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民合作流动治理研究综述

农民合作流动治理研究综述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在武陵山区农民合作组织当中,农村种养大户、技术能人等在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二)农民流动与扶贫研究1.农民流动的特点从笔者调查情况来看,武陵山区外出务工主要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体。武陵山区的农民所流向区域以省外、沿海为主。从目前农民工返乡情况来看,武陵山区的农民流动具有临时性特点,呈现“年轻在城市,养老回农村”的状况。

农民合作流动治理研究综述

(一)农民流动与扶贫研究

1.农民合作的特点

从农民合作组织的主体角度来看,农民合作的主体与当地的农民流动情况相关。在农民流动规模较大的地区,妇女、老人成为农民合作的主要主体;在人口流动性弱的地区,农民合作主体的性别、年龄差异不明显。另外,在武陵山区农民合作组织当中,农村种养大户、技术能人等在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合作形式情况来看,武陵山区以专业合作社为最主要的合作形式,占全区的70%以上,种植与畜牧业为最主要合作领域

2.农民合作的问题与潜力

农民合作呈现代表性不强、管理不善、效益不高等困境。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以及村干部占有主导作用,普通参合农民难以通过合作取得较大的收益。在管理上,农民合作组织除了受到农业部门、民政部门、科技部门等的管理约束之外,还会受到基层的一些相关行政部门的管理,造成多头管理、行政化管理的局面。从组织效益来看,由于交通不便、地域阻隔、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不高等因素影响,难以进行区域性的联系与合作,难以产生规模效应,难以生产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在国内、国际的市场竞争中也难以形成自己的优势地位,导致其经济效益普遍不高。

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农民合作还是对武陵地区扶贫开发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够将分散的个体小农组织起来,促进了农民之间的协作;农民合作组织通过在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协作互助,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

3.提高农民合作的三点对策

(1)通过科学选择项目、建立信息交流机制来加强组织培育

一是在合作项目的选择上,应引导组织选择适合本地发展并能够切实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二是在合作主体的选择上,按分类指导的原则,可以根据不同产业类别选择召集不同的农民群体组织成社;三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农户之间、合作社之间、合作社与企业的联系与交流。

(2)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立政府扶持机制来优化合作环境

首先,国家要大力扶持,通过加大建设投资促进山区公路交通网络设施建设;其次,地方政府要做好工业建设用地的规划与平整,为产业化经营的纵深发展,即为产销一体化的合作组织发展提供基础条件;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使企业得到建设用地,农民得到稳定工作,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再次,政府应建立起扶持机制,如为合作组织提供启动和运转资金,为合作组织参加保险提供补贴,引导企业与合作社共担风险等。

(3)通过打造产品品牌、创新组织发展模式来实现长效发展

一是建立收益共享机制。把从合作经营所得的利润根据每个农民对合作组织的贡献率以一定的比例返还给所有参加合作经营的农户;二是通过挂靠政府、依靠知名企业、参加大型展销会等途径提升产品与组织的知名度,创建产品品牌;三是通过建立“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股份制林场”等合作发展模式来鼓励公司尤其是一些龙头企业参与农民组织的合作经营,带动农民增收。

(二)农民流动与扶贫研究

1.农民流动的特点

从笔者调查情况来看,武陵山区外出务工主要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体。流动农民工接受教育程度较低,大部分只接受过初中教育,甚至初中尚未毕业就被迫外出务工。武陵山区的农民所流向区域以省外、沿海为主。就外出务工目的而言,主要是增加家庭收入、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在流动过程中,主要以血缘、地缘和人缘为纽带,以“老乡带老乡,一带一大片”的传统方式进行组团流动。从目前农民工返乡情况来看,武陵山区的农民流动具有临时性特点,呈现“年轻在城市,养老回农村”的状况。一般而言,40岁以上的农民工因身体及就业条件限制,在城市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不得不逐渐回流返乡务农。

2.农民流动的问题与影响

农民素质不高、政府缺位、制度不配套是制约农民流动的主要问题。农民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文化素质低和专业技能缺乏两个方面。武陵山区接近九成的劳动力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甚至还有部分是文盲,大部分农民流向外地务工前并未接受职业培训,即使参加过培训,也存在不能适应工作技能要求的问题;政府管理服务滞后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未形成一个有效的中介机制,使绝大部分农民流动仍处于无序之中,增加了农民的流动成本;另外,由于户籍制度、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社会保险等制度不完善,使得进城农民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仍在就业、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

农民流动对当地社会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具体如下:一是留守在农村的主要是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其生活难以得到有效照顾;二是农业劳动力外流,承包田地出现被抛荒现象,农业生产受到影响;三是相对素质较高的农民外流,使得农村出现人力资源“贫瘠化”现象,造成基层组织根基不牢、村庄建设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

3.促进农民工流动的三大对策

(1)强化信息管理、加强素质培训,履行好政府职责(www.xing528.com)

一是建立农民信息数据库,通过摸清流动人口底数,强化网络信息管理等方式,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发挥政府中介服务作用。二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三是通过构建“培训技能—外出就业—增收脱困”、“培训技术—就地创业—增收脱困”等培训扶贫模式,扩大实施“雨露计划”等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技能素质。

(2)发展订单劳务、完善保障体系,促进农民顺利流动

可以通过建立培训学校与企业合作方式,共建校企合作活动培训基地;可以与企业签定长期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就业安置基地,形成订单式劳务模式,促进农民对口就业;加强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进行妥善照顾,使农民“安心”流动;加快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使农民工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破解“贡献在城市,保障靠农村,年轻在城市,养老回农村”的困局。

(3)发展非农产业、加速城镇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就近就业

一是充分利用武陵山区的生态资源、民俗风情来发展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促进酒店、导游、交通运输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实现农民的就业转移。二是推动发展城镇经济,实现农民临近就业。通过逐步改善城镇投资环境,号召本地经济强人投资家乡建设,引导返乡农民工返乡创业来加快城镇经济的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促进劳动力的就近就业。

(三)村庄治理与扶贫研究

1.村庄治理的特点

一是政府主导村庄治理,村民参与有限。政府通过整村推进、产业培育等扶贫方式来促进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水平的提高;通过开展定点帮扶、对口支援工程等科学引导企业赞助、社会捐赠、国际社会资助贫困村庄的脱贫减贫。二是通过衔接两项制度来优化村庄服务水平,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开发式的扶贫政策制度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做到“应扶尽扶”和“应保尽保”。三是以提高农民素质来改善村庄内生发展能力,即通过制定实施雨露计划等,加强劳动力培训,提升劳动力的职业技术素质。

2.村庄治理的问题与潜力

在村庄治理过程中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村庄治理,在政绩工程的驱使下,不顾村庄的治理基础,忽视村民的切实需求而盲目开发。二是村民组织培育不够,形成村委会的一元治理格局。农民之间缺乏互助合作,导致单个弱小的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处于不利地位。三是村民政治参与不足,村庄的民心民智难以汇聚。由于村民自身素质不高、农民流动以及村委会不够重视、不放权等原因,村庄民主徒有形式而缺实质。

在长期的扶贫开发中,武陵山区的许多村庄在基础设施、民生事业、民族文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该地区村庄的有效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村庄内水、电、路和农田水利建设有了较大改善,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等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工业发展迅速,贫困人口数量明显下降。武陵山区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文化保护、生态保护的也取得了重要的成绩。

3.完善村庄治理的四点建议

(1)明确村庄治理基础,因地制宜科学治理

第一,建立贫穷村庄的分类机制,根据交通情况、资源占有情况、劳动力素质、可行的产业等变量将村庄分类,将村庄分为生存型村庄、致富型村庄、搬迁型村庄等类型,明确“哪些该开发、哪些要保护”。第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对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村庄予以财政鼓励与补偿,对在村庄开发中损害了生态环境的村庄收取生态损害费。第三,建立统筹保障体系,村干部工资由“基本补贴+功能补贴”构成,根据不同村的定位、功能划分来划分考核村干部的履职情况,如定位为保护型的村庄,则以生态发展和保护的成绩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重要成绩,并根据生态保护成果给予奖励。

(2)协调多元治理主体,构建复合治理结构

一是保障村民主体地位。通过加强山区基础教育投入,组织“送法下乡”“政策宣传下乡”“技术指导下乡”等活动,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与政策了解程度。通过组织政府干部下乡,增强领导干部对农村农民的了解。二是培育村民合作组织。通过政府给政策、给资金,在乡镇一级成立合作组织专项培育基金,乡镇政府的担保贷款等方式维护组织正常运转。三是通过建立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与村民票决村干部工资机制等来完善村委会管理。四是通过把政府机构设置从过去“向上相对应”转为“向下相适应”,组建村庄内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等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3)整合村庄治理资源,提高村庄治理能力

一是整合村庄内自然和人文资源。如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利用村庄内的本土资源、非正式制度等促进村庄治理。二是整合村庄人力资源。对于村庄中的一些老党员、老干部退伍军人、退休教师等,可以借助他们的威望维护社会风气、调解村民纠纷等。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城乡定点扶贫机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与村庄结对扶贫机制,建立企业与村庄结对扶贫机制等促进村庄的治理开发。四是通过发挥扶贫办的主导作用,在县级实现资源整合来整合政府资源。

(4)构建村民参与机制,改善村庄治理方式

一是利用宣传单、广播、标语等加强基层民主的宣传教育,通过提高留守在村庄里的老人、妇女的村庄政治参与能力等方式促进村民参与。二是赋权于民,做到民主决策。对于村内的经济发展项目的引进、村庄的重要决策必须以农户签字方式进行公决。三是通过成立村务公开观察员制度,利用手机短信、宣传单、村务上网等方式促进村务公开,落实民主监督。四是构建村民参与保障救济机制。如实行村民代表四年制任期制,村民代表会议固定制,乡镇政府救济制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