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错配与产业组织扭曲的问题探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错配与产业组织扭曲的问题探讨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马克思运用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刻画了同行业内企业的个体行为,从微观角度考察企业的生产行为,属于产业组织问题。部门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围绕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展开,其错配则会引发产业组织扭曲,导致产能过剩。一方面,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基于平均的生产条件,平均生产条件对行业内部的生产者自身就是一种激励。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错配与产业组织扭曲的问题探讨

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T1,即“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4]。它从企业供给角度,刻画了微观层面的产业组织问题。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假设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量为M,马克思指出,决定商品价值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私人的个别劳动时间:在同行业中,对于生产力水平高的生产者,生产率水平高,则生产同种产品所需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会少,当小于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交换会产生超额经济利益M+,对这部分生产者而言,私人劳动创造的价值量为M=M+M+;对于生产力水平低的生产者,生产率水平低,则生产同种产品所需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会多,当多于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私人劳动不能得到全部承认,因而不能转化成价值,在商品交换中会损失M-,生产力水平低的生产者私人劳动创造的价值量为M=M-M-;对于生产力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一致的生产者,私人劳动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其私人劳动创造价值M。

马克思运用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刻画了同行业内企业的个体行为,从微观角度考察企业的生产行为,属于产业组织问题。部门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围绕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展开,其错配则会引发产业组织扭曲,导致产能过剩。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错配引发的产业组织扭曲主要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解释。一方面,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基于平均的生产条件,平均生产条件对行业内部的生产者自身就是一种激励。马克思认为“每个资本家都抱有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的动机”,商品生产者为了缩短私人的、个别劳动时间以获得更多的超额经济利益M+,进行激烈竞争,势必会提高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商品的价值量下降,商品生产者原有的M+就会减少甚至消失,劳动生产率提高较慢的生产者甚至会出现亏损。由于存在退出时滞或退出壁垒等因素,生产力水平低的生产者不能及时退出,这会导致越来越多的生产力水平低的生产者在行业内滞留,这些企业长期停滞生产就形成所谓的“僵尸企业”,扭曲产业组织,导致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在现实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商品不会完全按照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出售,这是因为完全竞争市场几乎不存在,供需平衡只是市场期待的最优结果。若商品高于价值出售,生产力低的生产者也可能获得超额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生产者都会选择扩大生产,当市场上同类产品过多时,供给必然远大于需求,出现过度竞争,集中度降低,必然导致产能过剩;若商品低于价值出售,生产力高的生产者也可能出现亏损,在生产力不能迅速提升的情况下,行业内多数企业选择退出,退出存在时滞和壁垒,也会引发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