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从总体上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物流更加适应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的模式和环境。具体而言,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物流观念的影响
应该说,在传统商务模式下,物流作为企业内部生产销售的辅助功能,其作用是长时间被忽视的。正是由于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兴起,商务活动被理解为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的有机统一,物流活动才真正被业界所重视。而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等物流形式的产生,更是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分不开的。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虚拟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大的环境,物流系统的管理也从对有形资产存货的管理转为对无形资产(信息或知识)的管理。
2.对物流系统结构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物流系统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网上客户可以直接面对制造商并可获得个性化服务,故传统物流渠道中的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中介将逐渐淡出,但是区域销售代理将受制造商的委托,逐步加强其在渠道和地区性市场中的地位,作为制造商产品营销和服务功能的直接延伸。但是,渠道中的中间商并非完全消失,它们面临的是功能的转换,即从传统的商品转售发展为提供附加价值。
(2)由于商流的加速,导致企业交货速度的压力变大,因此,物流系统中的港、站、库、配送中心、运输线路等设施的布局、结构和任务将面临较大地调整。在企业保留若干地区性仓库以后,更多的仓库将改造为配送中心。由于存货的控制能力变强,物流系统中仓库的总数将减少,而配送活动将更加专业化和社会化,配送的服务半径也将加大。
(3)对那些能够在网上直接传输的有形产品来讲,其物流系统逐渐隐形化。这类产品主要包括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以及电子杂志等传统物质商品的电子化形式。
3.对物流效率的影响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先进的商务模式,对商务活动的效率有飞跃性地提高。物流作为商务活动的一种,自然也受其影响。电子商务的技术和手段使物流活动的效率得到了提高,如降低了采购成本、加快了运输速度、提高了配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从而也在整体上提高了物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
4.对存货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物流的对象就是库存。一般认为,由于电子商务提高了物流系统各环节对市场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可以减少存货,节约成本,甚至实现零库存。但从物流的观点来看,这实际是借助于信息分配对存货在供应链中进行了重新安排。存货在供应链中的总量是减少的,但结构上将沿供应链向下游企业移动。即经销商的库存向制造商转移,制造商的库存向供应商转移,成品的库存变成零部件的库存,而零部件的库存将变成原材料的库存等。
(二)电子商务下物流的优势
1.物流配送反应速度快。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服务提供者对上游需求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前置时间、配送时间越来越短,商品周转次数越来越多。
2.物流配送功能集成化。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包括物流渠道与商流渠道的集成、物流渠道之间的集成、物流功能的集成、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的集成等。
3.物流配送服务系列化和配送作业规范化。电子商务的物流强调物流配送服务功能的恰当定位与完善化、系列化,除了传统的存储、运输、包装、流通加工等服务外,还在外延上扩展到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物流配送咨询、物流配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策略建议、贷款回收与结算、教育培训等增值服务,在内涵上提高了以上服务对决策的支持作用。电子商务物流强调功能作业流程、作业、运作的标准化和程序化,使复杂的作业变成简单的易于推广与考核的运作。
4.物流配送目标系统化。新型物流配送从系统角度统筹规划一个公司整体的各种物流配送活动,处理好物流配送活动与商务活动及公司目标之间、物流配送活动与物流配送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求单个活动的最优化,但求整体活动的最优化。
5.物流配送网络化和手段智能化。为了保证对产品促销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持,新型物流配送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配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配送活动保持系统性、一致性,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物流配送网络有最优的库存总水平及库存分布,运输与配送快捷既能铺开又能收拢。电子商务的新型物流配送使用先进技术、设备与管理为销售提供服务,生产、流通、销售规模越大、范围越广,物流配送技术、设备及管理越现代化。
6.物流配送经营市场化。新型物流配送的具体经营采用市场机制,无论是企业自己组织物流配送,还是委托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企业承担物流配送任务,都以“服务—成本”的最佳配合为目标。
7.物流配送流程自动化。物流配送流程自动化是指运送规格标准、仓储、货箱排列、装卸、搬运等按照自动化标准作业,商品按照最佳配送路线流转等。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的特点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企业规模与营销范围不断扩大,销售方式及消费者购买方式不断转变,送货上门等成为重要的服务业务,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开始出现。这类服务企业通过提供完整的物流机能服务,通过运输配送、仓储保管、分装包装、流通加工等来收取服务报酬。企业通过物流外包,将物流业务交由专业物流企业,把精力集中到产品生产与成本降低上,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克服了传统物流管理模式的缺点,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1.信息化(www.xing528.com)
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化是核心。信息化不仅体现在商品选择与电子支付方面,也充分体现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为了向客户提供最佳的物流服务,物流系统必须拥有良好的信息处理与传输系统。大型物流企业通常设立信息处理中心,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有了信息处理中心,就可以做到客户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而不是生产出来之后再等待客户购买。客户通过信息系统能够清楚了解货物到达的准确时间及位置,使收货人及各仓储公司、运输公司及早做好准备,在商品几乎不停留的情况下,及时、快速、准确地到达目的地。通过信息处理中心,还可以从零售商处得到销售的反馈信息。良好的信息系统实现了物流信息表达的数字化、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信息搜索的自动化、信息管理的系统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信息查询的个性化等,能够节约货物流通中交接的停滞时间,改善传统物流模式信息流通速度慢的缺点,提高物流效率,与传统物流相比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2.网络化
物流网络化一方面表现为物流信息传送与储存的网络化,另一方面表现为订货、生产、运输等整个商务过程中物质流动的网络化。企业的内部网、外部网以及因特网等共同组成了物流信息网。物流信息网是将企业与上下游厂商和客户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物流信息化及物流过程网络化实现的基础。
3.多功能化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现代物流不断向集约化发展。这就要求物流企业不仅仅要提供仓储、运输等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以及各种能够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并根据客户的需要提供其他相关服务。现代物流不断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不断追求全面、系统的综合效果,以使物流服务达到最优化。
4.人性化
物流管理的人性化是指,为适应电子商务生产、流通及消费方面的需求,现代物流根据顾客需求以及生产、流通、消费的特点,灵活地组织并实施物流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使需求由大批量向小批量、个性化及快速化方向转变。企业的生产活动需要根据客户与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在生产时间上也呈现出快速化的趋势。物流管理模式也不断向人性化方向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使物流管理充满生机与活力。
5.科技化
电子商务时代,现代物流需要实时反映商品的状态信息,因此物流企业在其电子商务活动中需要借助现代高新技术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通过可移动、便携式的数据终端或全球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采集商品数据,并将所得数据存储或传输到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器,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传递货物与运输工具信息,运用射频和条码技术采集货物信息等。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创新的基本途径
1.逐步加强政府引导和行业立法。
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刚刚起步,各方面尚不完善,成熟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尚未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这对现代物流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政府应当在政策与资金方面扶持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的发展,制定正确的政策与行业发展战略,加强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以及法律法规的制定。比如,尽快制定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建设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系统,推动电子商务物流业蓬勃发展;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导企业加大对电子商务物流业的投资力度;科学合理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建立我国物流实体网络,为物流业不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推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城市间物流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加快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全国性公路运输信息网络和航空货运公共信息系统以及其他运输与服务方式的信息网络;有效整合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形成面向全国与全球市场的交易平台等。
由于有关电子商务的政策和立法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综合效率低下,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建议尽快制定《电子商务促进法》,并将之作为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根本大法,统一思想,解决多头执政、政出多门的现状,有效规范网络交易市场,保护合法的电子商务行为,促进电子商务与国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2.加快物流组织结构转变,将信息化与先进管理理念相结合。
我国物流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具有决策圈子小、组织机构灵活以及信息路径短等优点。传统的物流活动是分散式的物流组织结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范围的增大、物流网络复杂性的不断增加,会带来物流目标冲突和物流作业效率低下等问题。考虑到我国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的特点,物流职能一体化的组织结构更适合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即在高层物流经理领导下,将企业所有的物流功能统一起来,实现采购、储运、配送以及物料管理运作一体化的组织单元,形成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的模式,这样更有利于整合物流资源和协调物流运作,提高企业物流作业的效率。
要将信息化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打造智能物流。比如,电子仓储管理系统从根本上实现了先入先出管理,解决了手工台账查询慢、易出错等弊端;运输配送管理系统将优化车辆配载、选择运输路径,保证将正确的货物于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交付给客户。此外,还要采用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如零库存(即在必要的时间提供必要数量的产品)等。未来的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而不仅仅是一个物流的概念,是如何将产品从厂商送到消费者手中,如何实现最快捷、最高效、成本最低的竞争。
3.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完善电子商务物流活动的规划与控制体系。
美国建有基于互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拥有成熟的标准化物流软件,用信息技术整合物流信息,拟订物流方案,优化物流过程的各个阶段,使物流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能快速准确运作,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比如,沃尔玛公司正是通过信息流对物流与资金流的整合、优化和及时处理,实现了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因此,为实现物流管理创新,我国物流企业必须坚持以“为客户服务”为中心这一基本原则,将服务质量与顾客需求放到首要位置。这就要求企业根据市场的灵活性与顾客的导向性,对物流活动制定战略性规划,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在物流规划实施过程中,应根据绩效目标对企业内外部物流活动进行合理监控,适时调整执行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以达到让客户满意的目标。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坦言:“如果我们实行信息化覆盖下的现代流通体系的话,在流通领域我们还有一半左右的费用可以降下来。”因此,完善物流活动规划与控制体系,还有助于随时更新物流成本及效率信息,方便对物流成本进行核算,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11]
4.重视对电子商务与物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电子商务物流对企业物流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是确保客户服务质量、物流运作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依靠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对电子商务物流人才进行培训,使物流一线员工和管理人员通过培训更新物流专业知识,并将财务管理、信息技术、数据处理及国际物流管理知识等结合起来。物流企业还可通过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与优秀人才,借此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理念,也可把对电子商务物流感兴趣的人才送到国外进行培训,加强引进先进管理理念,不断提高物流技术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学习引进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其目的是迅速扭转国内运输市场运能低、效率低、服务水平低的落后局面。首先,要对物流服务公司的资质进行严格管理;其次,要以大中型运输企业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引领运输企业走上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的道路,让分散经营的小物流公司逐步走上正轨,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为实现现代物流信息管理奠定基础;最后,要打破区域界限,建立全国性服务网络,形成高效、及时、准确的物流信息网络。
5.大力发展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对现代物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拓宽物流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渠道,融资能力的增强能为物流链条中的各方带来发展机遇;二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缩短上游企业的应收账款周期,盘活下游企业暂时闲置的原材料和产成品资金占用;三是降低物流企业的资金风险;四是提高物流公司服务能力,增强物流公司与上下游企业的凝聚力,实现物流公司、上下游企业与银行的多方共赢。当然,开展物流金融要慎重选择客户,慎重选择并妥善保管质押物,更要重视债务违约及资金风险,应与合作企业建立共管账户,有效监管资金流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