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界普遍认为现代物流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即现代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因此,本部分就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进行论述。
(一)物流的定义
物流虽已被广泛应用,但由于所处的立场和观点不同,对物流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到目前为止,日本、美国有关的经济组织对物流所给的定义都不同。[7]
(1)美国营销协会在20世纪50年代对物流的定义为:物流是对从生产阶段到消费或利用阶段的物资移动及货物处理活动的管理。这里物流理解为一种管理活动。
(2)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在20世纪80年代对物流的定义为:物流是将原材料、半成品及产品由生产地送达消费地的所有流通活动。其内容包括用户服务、需求预测、情报信息联系、物料搬运、订单处理、选址、采购、包装、运输、装卸、废弃物处理及仓储管理。这个定义将物流解释为更为宽泛的管理活动。
(3)日本物流调查会20世纪60年代对物流的定义为:物流是制品从生产地到最终消费者的物理性转移活动,具体是由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信息等活动组成。这个定义将物流的内容及服务对象限定在生产企业的产品上,而将个体及流通行业排除在外。
(二)我国对于物流的解释
(1)王之泰教授1995年6月在《现代物流学》中对物流定义的描述为:
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主要创造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有时也创造一定加工价值的活动。
(2)崔介何教授1997年8月在《物流学概论》中对物流的定义为:
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到需要者的物理性流动,是创造时间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
以上定义都仅仅是从物流的物理性感知上加以认识的。
(3)我国信息产业部的标准:我国2001年4月17日颁布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物流的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回收、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这个定义中,物流涵盖的范畴非常大,只要与物品流动的环节与过程有关联,就认为是物流。按这样的定义理解,传统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是物流,码头作业和港口作业也是物流,物流园区、物流基地或物流中心是物流;快递是物流,邮政是物流,配送是物流,信息部也是物流,甚至交通道路建设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都可以归属于物流。这些虽然属于物流范畴,但是并非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
从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物流是涵盖了与物品流动相关联的所有过程与环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其实是包含了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系统在内的庞大系统,这其中的每一项内容都是原本自成体系,而物流则是涵盖了这样七个子系统的大系统。
(三)现代物流的含义
现代物流(modern logistics)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它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即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减少库存、降低成本,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在中国,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的需要,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资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它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等活动。”2001年3月,当时的国家六部委(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民航总局)在《加快物流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对现代物流的定义是这样表述的:“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8]
(四)现代物流产业
著名物流专家徐寿波院士提出了“大物流产业论”:整个国民经济是由物的生产、物的流动和物的消费三大领域组成的,即整个国民经济是由生产、物流和消费三大支柱产业群组成的。物流是一个支柱产业群,涉及运输、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设备制造、物流设施建设、物流科技开发、物流教育、物流服务、物流管理等产业。[9]
现代经济中的物流产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货物存储、交易、卸运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机制。信息化技术的突飞猛进,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在促进物流产业加速发展的几个基本条件中,电子商务是最重要的因素。网上购物的兴起、信用制度的完善,使相应货品配送的服务需求量越来越大。专家预言,21世纪的物流与配送是把握市场的关键所在。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趋势,是使涉及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流通信息处理等七个方面的现代物流企业,逐步向规模化、网络化、利用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低成本服务方向发展。有关研究者认为,未来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基于计算机网络间的信息交换,供应商、制造商及客户间通过信息网络交换货品订单等多项商务内容,直接由配送中心、物流企业来衔接生产、批发、零售和销售各环节。现代物流业不仅能使更多的企业实现“无仓库、无车队”运作,使更多商品实现“不停留、不留地”卸运,而且能提高现有交通运输设施的使用效率,实现高效低耗的物流过程。
(五)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
现代物流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物流过程一体化
现代物流具有系统综合和总成本控制的思想,它将经济活动中所有供应、生产、销售、运输、库存及相关的信息流动等活动视为一个动态的系统总体,关心的是整个系统的运行效能与费用。
物流一体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供应链(supply chain)概念的出现。供应链把物流系统从采购开始经过生产过程和货物配送到达用户的整个过程,看作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物流管理以整个供应链为基本单位,而不再是单个的功能部门。在采用供应链管理时,世界级的公司力图通过增加整个供应链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的方法来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其竞争不再仅仅是单个公司之间的竞争,而上升为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2.物流技术专业化
物流技术专业化表现为现代技术在物流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EDI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化和柔性化技术等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运输、装卸、仓储等也普遍采用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物流设施设备。这些现代技术和设施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物流活动的效率,扩大了物流活动的领域。(www.xing528.com)
3.物流管理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必然需求。现代物流高度依赖于对大量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即时更新。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从客户资料取得和订单处理的数据库化、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到信息传递的实时化和标准化,信息化渗透至物流的每一个领域。为数众多的无车船和无固定物流设备的第三方物流者正是依赖其信息优势展开全球经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物流竞争已成为物流信息的竞争。
4.物流服务社会化
物流服务社会化突出表现为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中心的迅猛发展。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复杂,生产经营对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众多工商企业逐渐认识到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不可能在每一个领域都获得竞争优势。它们更倾向于采用资源外取的方式,将本企业不擅长的物流环节交由专业物流公司,或者在企业内部设立相对独立的物流专业部门,而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自己真正的优势领域。专业的物流部门由于具有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可以采用更为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式,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从而达到物流合理化——在产品从供方到需方的全过程中,达到环节最少、时间最短、路程最短、费用最省。
5.物流活动国际化
在产业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公司普遍采取全球化战略,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择原材料、零部件的来源,选择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市场。因此,其物流的选择和配置也超出国界,着眼于全球大市场。大型跨国公司普遍的做法是选择一个适应全球分配的分配中心以及关键供应物的集散仓库;在获得原材料以及分配新产品时使用当地现存的物流网络,并且把这种先进的物流技术推广到新的地区市场。例如,耐克公司通过全球招标采购原材料,然后在中国台湾或东南亚生产(中国大陆也有生产企业),再将产品分别运送到欧洲、亚洲的几个中心仓库,然后就近销售。同样,全球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大大降低了汽车的成本,改变了汽车生产线的位置。
(六)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
下面从微观(产品)、中观(企业)、宏观(国民经济)三个层面分析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
1.现代物流发展对产品价值的贡献
一般来讲,企业为消费者或其客户创造的产品或服务的四种价值是形态价值、空间价值、时间价值和占有价值。如果产品或服务不能在客户所希望的时间、地点提供给客户,就没有价值。
(1)形态价值。形态价值是通过加工、包装等改变物品的形状性质创造出来的一种价值。
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某些物流活动也提供形态价值。例如,通过改变配送中心的分拣和产品搭配组合活动的装运规模和包装特点,改变了产品的形态,产生了产品的形态效用。
(2)空间价值。物流的作用之一是将产品从供给地输送到需求地。通过运输、搬运、装卸等环节,物流消除了供需之间的空间距离,创造了产品或服务的空间价值。
(3)时间价值。客户或消费者不仅要在需要的地点获得产品或服务,而且必须在他们需要的时间内获得。通过储存和保管等环节,物流消除了供需之间的时间距离,创造了产品或服务的时间价值。
(4)占有价值。产品或服务的占有价值是通过营销、技术和财务部门创造的。通过广告、技术支持、销售等手段,企业帮助客户或消费者获得产品或服务。在商品经济中,物流依赖占有价值而存在。只有当客户对产品或服务有需求时,提供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才有意义。
总之,综合策划的物流组合服务通过创造的产品或服务的形态价值、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实现了产品价值的提升。
2.现代物流发展对企业的作用
许多生产流通企业在加强技术开发和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同时,已把寻求成本优势和价值优势的目光转向物流领域。
(1)现代物流是生产流通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大多把追求利润的竞争焦点放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地降低物资资源消耗以获取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泉”,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然而,生产领域的这两个利润源泉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和生产工艺日趋程序化、规范化的新形势下,技术趋同性的增强使这两个利润源泉的产出越来越少。
进入20世纪80年代,面对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人们开始把探寻利润的目光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因为物流贯穿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所以,合理、高效的物流能够为企业的整个生产和流通结构的协调与完善带来巨大的利润。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成为市场竞争的一个新焦点,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高度重视。[10]
(2)现代物流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企业的经营理念从产品导向过渡到市场导向,“为顾客创造价值”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一个具有卓越物流能力的企业,可以通过向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获得竞争优势;一个物流管理技术娴熟的企业,如果在存货的可得性、递送的及时性和交付的一贯性等方面领先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就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供应商和理想的业务伙伴。放眼世界500强企业,它们都具有世界一流的物流管理能力,通过向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获得竞争优势。可以说,物流管理已成为当今工商企业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发展物流、强化物流管理不仅能使企业获取“第三利润源泉”,而且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现代物流管理已被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的范畴,甚至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石。
3.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价值
(1)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动脉系统,连接社会经济的各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日趋复杂,各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相互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错综复杂,物流产业是维系这些复杂交换关系的纽带和血管,因此,物流产业是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物流产业通过对各种物流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当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企业和部门时,各物流要素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仓储设施的闲置等。随着物流活动从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分化出来,各物流要素也逐渐成为市场资源,专业化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各种物流活动的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各种物流要素进行整体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物流要素的作用,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
(3)物流产业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更加全面化、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并在物流全过程及其各环节实现价值增值。在物流活动从生产和交易过程中独立出来后,物流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成本因素,而是一个为生产、交易和消费提供服务的价值增值因素,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专业化物流企业不仅可以提供货物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有形服务,而且可以提供物流方案设计、物流信息管理等无形服务,这是商业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传统流通部门难以企及的。相对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物流服务创造的是产品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创造价值的产业部门,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