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资源市场化助力扶贫路径探析

生态资源市场化助力扶贫路径探析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用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生态产业,最大效用化地产生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是贫困地区扶贫的又一路径。因此,利用贫困地区这些小、散、多的小资源优势,建立贫困地区小成本的小资源旅游扶贫是贫困人口脱贫的一大路径。中国已相继有部分地区采取整合小资源旅游开发的脱贫路径,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对当地贫困人口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生态资源市场化助力扶贫路径探析

利用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生态产业,最大效用化地产生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是贫困地区扶贫的又一路径。由于中国的贫困区域大多是农村,生态资源破坏程度相对较低。生态资源是贫困地区具有的相对优势,充分利用生态产品的使用价值,增强贫困地区生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贫困地区整体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发展路径和方向。

(一)中国贫困地区乡村小资源式的全域旅游扶贫路径

中国许多贫困地区拥有先天的自然环境历史、民族文化资源。然而受地理环境天然因素的影响,与我们通常理解的传统资源不同,这些资源并不是所谓的“名胜古迹”“名山胜水”,而是规模不大、分布不集中、知名度较低的一些“小资源”。加上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这些资源开发不够完善,辐射范围也较有限。然而,也正是因为“小资源”这种特性,形成了其特有的自然优势,主要表现为数量多、分布广,在贫困地区之间具有较多类似的资源点。同时,由于外力、人力的干扰较少,资源本身的物理化学属性也受到较好的保护,保持了资源的原始性。因此,根据目前中国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所具有的天然生态资源特性,对乡村“小资源”内涵进行研究和诠释,是很必要的。有学者对“小资源”予以定义,是指“在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念标准下,在乡村范围内,无法或不能明显吸引文化艺术者、资本拥有者、社会管理者、乡村旅游者等群体或关注,或保护,或开发,或消费的众多资源的总称”。以乡村生态资源为依据,乡村小资源可分为几大类型:第一,自然景观小资源,主要包括山地、丘陵、河流、树木花草、动物、气候等依靠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特点的景观。第二,人文景观小资源,主要指依靠当地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习惯和特性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景观,比如寺庙、文化节、民族建筑等人文景观。第三,社会类景观小资源,这类主要是指依靠人为的一些行为习惯和创新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社会氛围。结合中国目前贫困地区所拥有的资源特性,对乡村小资源的特征进行总结:第一,乡村小资源所具有的规模不够大,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和带动幅度相对较小。第二,开发程度低,利用价值远小于其本身价值,但同时发展潜力大。第三,数量多,分布广,密度相对较大。因此,利用贫困地区这些小、散、多的小资源优势,建立贫困地区小成本的小资源旅游扶贫是贫困人口脱贫的一大路径。

从目前来看,乡村小资源一直未被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所开发利用,其经济价值远未体现,然而对于贫困地区而言,资源优势原本较弱,小资源的利用更加重要。同时,贫困地区小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具可行性。首先,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小资源旅游扶贫相对传统旅游开发而言成本较低,对贫困地区政府及当地民众来说经济压力较小,项目实施负担较轻,周期短,见效快,对贫困人口扶贫效率高。其次,小资源在贫困地区分布较广,密度较大,利用小资源进行旅游扶贫开发,在贫困地区普及率较高,适用于大多数贫困地区扶贫脱贫。最后,乡村小资源整合有利于打造全域式扶贫模式,推动不同贫困地区之间的联动和合作,促进区域整体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融合发展。

第一,整合资源,打造全域性小资源旅游区。乡村小资源规模小,分布多,在贫困地区分布较广,因此必须打破界限,以整体区域为发展对象,对不同区域的小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全域性的旅游扶贫模式。全域旅游产业可促进特色经济增长:一是以全域旅游视野打造旅游产业,二是以旅游产业为依托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以全域旅游开发推进脱贫攻坚的新进展。着力打造生态资源扶贫项目,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如此一来,从旅游开发视角来看,全域式的旅游模式无论是规划布局还是开发实施,都具有统一性。从脱贫攻坚视角来看,全域式的旅游模式可以通过集结较多的贫困地区小资源的形式,给更多的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与以村或乡为单位的扶贫相比,此种路径更具有带动效应。

第二,创新升级,打造品牌式旅游。贫困地区的小资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因此开发程度较低,保持了较原始的风貌。但正因为如此,在目前新的市场需求背景下,这些小资源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尤其对于一些本身具有明显特色和代表性的自然或人文资源,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对外宣传,完全具有成为带动效应较强的旅游景观的潜质。首先,进一步创新升级,挖掘贫困地区中具有特性的小资源,打造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式旅游产品。比如贵州省毕节市的“百里杜鹃风景区,借助其天然的大规模杜鹃园,通过政府的开发和打造,目前在贵州省已具有较大的旅游价值。在杜鹃花期,每天的客流量达到上万人,带动周边大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同时,品牌旅游产品的打造还有助于带动周边区域小资源旅游产品的集聚发展,进而发挥更大的扶贫辐射效应。其次,将自然景观与人文风俗结合,打造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旅游景观。不难理解,越是偏远的地区,其人文风俗、历史文化痕迹越是保留完整。在世界进入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文景观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因此自然风光与当地文化结合,提升旅游产品的人文风情,也就产生了吸引力。

第三,瞄准定位,打造以临近区域消费者为对象的专属旅游产品。贫困地区由于大多位置较为偏远,交通不便,考虑到旅游成本以及小资源本身的影响力,这些地区的小资源旅游对于较远地区的游客短期内达不到较大的吸引力。贫困地区须精准定位,从市场需要找准具体消费区域,以临近区域的人群为重点,打造有针对性的专属旅游产品。比如根据临近区域或省内人群的生活习性、文化特征及偏好等需求,有选择性地打造省内小资源旅游产品。从开发成本来说,以吸引当地或省内消费人群为短期目标,进行分期开发,可以为贫困地区政府节约旅游成本,缓解当地财政压力。精准定位,科学布局,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取消费对象和消费地区,更有效地提升旅游产品经济效益。

中国已相继有部分地区采取整合小资源旅游开发的脱贫路径,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对当地贫困人口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比如,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凭借其较多的小资源优势着力打造贵州省全域旅游景区,以“夜郎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心,连接“韭菜坪”“百里杜鹃”等周边自然景观以及“樱桃文化节”“彝族火把节”“阿西里西音乐节”“夜郎美食休闲盛宴”等人文景观,逐渐打造成贵州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截至2016年12月初,该区累计接待游客488.12万人次,同比增幅为66%;获取旅游收入39.71亿元,同比增幅为57.45%;累计旅游收入42.89亿元。(www.xing528.com)

(二)文化与自然资源相结合的多元旅游扶贫

随着社会多样性发展,人们旅游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旅游形式也逐渐趋于多元化。基于此背景,贫困地区借助于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多元化旅游扶贫路径,在产生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对贫困地区文化产业进行再度挖掘和开发,提升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的潜在能力。多元旅游的内容大体有以下几方面:①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是指当地经过长时间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自然风光、景象,主要因素包括地貌、水体、生物、气候等方面。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生态良好型贫困地区,具有较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和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②民族文化资源。主要指一个地区伴随着不同民族长时间的生产生活所遗留下来的能够体现其特点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资源其实更多情况下是一种非物质文化积淀,比如一些习俗、节日或者活动。同时也有一部分具体的物质遗留,比如宗庙、民居建筑、生活用品等等,能体现当地的民族文化价值。贫困地区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少数民族地区,2015年民族八省区农村贫困人口为1813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重为32.5%,在这些地区具有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③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指当地历史上发生的对人类生活方式或精神层面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和文化积淀。主要包括古人类遗址、古代都城遗址、古战场遗址、名人遗址等资源。贫困地区可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托自身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把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提升其市场价值。④红色革命资源。红色革命资源属于历史文化资源中较为特殊的一种资源,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独立解放和繁荣富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的总和。以“中国革命”为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资源。随着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红色旅游在中国的市场竞争力也逐渐增强。一个突出的例子:井冈山市作为革命老区在红色旅游方面开发较好,取得突出效果,并带动周边一大部分贫困人口脱贫。据统计,截至2016年上半年,井冈山市共整合各类扶贫资金2亿元以上用于扶贫开发,实现全市贫困人口下降幅度达到46.75%,贫困户人均增收1500元,全市贫困发生率由13.5%下降至7.8%。

然而,贫困地区多元旅游扶贫开发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为文化资源开发力度欠缺,未能形成足够的影响和带动效应。要想克服这些困难,进一步发展多元旅游,就必须尊重当地传统文化习俗,加大对贫困地区传统建筑、工业等生产生活等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促进当地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播,建立合作沟通和共享协作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伙伴关系。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多元旅游经济效益及对贫困人口扶贫带动作用,具体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加大贫困地区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对于资源整合的沟通和交流,努力挖掘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共性与交集,开拓出适宜于当地自身发展的多元旅游机制。第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增加多元旅游资金投入。由于贫困地区自身财政薄弱,需通过招商引资等渠道加强社会参与。同时,政府应对贫困地区文化旅游提供政策倾斜支持,进一步鼓励社会资源流入。第三,加大政府及社会宣传力度,尤其是对于贫困地区文化背景的宣传,利用新兴媒体进行当地文化资源的传播,提升多元旅游的市场影响力。第四,加大贫困地区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在多元资源旅游开发的同时,更要注重资源的进一步保护,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资源进行保守型开发,对于部分生态保护区,需实施一定的限制,如控制每天客流量等措施;严格监控旅游企业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并建立完善的考核和奖惩制度,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第五,加强对贫困地区人口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政府需通过培训,帮助贫困人口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升贫困人口对当地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

(三)自然资源与农业相结合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扶贫

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扶贫一直发挥着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生力军”的作用,对贫困地区经济带动作用显著,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传播性。休闲观光农业是指休闲观光旅游与农业有机结合的新型旅游模式,也就是将农业生产与休闲娱乐结合起来的互动式体验旅游,比如通过自主种植、自主采摘、自主经营的旅游模式吸引周边游客进行体验式互动旅游,该方式对贫困地区与周边城市居民具有双赢的经济和文化价值。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经济价值。休闲观光农业的基础仍是农业,而利用休闲观光旅游的方式本质上是拓宽了农业的销售市场和渠道。在农业传统销售的基础上,通过农园采摘、乡村体验等休闲旅游,使农产品的价值得到附加提升,以一种旅游产品的形式拓宽农业产业价值链,从而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同时,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旅游产业本身具有一定的产业带动作用,能够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二,生态价值。休闲观光农业是结合目前居民对于田园生活方式的需求,对农业资源进行整合升级的新型产业。休闲观光农业依托生态环境为资本,以新时期的田园风光和生活体验吸引游客观光、休闲、度假,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功效。

休闲观光农业与传统旅游模式相比,其优势是更普遍适合于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由于位置、交通等因素滞后,许多贫困地区并没有较好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旅游机制也因经济因素的制约而不够完善,因此依靠传统农业扶贫并不适合于大多数贫困地区。而休闲观光农业则是依靠农村自然的田园风光和农业生产劳动场景,利用体验式、参与式的方式形成特殊的田园生活旅游模式。这种模式不依靠具体的自然景观,而是借助农村本身具有的农家风光进行开发利用,因此,更具有普遍适用性,对贫困地区的拉动效应也更加明显。主要体现在几方面:第一,收入带动。休闲观光农业对于收入具有直接拉动作用,主要有两方面收入来源:①农业收入;②旅游产业带来的收入。延伸农业产业链,积极引导和扶持贫困农户发展“农家乐”,形成“农家乐”和特色种植的优势互补,提高综合效益,吸引更多的周围游客到农村旅游、休闲、度假,实现农业经济和第三产业服务共赢。第二,信息对称带动。休闲观光农业使贫困地区人口与游客都参与进来,充分带动贫困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和互动,尤其在信息方面贫困地区居民可以通过与游客的交流获得更多的信息,减少贫困地区与外界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同时,休闲观光农业依靠现代农业技术,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开拓旅游市场,如采取全程监测的方式进行游客养殖业体验等,促进贫困地区与外界市场的衔接,使其对整体市场的敏锐度逐渐提高,从而提升贫困地区的内生实力。第三,生态理念带动。理念的形成需要实践及其结果的导向,生态理念的形成也需要依靠实践及其经济效益,尤其对于贫困地区,简单的生态观念灌输,效果并不明显。然而,休闲观光农业的实施加大了贫困人口对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责任,使贫困人口认识到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是休闲观光产业的必要投资。同时,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促使贫困人口对于当地生态环境产生自发性保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