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的基础概念是生产同类产品及服务的企业之间的垄断抑或竞争的关系。马克思没有现代意义的产业组织概念,但从部门内部竞争——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关系入手,阐释了产业组织运动机理。马克思写道:“只有了解资本的内在本性,才能对竞争进行科学的分析,正像只有认识了天体的实际的、但又直接感觉不到的运动的人,才能了解天体的表面上的运动一样。”[7]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则是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每个资本家都抱有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的动机”[8],个别资本家拼命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劳动力价值,而是为了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以便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即“采用改良的生产方式的资本家,比同行业的其余资本家在一个工作日中占有更大部分作为剩余劳动”[9]。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因为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与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其他资本家也必须不断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到整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以后,商品的社会价值降低,原来由商品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差额形成的超额剩余价值就会消失。这时,只有那些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由于资本家普遍热衷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超额剩余价值,会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结果使与工人生活资料的生产相关的商品价值降低,劳动力价值下降,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无数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这一过程会周而复始地进行,推动特定产业及相关产业乃至全社会经济的进化。
这一分析十分形象地勾勒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同类企业在同一产业及相关产业内展开竞争的情景及企业间关系演变的态势,即竞争—垄断—再竞争—再垄断。这一过程在其所在产业消亡之前都不会停止。在数量众多的企业展开竞争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先知先觉”的企业(姑且称先行企业)会采用新技术和高水平的管理,形成不同于一般企业的某种优势(如品牌、专利、低成本等),实际上赢得一种暂时的垄断力量,并获得超额经济利益。但随后的模仿式的竞争会导致全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竞争趋于白热化,大多数企业能够拿到平均利益就不错了。价值规律的作用会使得这场竞争表现为一种“淘汰赛”,弱小的企业会被迫出局,退出市场,或者被兼并重组,从而使新一轮的激烈竞争在更高的平台上展开,螺旋式地再现似曾相识的竞争场景。可以发现,企业之间的关系,竞争也好,垄断也罢,实际上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企业之间的关系,包括产业组织,首先是一个市场的“自组织”过程,是基于价值规律作用的自动调节机制。如果市场自发调节形成的产业组织状况有悖于资源合理配置目标,才能考虑借助于政府产业组织政策(进入、退出限制及反垄断等)这种“他组织”力量来进行干预的必要性、可能性[10]。(www.xing528.com)
马克思从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分析入手,刻画了同行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关系的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与西方经济学用市场结构的类型(完全垄断、完全竞争、寡头垄断、垄断竞争)来界分产业组织状况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止关注“尘埃落定”以后的情形,更加关注“尘埃是如何落定的”动态演化过程。而这一过程肯定是漫长而残酷的。这一分析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的选择,提供了一种古典市场经济的参照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组织政策既要遵从市场选择,又要有所作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