区域大小空间的细分,区域之间和区域内的空间、时间、要素整合,区域将产生质的变化和新的特征。
区域时间系统性是指一个区域的过去、现在、未来需要进行有效衔接和整合。既要尊重区域过去发展的历史,不要切断其发展的脉络和机理;又要直面区域发展的现实和阶段,客观进行评价;还要面向国内外发展时势,把握区域发展走向。时间是区域中的重要因素和资源,区域中的时间、空间、要素紧密相连,区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衔接是区域整体效能提升的前提。实践中,区域时间的系统性突出体现在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建设目标上。
区域要素系统性是指人类社会任何区域都由自然、经济、社会三大内容及其要素组成。其中自然又由水、气、土、生物、阳光等要素组成;经济又由资金、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要素组成;社会又由人口、劳动力、人才等要素组成。区域中的这三大内容及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通过合理组合,区域内的自然、经济、社会及其相应要素才能获得最佳整体效能。区域的性质取决于区域内自然、经济、社会的性质,并且正是由于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及其要素的多样性,才形成了区域类型的多样性。区域内部要素按一定方式、秩序、比例组合是有机的、整体的,不是随意简单相加的。区域发展的难度就在于这些区域内要素的有机组合和区域之间要素的有机组合。
(五)区域的动态性
区域的动态性既可以来源于区域的空间性,也可以来源于区域的均质性。沙漠扩张、海岸升降、河水淹没、港口淤塞会引起空间的自然关系改变;交通技术和网络改变、行政区变更、经济社会项目布局都会引起空间的人文关系改变。例如,随着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活动,原来的农田区域改变为林地区域;随着产业空间转移,原来的工业区现在改变为居住区或商业区、商务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