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业化是指通过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生态扶贫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建立生态产业化的扶贫路径,实现生态资源与扶贫的双赢战略。
农业是与生态资源联系最为密切的产业。农业的发展内容、发展规模以及发展对象都直接与当地生态资源环境挂钩,特定的农产品对于其所在区域的生态资源及其空间分布有特定的要求,同时农产品的发展规模也直接以当地区域自然环境为前提。因此农业发展与生态资源环境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和交集,农业发展与生态资源环境的保护也促进生态农业的实现。对于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是贫困人口赖以生存的主要产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古以来指的就是依靠自然环境从事农业生产、维持生活的状态,要使贫困人口脱贫,首先就离不开农业生产,而要发展农业生产,更离不开对生态资源环境的考量。因此,“生态资源—农业—贫困人口”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关系,生态农业扶贫结合生态资源环境与农业扶贫,无论从生态资源环境保护还是扶贫脱贫方面,都具有较高可行性。
(一)依靠不同地区生态资源环境禀赋发展相应农产品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农产品同所在区域的温度、土地质量、空气、光照、海拔等自然条件关系密切。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不仅会对农产品品种有具体要求,同时也会对同一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影响。农产品要达到高产值高质量,最基本的条件就是选取适合生长种植的地区环境。首先,生态扶贫根据不同地区的天然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选取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产品。如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海拔较高,最高达到1200多米,适合于种植的农产品种类较少。因此,当地通过对海拔及气温、土质等因素的考量分析,选取种植较适合于高海拔地区生长的核桃树。近些年,核桃树种植产业成为赫章县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正是由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与其他地区相比,较适合于核桃树生长,因而当地核桃品质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强,单位价格也比其他地区更高,具有逐渐形成赫章核桃品牌的发展潜力。
其次,在同一地区内,由于不同农产品生长特性,可以针对不同农作物的种植,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在林业种植的间隙种植适合的林下作物或家禽养殖,相互配合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等林下经济,在有效利用耕地的同时,对生态资源环境进行包容式发展,有效促进生态增长。林下经济具有周期短、见效快、投入少等特性,对增加林业附加值、拓宽农户生产路径、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生态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耕地面积有限的贫困地区,可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贫困人口单位耕地面积平均收入,达到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同时,林下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贫困地区林业发展,实现林业与农业的有效融合,避免过度开垦耕地而减少林地面积的“顾此失彼”现象,真正达到生态扶贫效果。林下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可以充分调动贫困人口对于种植的主导性和积极性,通过对不同质量耕地、不同林业类型、不同种植周期进行规划、调节从而达成合理的种植结构,提升贫困人口内部脱贫能力,提升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增强内部扶贫“造血”能力。近年来,我国先后有不少贫困地区采取林下经济扶贫路径,并相继取得较明显的扶贫成效。
(二)调整农产品发展结构,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优势
农产品的最终销售平台是在市场,市场需求是决定农产品生产结构的“风向标”。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产品也面临着“去库存”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农业生产与市场衔接得不准确,导致农产品生产结构出现不合理状况。随着中国农业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出现结构性变化,温饱型农产品趋于供需平衡,而中高端农产品消费市场潜力较大。因此,贫困地区需要从此入手,调整农产品发展结构,创建高竞争水平的农业发展扶贫之路。
第一,开拓适应于市场消费结构的农业扶贫路径。根据目前中国市场对于农产品消费需求,温饱型农产品在市场上的供给逐渐大于需求,竞争优势不断减小,中高端农产品的需求逐渐提升,贫困地区在自身生态资源条件允许范围内,调整农产品结构,减小温饱型农产品比例,发展中高端农产品生产,通过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贫困地区农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第二,以生态条件为依托,推进农业区域结构调整扶贫路径。中国贫困地区范围较广,生态资源条件各异,因此不同区域的贫困地区应根据其生态资源条件和农业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采取具有自身区域特色的农业结构。如对于生态资源条件较好、农业生产环境较为优异、周围区域经济带动作用较大的贫困地区,可以发展优质农产品品牌,利用天然优势和区域优势,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对于生态资源环境较差的生态脆弱贫困地区,着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充分考虑当地资源承载能力的限制,选择环境良好型的农业。同时,为了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生态脆弱性,结合生态保护发展生态农业,从而达到高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和高社会效益的综合发展,提升贫困地区整体发展能力。近年来,有许多贫困地区结合自身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选择更适应于本地区、同时又具有较高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比如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基于耕地少、土地质量低的自然条件,由原来传统的农作物种植转为中药材、烤烟、畜牧、皱椒、精品果五大主导产业,全力推进山地高效农业和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三)提升企业带动,拓宽农业价值链(www.xing528.com)
贫困地区的生态企业拉动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又一个重要路径。企业通过对贫困人口采取生态项目倾斜支持、减缓贫困人口就业压力等方式对贫困人口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带动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优先务工,促进贫困户脱贫。这是企业对于贫困人口的最直接带动渠道。大多数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低,没有能力和资金进行自主创业,或者有一部分贫困人口因为子女、老人及自身原因无法外出务工,因此,企业针对这部分人采取直接务工的方式进行扶持。首先,在投入方面无须贫困人口负担资金,并通过打工支付其一定的经济报酬,减轻贫困人口及家庭的经济压力。其次,企业可以就近为贫困人口安排就业,解决了外出打工所带来的家庭问题及家庭成本问题,也缓解了贫困村因为外出劳动力过多而造成的乡村空心化现象。最后,企业通过对贫困人口进行理论上的培训和技术上的指导等综合培训扶持,提升贫困人口的发展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使贫困人口在提升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逐渐形成脱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今后贫困人口自主发展产业提供内在基础。
第二,入股分红,对贫困户创业进行资助。除了直接务工以外,企业还会对贫困人口提供一定的投资机会,贫困人口可以用一部分扶贫资金入股,由农民变为股民,按股分红,享受到企业带来的红利,通过入股分红使贫困人口不仅获得务工收入,同时通过入股也能得到经济收益,获得双重收入。
第三,与贫困村专业合作社及大户一起开发项目,直接和间接带动贫困户。由于贫困人口分散、贫困类型多样化,所以企业对贫困人口“一对一”式的扶贫毕竟规模小,拉动能力有限。因此,对于部分贫困人口比例高的贫困村,企业可以通过直接与当地大户以及专业合作社进行项目合作的方式带动贫困人口脱贫。企业对大户或者专业合作社提供产业贷款资金、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全方位的扶持,保障了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益。在整个扶持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使经济效益尽可能地精准到贫困人口身上,企业和政府对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都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规定贫困人口的参与比例、给大户或者专业合作社一定的扶贫脱贫任务,从而激励对贫困人口的倾斜扶持。
近年来,有不少企业对贫困地区提供较多扶持,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恒大集团对于贵州省大方县的扶贫拉动可谓典型。2015年12月,恒大集团对大方县投入扶贫资金30亿元,三年实现全县建档立卡数据库中的175个贫困村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其中,在生态产业扶贫方面,投资12亿元扶持1000个互助合作社,建设1000处特色农牧业生产基地。设立3亿元恒大贫困家庭创业基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直接奖励,帮助3万人脱贫致富,已扶持贫困家庭创业户942户。在生态扶贫方面,恒大集团通过建立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相应的具有产业支撑的新安置区域,对生活在较为偏僻、基础设施落后以及生态环境较差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搬迁扶持。在社会保障方面,恒大集团出资3亿元兴建一所慈善医院、一处养老院和一处儿童福利院,完成14期计5800人的技能培训,吸纳就业6914人,直接带动近2万人脱贫。恒大通过吸纳周边贫困户,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将贫困农民培训成为产业工人,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培训统一指导、统一销售,按成本价提供种子给群众种植,公司负责订单回购产品,针对无力就业家庭和特别困难的家庭精准扶贫,开展长期结对帮扶。
(四)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形成持续高效的产业化扶贫路径
可再生资源是生态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可以重新利用的资源或者在短时期内再生或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是发展可持续性的包容式生态扶贫的重要条件。生态扶贫通过发展可再生资源,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循环特征和经济优势,形成可再生能源的聚集与加工,发展可循环的生态产业,使生态环境质量与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同时得到提升,从而达到扶贫目标。根据可再生资源的内容和特征,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扶贫路径:
第一,低碳扶贫。低碳扶贫是指通过在贫困地区推广低碳理念和消费方式,构建起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机制,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扶贫路径。低碳发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低碳扶贫,是指依靠对碳排放的控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从而降低人类因为气候变化受到的消极影响,营造全球长期良好的生活环境。广义的低碳发展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同发展,构建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创新低碳生态消费方式,实现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有效控制,推动经济产出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逐步脱钩,最终走出一条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新型发展道路。低碳扶贫主要依托广义的低碳发展内容、模式及特征,对贫困人口倾斜,因地制宜发展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等,进而建立贫困人口的低碳观念和低碳消费方式,最终达到低消耗的良性生态环境以及高效率的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共赢”目标。
第二,光伏扶贫。光伏扶贫是中国近几年依靠可再生能源进行扶贫的新型路径。光伏扶贫主要指通过在贫困人口生活住处周围建立太阳能电池板带来经济收益而促进扶贫的方式。其本质就是农民可以依靠设备产生自给电能,同时利用多余电量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通过分布式太阳能发电,每户人家都将成为微型太阳能电站。光伏扶贫主要可分为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和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三种模式。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一般不超过3千瓦,主要形式是在贫困户屋顶及院落安装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装置所有权以及产生收益均属于贫困人口。对不具备屋顶及院落安装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条件的,可以由多个贫困户联合建设在荒山荒坡等处,产权和收益均归贫困户所有。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是指在政府支持下通过建设以村为单位的光伏电站,对获得的收益通过村集体针对性地实施帮扶计划。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是在地广人稀、土地面积较广的地区采取的模式,通过市场化方式运营获取收益,从而达到帮助贫困户脱贫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