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陵山区扶贫开发具备的条件和优势
(1)自然资源。武陵山区地处渝黔湘鄂四省市交界处的武陵山区,地域相邻、山水相连,自然条件相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第一,武陵山区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晋人陶渊明描述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世外桃源就隐逸于这层层巍峨、曲折陡峭的山区里。武陵山区的张家界、凤凰古城等若干个旅游点都拥有神奇的自然风光,已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但依然有众多武陵山区美景、独特文化藏在深闺人未识,外来游客甚少涉足其间。第二,武陵山区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由于武陵山区地形复杂,气候特殊,因而生物种类繁多,堪称生物宝库,是亚热带、温带生物栖息繁殖的胜地。在武陵山区可以种植的经济作物多达30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达2000余种,常年收购的名贵与大宗常用品种达300余种,有文明海内外的油桐、油茶、生漆、五倍子、水杉、黄连、杜仲等林特产品资源,也有久负盛名的黄伯、党参、灵芝、当归、天麻等名贵中草药资源,还有富有开发前景、得天独厚的青嵩、姜黄、银杏等天然药源植物资源,发展生物医药和化工潜力巨大。第三,武陵山区拥有独特的气候资源。武陵山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独特的气候资源为发展禽畜养殖、反季节蔬菜栽培、山区有机云雾茶生产,烟草、薯、芋、野菜等高山作物培育以及地道中药材的驯化栽培,创造了适宜的气候条件。
(2)生态资源。生态完好是武陵山区在经济发展中与其他贫困地区的主要区别。武陵山区由于山区面积广大,山势高低不等,以山地为主的各种自然地理风貌保存完整。特别在某些山区州县和村落中,还存在着大量原始的自然风貌和社会人文风貌,这些都使得武陵山区成为我国东西连接区域不可多得的生态宝库。首先,武陵山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最好资源。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武陵山区发展可持续生计的基础和优势。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系统的价值符合生态学的理论,也满足现实农业生产的需要。武陵山区合理开发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价值,也就存在由“生态致贫变为生态扶贫”的机遇,即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扶贫方式。虽然武陵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但其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较小,形成了该地区的“后发优势”,同时山地生态系统多样性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可利用的价值。其次,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武陵山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基础。武陵山区应结合自身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如观光种植业、观光牧业、观光副业等。同时也应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着力建设生态农业,将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种植相结合、种植业与林牧渔业相结合,而且还可与农村二三产业相结合,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经济高效、可持续的增长。再次,可通过生态补偿机制使武陵山区的生态环境发挥效益。武陵山区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以建立并完善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良好的贫困地区给予扶持,助其脱贫致富。
(3)民族文化。武陵山区是我国唯一的土家族聚居区,土家族则是中国唯一的人口逾百万而又不跨越国境的少数民族。无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土家族在山地农业类型各民族中具有自己鲜明特色和不可替代性。物质文化中,贯穿生产、生活起居的竹文化;以吊脚楼为代表的建筑;以西兰卡普为代表的纺织织品;健身与娱乐兼备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用品,如高脚马、抵杠等。制度文化中的土司文化、婚姻人生文化、丧葬禁忌文化等。精神文化中的长阳南曲、巴山舞等,以及“讲良心”“以孝为上”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组成部分。武陵山区苗族在服饰、语言、节庆等方面也具有自身特色。这些民族的特色就是武陵山区民族文化的灵魂所在。第一,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极具经济潜力。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开发旅游资源是特色旅游长久不衰的动力。这同时也能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因为优秀的民族文化也是增强谋生能力的要素。武陵山区未来的扶贫开发必须把握民族文化的基本要素。第二,多元文化对于和谐社会的价值。武陵山区从古至今都是多元文化相互采借和各种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典型地带,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汉族等生息繁衍的地域,各族人民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自己辉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各世居民族的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呈现出多元文化互动的特征。从这一点上看,武陵山区具有深厚的和谐社会建设意义。如果该地区进入良性发展之路,除了充分体现当地多民族百姓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意义,还能够成为中国社会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典范区域。第三,民族文化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因其特殊地理位置,武陵山区成为历史上东、西、南、北各族人民迁徙的中转站或聚焦点,这种聚集和融合不仅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一种范式,也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起了切实推动作用。
(4)政策环境。武陵山区经过几十年的扶贫开发,贫困状况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虽然仍面临着发展的各种困难,但同时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政策环境。第一,武陵山区的扶贫开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进行综合治理”。2010年7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要把武陵山区等集中连片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十二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启动武陵山扶贫攻坚工程,发改委多次表示支持在武陵山区试点。第二,武陵山区可能作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扶贫开发典型先行先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启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工程”。3月2日,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也提出“要抓紧编制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规划,选择一些问题比较突出、各方关注度高、条件又比较成熟的片区,先行开展试点”。第三,新十年扶贫开发“两不愁、三保障”丰富了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的内容,有利于促进武陵山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
2.武陵山区扶贫开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地理环境险恶。第一,武陵山区地理位置偏远。武陵山区属于云贵高原边缘地带,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山石林立,山脉多褶皱和断裂,地理位置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地理位置偏远使得当地交通、通讯等建设成本高,严重制约了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和与外界的信息交流,进而导致信息闭塞和教育不足,居民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小农意识严重。第二,山地地理环境制约经济发展。武陵山区经济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尤其是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农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使得农业结构单一,效益低下,导致居民收入低且来源失衡,表现为年轻人外出打工收入较多,内生性经济收入缺乏,而与此相伴的劳动力流失、耕地荒废,以及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等异质人口能力缺失成为当地突出的问题。
(2)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既是武陵山区未来扶贫开发的优势资源,同时也具有不可回避的问题。第一,武陵山区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和贫困长期存在的局面。武陵山区山地生态系统长期承担着多样性资源输出与环境屏障的作用,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当地剧烈的人类活动相叠加造成的自然与社会共生风险,使得山地生态系统具有高度脆弱性。第二,武陵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导致灾害频发。贫困人群为了摆脱贫穷的困境,对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过度和不当,导致植被破坏,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更加严重;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加剧了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下降,造成土地资源更加稀缺;同时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密集的人类活动,导致自然灾害频发,使得原本脆弱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第三,武陵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制约人们的生产生活。武陵山区山地、林地多,耕地分散,且生产能力低,土地承载力较弱,粮食产量不高,诸多生态和资源条件严重制约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导致贫困的发生和长期存在。(www.xing528.com)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困难。在过去发展中,虽然武陵山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扶贫成效,但后发减贫力量薄弱,亟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是武陵山区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题。第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缺乏内在的驱动力。武陵山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困难,这主要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产品附加值低,增值能力弱,且各地产业结构严重趋同,规模经济难以形成。第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缺乏资金推动力。资金支持有限,武陵山区自身投入严重不足,农民的再生能力十分脆弱,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十分迟缓,农民收入增长有限。第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缺乏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基础设施落后:武陵山区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建设不力,导致经济增长慢、产业规模小、要素成本高。第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缺乏规模效应。合作平台缺失,由于存在行政隔阂,“大扶贫”“主战场”的开发布局难于形成,彼此竞争远大于合作。第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缺乏技术能力。目前武陵山区无论是技术投入还是教育投入都远远不足,甚至经济增长中出现技术退步现象。第六,经济发展方式专门缺乏普惠能力。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武陵山区城乡差距明显拉大,特别是与减贫间存在不可兼得性。同时,武陵山区社会发展方式也面临转型困境。
(4)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一方面,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明显。虽然武陵山区经济发展在过去的十年间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增长,但与全国、各地区所在省的发展差距却在持续不断地拉大。以恩施州为例,2010年全州人均生产总值10058元,仅相当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33.7%和36.4%。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1406元,分别比全国、全省低7703元和465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分别比全国、全省低1898元和2577元。城镇化进程滞后,全州城镇化率分别比全国、全省低16.1和15.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武陵山区城乡居民收入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加大,城乡差距比中西部地区更明显。2009年,黔江区的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为8920元,铜仁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6905元,湘西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8089元,恩施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7497元。相比之下,每个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已经达到了该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2倍以上。
(5)扶贫开发供需矛盾突出。第一,在个体需求方面。村民的基本需求尚未完全满足。村民需要提高解决温饱的水平,需要改造房屋、需要通水通电、需要购买基本的交通工具,深切地渴望过上大多数老百姓那样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日子。第二,在公共需求方面。武陵山区贫困人口对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发展、教育培训、医疗卫生、自然环境保护以及公民权利这六个方面有比较迫切的需求。但是武陵山区现有的公共需求满足差强人意,尤其是在教育、卫生事业方面发展滞后。以重庆秀山县为例,其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条件亟需改善,目前该县农村学校附属设施、设备配齐率低于城镇的50%左右,大专以上农村教师比重低于30%,综合素质培训参与率低于20%。此外,医疗卫生资源短缺、费用高昂所引起的因病致贫现象在武陵山区的居民家庭中比较常见。高昂的医疗费用使得许多家庭背上沉重的负担。第三,在政府供给方面。武陵山区过去几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农户收入上取得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扶贫开发政策和资金资源支持等,但是武陵山区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方面滞后。预设供给的公共产品较多,实际落实的公共产品偏少;普惠性公共产品和特惠性公共产品供给均有增长,但总体上均偏少且特惠性产品供给尤其短缺。在武陵山区的农村地区,系统的农村养老保险尚未开展,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十分薄弱。
(6)贫困特殊性与复杂性交织。武陵山区的贫困具有个体致贫的普遍性与区域致贫的特殊性相结合的特征,表现为“贫穷跨界、风险共生、脆弱连片”。武陵山区的贫困村在行政管理上多数被边缘化,由于行政区划分割,使该地区处于四大行政中心的环形空洞区,交通不便,产业同构,有限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由于区域性的贫困导致贫穷跨界;地理环境的演变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禀赋不足等结构性因素与社会可行能力缺失的个体因素相叠加,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相伴生,生态脆弱性与贫困脆弱性相藕合,使得武陵山区的贫困呈现高度复杂性,也使得该地区形成风险共生;武陵山区经济增长缓慢,且内部各区域间经济发展失衡,越靠腹地越贫穷。当地社会交往狭窄、社区参与不足,影响着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居民参与发展的热情。武陵山区的贫困个体致贫的普遍性与区域致贫的特殊性相结合的特征,使得这一地区的地理性脆弱与社会性脆弱高度吻合,形成了脆弱连片的现状。这将使未来扶贫开发面临着极大挑战。
(7)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第一,村民自我发展意识不强。村民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识不强,“等”“靠”“要”等传统思想仍然比较严重,极大制约了当地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第二,村民个人素质不高影响扶贫成效。该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许多适龄儿童辍学务农或外出打工,平均文化水平只有小学程度。在许多少数民族村落,汉语沟通仍然存在障碍。村民个人素质低下影响其参与扶贫开发的热情,导致农村产业扶贫缺少中坚力量,同时影响到外出务工农民的收入,不利于整体推动当地的减贫和自我发展。第三,干群素质是影响扶贫成效的重要因素。武陵山贫困地区干群素质普遍偏低。村里有文化、有能力的人都外出务工,村干部能力有限,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8)特殊群体贫困问题严重。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妇女等社会群体是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支持对象,但是,现阶段武陵山区针对特殊群体的扶贫开发仍存在很大缺陷。第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目前,家庭养老仍然是中国农村居民主要养老方式,武陵山区也不例外,系统性的农村养老保险尚未在这一地区建立。无论新农保还是老农保,都存在覆盖面窄、互助性小、随意性大等问题。第二,贫困儿童培育不容乐观。武陵山区农村儿童培育需求远未得到有效保证。贫困儿童失学率居高不下,贫困儿童身体健康状况也存在较大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问题突出。第三,农村妇女保护缺位。与中国广大农村妇女面临的困境相同,武陵山区妇女也面临如下不利状况:健康状况较差,对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较低,留守妇女数目庞大,劳动强度大,常常需要家庭、生产兼顾,不同程度的权利剥夺,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