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国有企业的跨国并购路径选择

中国国有企业的跨国并购路径选择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融危机导致以石油、铁矿石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价格大幅下降,这为中国资源类国有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再次,中国国有企业应采取产业投资式的跨国并购,变商品输出为资本输出。在此情势下,如何有效规避贸易壁垒成为中国国有企业,尤其是出口导向型的国有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国有企业的跨国并购路径选择

如前所述,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的资本集中、企业跨国并购行为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条件资本集中、企业跨国并购的特殊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大多处于关乎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是贯彻和实施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中国国有企业的跨国并购在动因上具有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贯彻国家意图的二重属性,这就决定了其在跨国并购的路径选择上,既要充分遵循市场竞争规律,进行自主决策,又要紧密跟随并配合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跨国并购的新路。

首先,中国国有企业的跨国并购应充分尊重市场竞争规律,自主决策,应通过跨国并购实现规模经济,而不是过分追求经济规模。

充分尊重市场竞争规律意味着中国国有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应当着眼于企业自身发展,充分了解被并购企业的基本面,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跨国并购的成本收益分析,力图通过跨国并购实现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没有分析资本集中的成本收益问题。从资本运动的内部看,资本集中既有成本也有收益,当由于资本集中而引起的成本小于资本集中带来的收益时,资本集中会继续下去,以至达到成本与收益相等的那一点上。但实际上,不管从资本集中的内部还是外部来看,都存在着阻碍资本集中无限进行下去的因素。同样,跨国并购既有收益也有成本,当跨国并购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包括规模经济、协同效应、品牌价值、营销网络、管理经验等)大于成本(包括交易成本、整合成本等)时,跨国并购行为会为企业带来正效应;而当跨国并购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不足以弥补成本时,跨国并购行为给企业带来的则是负效应。因此,跨国并购并不能一味进行规模扩张,追求经济规模,而是要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规律是最基本和最普遍的经济规律,如果实施跨国并购时不遵循市场竞争规律,片面追求扩大规模、低成本扩张和资本运营,则往往事与愿违,导致并购失败。这既是马克思关于竞争是资本集中最强有力杠杆思想所揭示的内在必然性,也被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的失败案例所证明。TCL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公司移动电话业务、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失败都是其跨国并购行为没有遵循市场竞争规律,不了解被收购企业的基本面,没有全面评估并购的成本和收益,片面追求企业规模,盲目收购造成的恶果。而中国电子集团并购冠捷科技之所以取得成功,其首要因素在于中国电子集团对冠捷科技公司基本面的充分了解,对并购成本和收益的精准评估:冠捷科技是全球最大的显示器生产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公司盈利能力强劲,经营情况稳健,受益于公司良好的基本面,金融危机对公司的冲击较小,而冠捷科技股价的短期大幅下跌正为中国电子集团提供了低成本并购的有利时机。

其次,中国国有企业的跨国并购应紧密跟随并贯彻国家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战略。(www.xing528.com)

如前所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国有经济的特殊地位,中国国有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既要充分遵循市场竞争规律,进行自主决策,又要体现国家意志,贯彻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战略,不能将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跨国并购的唯一动因。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之后,正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发展瓶颈,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自然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较高,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而重要自然资源被国际上几个寡头厂商垄断的局面,造成了自然资源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这导致中国企业生产成本的高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面临严峻挑战。随着自然资源进口量的激增和缺少相应的战略资源储备,中国极易受到全球自然资源价格波动、中东地区局势和海上航线安全性的影响,一旦因战争出现国际市场资源供应中断或者国际资源寡头联合提价导致资源价格飙升的局面,中国经济乃至国家安全将会受到极大的威胁和冲击。在此情势之下,中国必须未雨绸缪,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尽可能多的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保证重要资源供应的战略安全。通过收购国外的自然资源资产和资源类上市公司股权,可以增加中国的战略资源储备,极大地缓解中国长期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下对资源过度耗费造成的资源短缺局面,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原动力。金融危机导致以石油、铁矿石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价格大幅下降,这为中国资源类国有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铝业并购力拓矿业、中石油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公司等都是国有企业走出国门并购国外资源类资产的大胆尝试,都是在我国政府主导下的跨国并购行为,充分体现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意图。

电子信息产业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催生的新兴产业,也是体现着一国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行业,美国经济的强大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微软、英特尔谷歌雅虎、IBM、苹果、戴尔、惠普思科甲骨文等一大批电子信息类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也是中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电子信息产业又是一个轻资产、充分竞争的行业,依靠企业自身的积累,很难在短期内迅速做大做强,而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收购国际领先的电子信息类企业,是中国在短期内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和振兴的有效途径。中国电子集团并购冠捷科技之后,直接登上了世界显示器产业领域霸主的位置,并通过分享冠捷科技的品牌、市场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占领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这充分体现了国家振兴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意图。

再次,中国国有企业应采取产业投资式的跨国并购,变商品输出为资本输出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时代,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国有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但也存在内需不振的不利因素。受到逐利动机的指引,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中国国有企业亟须通过对外出口,在全球范围内拓展更为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增加产品销量和市场占有率,提升利润水平。随着中国出口的逐渐增加,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外汇储备的迅速积累,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向中国抡起贸易保护的大棒,中国企业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频繁遭遇反倾销调查,国际贸易大环境日趋恶化。在此情势下,如何有效规避贸易壁垒成为中国国有企业,尤其是出口导向型的国有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产业投资式的跨国并购,中国国有企业可以借助被并购企业直接进入外国本土市场,实现生产和销售的本土化,变商品输出为资本输出,既化解了国际贸易摩擦难题,又缓解了中国因持有巨额外汇储备造成的国内通胀压力。中国电子集团并购冠捷科技就是一个典型的产业投资式跨国并购的成功案例。中国电子集团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并购冠捷科技分享了其遍布全球的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实现了电脑显示器类产品的全球生产和销售,减少了国际贸易摩擦,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厚了企业利润,一举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