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质量指一个组织通过建立采购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选择、评价和验证,确保采购的商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而采购质量管理指通过对供应商质量评估和认证,建立采购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实现对采购质量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从而保证企业的商品供应活动。采购质量管理的实质是通过企业一系列的管理工作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让用户满意和放心。
★导入案例
1984年以前,海尔的青岛电冰箱总厂主要生产单缸洗衣机,那时候是按照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外品分类的。原因就是那个时候我国的物品种类匮乏,市场需求空间大,只要产品还能用,就可以送出厂门,而且绝对卖得掉,就连等外品都能够销售得出去。实在卖不了的产品,就分配给一些员工自用,或者送货上门半价卖掉。1984年年底,张瑞敏到厂以后,大家开始学习日本质量管理知识,并成立了质量管理小组。质量管理的方法,员工往往容易学会;但是大家质量意识的提高却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因为,在员工的头脑里,固有的产品质量观念很难改变。
1985年4月,张瑞敏收到一封用户的投诉信,投诉海尔冰箱的质量问题。于是,他到工厂仓库里去,把400多台冰箱全部做了检查,发现有76台冰箱不合格。为此,张瑞敏找到检查部,问道:“你们看看这批冰箱怎么处理?”检查部的人答道:“既然已经这样,就内部处理了。因为以前出现这种情况都是这么办的,加之大多数员工家里都没有冰箱,即使有一些质量上的问题也不是不能用。”张瑞敏说:“如果这样的话,就是说还允许以后再生产这样的不合格冰箱。就这么办吧,你们检查部门办一个劣质工作、劣质产品展览会。”于是,他们就找了两个大展室,在展室里面摆放上那些劣质零部件和劣质的76台冰箱,通知全厂员工都来参观。员工们参观完以后,张瑞敏把生产这些冰箱的责任者和中层领导留下,就问他们:“你们看怎么办?”结果大多数人的意见还是比较一致,都说最后处理了算了。但是,张瑞敏却坚持说:“这些冰箱必须就地销毁。”他顺手拿了一把大锤,朝着一台冰箱砸了过去,把这台冰箱砸得粉碎,然后把大锤交给了责任者。转眼之间,76台冰箱全都被销毁了。当时,在场的人都流泪了。虽然一台冰箱当时才800多元,但是,员工每个月的工资才40多块,一台冰箱是他们两年的工资。张瑞敏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确立质量方面的一种理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以后我们的产品不能再是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外品的分类了。我们的产品就分合格品、非合格品。”
“市场只有合格品,非合格品就不能进入市场。要再进入市场,就追究生产者的责任。”张瑞敏还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以后谁再生产了这样的冰箱,责任由谁负。”(www.xing528.com)
由此,大家开始明白,海尔的前途与有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是息息相关的,一定要重视产品的质量。海尔冰箱总厂的老员工说:“忘不了那沉重的铁锤,高高举起又狠狠落下,76台质量不合格的冰箱顷刻间成了一堆废铁。它砸碎的是我们陈旧的质量意识,唤醒了我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有了质量,我们才有了现在的一切。”
在这个事件中,张瑞敏带头扣掉了自己当月的工资,以示警诫。这一事件作为海尔创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镜头,也成为海尔发展史上的经典案例。应该说,“砸冰箱”这件事,给海尔全体员工思想造成了强烈的震撼,员工的质量意识有了普遍的提高。他用一把有形的锤子,砸醒了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第一次在中国企业的员工中树立起“争创一流”的观念。的确,海尔的这一锤也告诫全体员工:谁生产了不合格的产品,谁就是不合格的员工。一旦树立了这种观念,员工们的生产责任心迅速增强,在每一个生产环节都不敢马虎了。“精细化,零缺陷”变成全体员工发自内心的意愿和行动,给企业奠定了扎实的质量管理基础。
1988年12月,海尔获得了中国电冰箱市场的第一枚国内金牌,把冰箱做到了全国第一。
(案例来源:爱问共享资料)
问题:通过案例分析产品质量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