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许多城市纷纷开展了低碳发展的试点实践,如位于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上海市东滩地区,正着手打造东滩生态城,该生态城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区域。在新城中,热能和电力将通过风能、生物质能、垃圾发电和城市建筑物上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直接获得;为满足燃料电池的需求,将建立全国第一个氢能电网;建筑物均采用环保技术;步行、自行车、燃料电池公交车等将是人们的出行方式。再如保定市,提出建设“中国电谷”的概念,依托保定国家高新区新能源和能源设备产业基础,打造光伏、风电、输变电设备、高效节能、电力自动化等七大产业园区。“中国电谷·低碳保定”已成为保定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新亮点与新品牌。
随着人们对低碳发展的认同,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建设低碳城市或示范区的理念,开始依托自身的资源、产业特点探索适宜的发展方式。下表列示了目前国内典型城市针对低碳城市建设提出的发展愿景和已经采取的行动措施或制定的规划。尽管众多的地区开始低碳发展的尝试,但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大到国家级、省级的低碳示范区,小到低碳乡村、低碳社区,部分地区打造综合型的低碳规划,部分地区则重点致力于新能源、低碳产业的发展。这些城市或地区的低碳发展经验及其推广价值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其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加以解决,但无论如何,它们在低碳城市方面的探索将为中国其他城市的低碳发展提供借鉴(表5-2)。
表5-2 国内低碳城市实践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1.保定市低碳发展实践
保定市地处京、津、石三角中心,辖4 市、18 县、3 区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2.21 万㏎2。2016年保定市常住人口1042.5 万人,是全国最大的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110.4 亿元,在河北省属于中等发展水平。保定是典型的内陆中小城市,人口多,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始终制约着保定经济的发展,但保定抓住了新能源产业发展时机。(www.xing528.com)
2006年保定市实施了“保定中国电谷”战略,并出台多种优惠政策鼓励“中国电谷”建设。短短几年之内,“中国电谷”迅速发展壮大,构建了三大国家级工业园、基地支撑平台,即:国家级科技工业园——保定国家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国家级专业化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国家级出口创新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同时,产业集群优势凸现,形成以风电、光电为核心,以储能、节能、输变电产业作为配套的六大产业集群,以光伏与光热技术、LED 照明技术、风电技术、调速便能技术、复合电缆与光纤产业传感技术、输变电与电力自动化技术、数字变电技术等八条技术为产业支撑,全面推进新能源产业的低碳发展,成为我国内唯一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输变电于一体的国家级新能源设备制造基地。
为发挥其强大的产业优势,大力推广新能源产品的应用,加上保定全年太阳能利用率可达80%的优越气候条件,2007年保定市“太阳能之城”建设规划应运而生。保定市政府计划用2 至3年时间,全面推广太阳能在照明、热水供应、取暖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建成国内首座大范围应用太阳能的城市,从而惠及全市人民。次年,保定市成功获批国家科技部“国家综合利用太阳能科技示范城市”。产业导向模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确定保定作为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城市,探索其低碳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在全国率先拉开建设低碳城市的序幕,开启了保定从低碳产业向低碳城市的跨越序幕。以此为契机,保定市政府通过《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意见(试行)》,成为我国第一个着手制定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城市。次年,全国第一个从事低碳研究的专门机构——保定市低碳城市研究会成立,这是保定市建设低碳城市的又一具体行动。2010年,该市成为国家发改委确定的首批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唯一的地级市。
与保定相似,山东德州、江苏无锡等城市也走出了一条以优势能源产业为突破口,并带动该类产品在城市中的应用推广以助推城市低碳发展之路。德州市太阳能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拥有皇明和亿家能两大世界较大的太阳能生产企业,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达70%以上,从而为德州市“中国太阳城”战略实施奠定了产业基础。2009年12月,德州编制了《低碳德州发展规划》,将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无锡市集聚了尚德、梭鑫等太阳能光伏生产企业和配套企业,在对无锡市低碳现状开展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无锡市低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2. 上海市低碳发展实践
上海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口,面积为6340.5km2。截至2016年,常住人口2419.7 万人。上海城镇人口占总人口89.3%,城镇化水平居全国首位。2016年,上海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7466.15 亿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指出,上海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香港,位列第二。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其城区建筑密度大、人口密度高,建筑在城市运行过程中正在消耗越来越多的能源资源。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民用建筑能耗在整个上海市的能源消费中占了18.2%,公共建筑能耗占了总能耗的11.1%,2001—2016年期间年均增长13.32%,与此相对应的住宅建筑能耗占总能耗比重增长率较小。200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确定上海作为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城市,探索其低碳建筑发展模式。WWF 与上海市建设与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重点对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旨在为建筑领域节能寻求低碳发展的解决方案,并于2010年出版了《2050 上海低碳发展路线图报告》。
2010年,上海市将建设低碳城市与世博会紧密相连,把世博园区建成上海的“低碳试验田”和城市低碳发展展示区,体现“生态世博”“科技世博”“人文世博”要求。从选址、规划开始,到设计、建设、运营等全过程,上海始终贯彻“低碳”理念,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上海也积极落实“碳补偿”措施,尽可能抵消世博会的额外碳排放。由于开展期间将有7000 万中外宾客前来参观,根据初步估计,将会产生900 万吨左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主办方将通过节能减排技术自行承担150 万吨碳排放,其余750 万吨排放将通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和交易平台由客户自行支付购买。
借助世博会,上海市对园区内原有的工艺落后、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部分工业企业实施关闭,部分通过实施异地搬迁实现技术升级改造,从而实现产业低碳发展。借助世博会,上海市传递了上海人低碳发展的信心和勇气,世博会向全世界发出了“绿色出行看世博”倡议:国内、外长途参观者,若要乘坐飞机,建议直接或间接购买碳信用额度,抵消因飞行所产生的碳排放;长三角周边的中短途参观者,建议优先选择火车、轮船和长途客车;周边地区参观者,建议釆用停车换乘方式。借助世博会的后续效应,上海市以世博低碳理念、世博低碳技术推进低碳城市建设。2010年确定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崇明、临港和虹桥商务区3个低碳示范区。
与上海相似,贵州贵阳等城市也走了一条从碳排放的关键源为突破口,并借助国际会议(展)扩大城市低碳影响力从而推动城市低碳发展之路。贵阳曾经是一座污染严重的“酸雨城市”,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其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2005年贵阳开始推行公交车“油改气”工作,目前已采用该技术的公交车有1500辆,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处于领先位置。2007年生态文明发展路径开始在贵阳萌芽。启动于2009年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定位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迄今已连续举办了6 届,已经成为各界交流生态文明理念、展示生态文明成果、探讨绿色发展加强合作的重要平台。2010年贵阳市发布了《2010—2020 贵阳市低碳发展行动计划》。
3. 杭州市低碳发展实践
杭州市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圈——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2016年杭州经济总量11700.49 亿元,常住人均可支配收入7859 美元,以2007年世界银行报告公布的划分标准看,杭州已处在中等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迈进的阶段。杭州市在低碳城市建设道路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和建设“健康城市”三项活动,杭州市全国宜居城市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尤其是2008年,杭州市委十届四次会议率先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战略设想。2009年12月29 日,杭州市委十届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决定》 (市委〔2009〕37 号),提出到2020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50%左右。从内容上看,这份决定共有50 个段落,被称为“低碳新政50 条”,从产业、交通、建筑、生活、环境和社会等六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综合规划。国务院提出我国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后,杭州市主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开展低碳试点工作,于2010年7月成为国家低碳试点首批城市。“十二五”规划中,杭州市继续贯彻低碳理念发布了《杭州市“十二五”低碳城市发展规划》,为城市低碳发展明确了重点领域和任务。
与杭州一样,厦门等一些国内较为发达的城市基于城市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从一开始就全方位多角度推进城市低碳发展。2009年12月开始,厦门市对各领域碳排放的测算结果显示:2005年厦门市交通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288.69 万吨,交通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市总排放量的18%,建筑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449.05 万吨,生产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987.91 万吨,为此,2010年1月完成《低碳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重点从碳排放量90%以上的生产、交通、建筑三大领域探索低碳发展模式。《纲要》 确定到2020年,厦门GDP 总量预计达到2005年的7.14倍,单位能耗只是2005年的60%,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在6864 万吨,其中,交通领域的排放量控制在1235.58 万吨,居住建筑排放量控制在652.53 万吨,公共建筑控制在1269.49 万吨,生产领域的排放量控制在3020.32 万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