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市场行情的变幻莫测,于是,他们在科学管理决策上十分重视防范分析,因为这项工作做好了,就可以防患于未然。但有些领导者却抱着“不会出岔子”的侥幸心理不愿意作这种分析,或者对自己的管理决策十分有把握,不屑于做这种艰苦细致的工作,结果当出现意外情况时,往往措手不及;即使方案勉强通过,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曾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企业管理也是如此,管理者只有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才能实现企业的长盛不衰。
那些优秀的管理者都明白只有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才能不断成长。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在谈到海尔的发展和未来时说:“市场竞争太残酷了,只有居安思危的人才能在竞争中取胜。”英特尔公司的缔造者格鲁夫在谈到其取得的辉煌业绩时也说:“只有那些恐惧感强烈、危机感强烈的人才能生存下去。”
任何一个企业领导者,都应当从青蛙法则中得到启示。
“青蛙法则”是说把一只青蛙放在一个盛满凉水的容器里,然后慢慢地给容器加热,控制在每两天升温1℃的状态。水温不断上升,当水温到了90℃——这时青蛙几乎已经被煮熟了,它不会主动从容器中跳出来。其实,这并不是因为青蛙本身迟钝,事实上,如果将一只青蛙突然扔进热水中,青蛙会马上一跃而起,逃离危险。青蛙对眼前的危险看得一清二楚,但对还没到来的危机却置之不理。
“温水煮青蛙”道出了缺少危机意识的危害性。在企业管理中也是如此,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如果失去危机意识,认为企业和自己都处于十分安稳、安全的环境下,就容易变得安逸,就会失去工作活力,而一旦遇到真正的危机,那么,就会像温水里的那只青蛙一样束手无策。
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成功的企业都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它们在市场这片海上小心翼翼地行驶着自己的船只,然而正是这种深深的忧患意识和一系列的“预警”措施,使它们安然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暗礁”,实现了持续的成功。(www.xing528.com)
在世界著名的大企业中,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它们面对的挑战越来越激烈,要是只看到自己的优势地位,就可能遭到淘汰。为改变这种状况,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推行“危机式”生产管理。而在我国,华为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例。
当华为2000财年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华为总裁任正非却大谈危机:“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一定会到来。”他在内部讲话中颇有感触地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正因为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活下去,或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任正非为什么总在兴盛中提醒大家提高危机意识?因为他看到华为的冬天一定会到来,到时候“也会像它热得让人不可理解一样冷得出奇。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谁有棉衣,谁就活下。”“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唯有惶者才能生存!”华为的奋进与崛起,就归因于这种深重的危机意识与苦心经营!
巴尔扎克曾经为所有的企业领导者上过一堂耐人寻味的“课”,他说“一个商人不想到破产,如同一个将军永远不准备吃败仗,只能算‘半个商人’,是不成功的商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商人”即成功的商人呢?巴尔扎克给出的答案是:“要想到破产。”日头正午,是最辉煌的时候,也是西下的开始。虽然说的是自然现象,不能与企业生存发展进行简单的类比,但是企业要时时想到“日落西山”的时候,这是生存法则。
同样,在现代企业中,任何一个领导者都要有这种“想到破产”的危机意识,警惕企业末日(破产)的到来。如果领导者没有这种高度的警惕意识,那么,一旦遭遇事关企业未来巨大危机的突然袭击,必然缺乏应对之策,在无准备之仗中毁掉自己和企业的未来。因此,企业经营者和所有员工面对市场和竞争,要时刻保持危机感,不要沉迷在一度的“成功”里。记住,今天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明天的成功,企业最好的时候往往是没落的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