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建立统一的市场化的碳标签市场
一方面,没有碳标签的市场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碳标签制度。由于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实施碳标签制度势在必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能源碳标改革,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控制的碳标体系。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企业和全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减少消费、减少排放、保护环境、建立节能机制。
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产业转型,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根本调整,中国必须推进碳标签制度,建立一套能更好地反映市场运行状况的运行机制。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在低碳经济条件下,仅仅依靠政府的规范和简单强制性法规的使用,不可能构建碳标签发展的持久动力。相反,只有适当地引入经济激励机制,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才能鼓励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最终实现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必须建立统一的市场导向碳标签市场。与欧美碳标签市场相比,中国分散和孤立的碳标签市场在规模和功能上都有很大的差距。建立国家级碳标签市场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迫在眉睫。
中国必须参与建立全球碳标签市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必须对自己的行动负责。如果我们放弃参与,那么我们就放弃了发言权。因此,我们必须强调我们的发言权和参与权。另外,碳标签市场在绿色金融和绿色技术之间有联系。参与碳标签市场建设,是中国在金融危机中参与国际金融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也是解决中国节能减排瓶颈的有效途径。以绿色利用为导向的碳标签市场机制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
5.2 加强企业管理
碳标签的实施很有可能增加企业的成本,导致一些企业不愿意实施这种技术,但是如果企业能够加强管理,在其他部分减少成本和额外的支出,抵减企业在实施碳标签技术上所增加的成本,或许有可能创造更大的附加值。如果企业没有实施碳标签,那么企业对环境的关注就会减少,增加对环境的危害系数,一旦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就会受到惩罚,而治理环境,反过来更增加了成本,特别是对国际贸易中的产品,一旦不符合国际准入原则,就会增加碳关税,不但不会减少成本,还会使企业遭受损失,有损企业的形象,其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而碳标签则会给未来带来很大的机遇。然而碳标签也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如果我国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将会对我国出口产品造成重大影响,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为了解决碳标签的实施带来的成本问题,企业应该相应地加强企业的管理,培养管理型人才,将企业的各个环节都治理有序,在其他的环节减少成本。
5.3 建立中国碳核算系统,测定碳排放量
5.3.1 积极探索碳排放测量的理论和技术方法
关于企业的碳排放研究要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当前中国正处在发展时期,与发达国家处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所以对于碳排放测量的方法和标准每个国家都不尽相同,我国要加大对碳标签的理论研究,而且研究要沿着科学求实的方向进行,借鉴国际先进研究成果,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争取为中国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和各个企业提供切合实际的技术支撑。关于企业碳排放的评价方法,中国需要建立一套量化能源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系统。此系统必须以增长为导向,透明、精确可靠、符合国际标准。
目前我国存在着不同的碳排放核算方法(表5-6),各有利弊,尚需完善,并且每个行业甚至每个企业的碳排放测量标准都不尽相同,所以,我国应该根据不同行业的特征和企业的发展规模即特定情况和模式,制定不同的、合适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合理性和精确性,并保证整个市场秩序能够正常运转。
表5-6中显示了不同的测量方法的不同特点和适用范围,在不同的行业中应根据不同核算方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根据这些技术方法的优缺点不断进行改善,制定出完善的碳排放核算体系。
表5-6 碳排放核算方法比较
5.3.2 加快行业碳排放评估体系建设
首先,建立碳排放评价体系,应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由于我国各行业差异很大,我们可以从发展相对有序、流程相对简单的行业入手。例如,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具有世界领先的炼钢技术,且工艺相对简单,是碳排放评价研究的首选。由于碳排放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中国企业出口量大的产业也是研究的重点,如焦炭工业和稀土工业,尤其是稀土工业,世界95%以上的稀土都是由中国生产和供应的。其次,要加快企业碳排放标准计量体系的研究,制定不同行业的排放上限,研究“红线”的总碳排放量。最后,有必要量化工业碳评估系统,量化每个可量化元素并确定权重。
5.3.3 加强政府监督
国家应建立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官方监督管理机构,监督主体的碳排放,并对碳排放超标主体进行行政处罚,以加强碳排放的有序运行。在一段时间内,如半年或一年,政府可以检查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的数量是否与排放许可证的数量相一致,并处罚未经许可的排放。
5.4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5.4.1 政策支持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兼顾了温室气体的减排。我国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法律文件来保证低碳经济模式的正常运行,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确定了有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所以我国应该加强政府引导,制定企业中长期减排目标,达成愿望——我国承诺到2020年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40%~45%。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发展环境金融,目前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低二氧化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低碳社会,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低碳社会的发展,或许成为全球经济重回可持续发展轨道的重要支撑,这一转变的实现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所以,为了减少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扭转我国在国家上的劣势,促进碳标签的发展,必须加强国家政府的干预。
5.4.2 培养新型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对碳排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等规模或总量的经济,如果技术水平相同而产业结构不同,则会导致碳排放量有很大的差别。以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是能源大户,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第二产业在一定时期内还会获得较快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发展的客观需求。所以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调整产业结构,倡导产业低碳化,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低碳产业是一个潜力无穷的朝阳产业。无论从产业盈利潜力还是创造就业机会来看,低碳产业都是未来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这也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走向低碳社会的原因。所以,我国要大力发展低耗能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5.4.3 加大科研投入、开发低碳经济技术
低碳社会建设离不开研究人员的创新和密切配合,要做好低碳经济社会下的科研创新,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
(1)理论创新。
对低碳社会进行全方位研究,理论创新往往先于实践创新。英国和日本于2006年成立了专门的低碳社会研究小组,每年召开一次会议探讨如何构建低碳社会。目前我国国内研究资源还没有充分整合,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以实现存量整合和增量扩张的目的。
(2)技术创新。
当前的能源技术从根本上讲,具有逆生态性,单纯地考虑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技术的生态效益,而低碳技术与生态环境具有内在的和谐共生性,因此技术创新要由单一的经济性指标向生态化转变。(www.xing528.com)
低碳社会是在严峻的环境问题下应运而生的,其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艰难性,单纯地靠政策的支持还不够,还必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创新技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解决生态危机。
所以对于碳标签的发展不但需要理论上的创新而且需要技术上的创新,一般情况下,以理论为先导,随着理论的成熟和其观念的深入人心,会引起实践上的创新,理论与实践结合,必然创造出新的成就。在碳标签发展初期,要加大对碳标签技术的理论研究,包括碳标签体系、碳排放等各种相关知识,然后将此付诸实践,促进碳标签在我国的发展。
5.4.4 市场调节
我国要将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两手并举,加强协调,运用市场手段,加强经济激励。
许多国家都根据燃油效率和环保性能制定车辆税费标准和政策,针对消费新型、清洁和高能效汽车给予税收减免。这种激励措施已经开始在国外陆续实施,如美国为鼓励消费者使用节能设备和购买节能建筑,对新建节能建筑实施减税政策,凡是在IECC标准基础上再节能30%以上和50%以上的新建建筑,每套房可以分别减免税1000美元和2000美元;德国对风力发电进行投资补贴,对风电项目和光伏发电项目实施低利率。
5.4.5 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低碳经济处于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人的意识和观念在推进低碳经济前进的过程中会发挥积极的主观能动作用。各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都积极将公众纳入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利益者模型中。只有公众从根本上理解了低碳经济的意义并愿意为此而注意节约能源,增强减排意识,低碳经济才能真正地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在全社会倡导一种文明、健康、绿色的低碳经济,让消费者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减少含碳产品的使用,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为实现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作出贡献。
我国建立了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减少碳排放,克服我国在国际上的劣势,争取我国在实施碳标签制度上的优势,不断地发展,走在世界的前沿。
5.5 加强政府调控、健全碳标签法律体系
国家的支持和健全的法律,对于碳标签的实施非常重要,碳标签的实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障碍,如果仅靠市场的调节作用,很有可能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反过来造成碳标签实施的困难局面。为了遏制这种恶性循环,避免在实施的过程中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必须加强政府管制,并且完善、弥补我国法律文件上的缺失。
当前很多国家都颁布了相关的条例、标准等来保护碳标签的实施,同时在国际贸易中也增加了相关条例,以保护本国的企业,实际上实行了一种新的贸易壁垒,所以我国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否则在国际上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我国的国际贸易,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减少我国在国际贸易上的障碍,提升我国在世界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我国必须大力支持碳标签的实施,增强我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
5.5.1 市场机制、政府干预缺一不可
当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后,气候的变化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随着各个国家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碳标签应运而生。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努力探索,英国是最早实施碳标签的国家,其他国家也陆陆续续开始关注。综合各个国家的发展经验,可以发现,在发展碳标签的过程中,市场和政府协调发展,而不是单一地由市场导向或者政府控制实行。
一般来说,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原则是发展经济的规律,对于碳标签的发展也不例外。在碳标签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国家颁布了相关的条例和法律,来保护碳标签的实施,然后引导一些企业逐步实施,继而市场通过调节,其他的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竞争地位,在行业里保持自己的形象,也开始着手实施,这是市场发挥着作用,通过竞争引导其他企业进行。在碳标签实施后期,很有可能导致产品价格的上升,市场就会发挥价格调节机制,来规范市场,所以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相互配合,有利于各国的发展。
如果我国在实施碳标签的过程中仅依靠政府的力量,依靠政府的强制力量来保证实施,不仅失去了灵活性,而且强制一些企业和消费者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当然如果只依靠市场的调节,则会造成市场的混乱,缺乏管制,而且市场调节还具有自身的缺陷,盲目性、浪费性,这些对于碳标签的实施都是不利的,如果偏向任何一方都有可能造成弊端,不但不利于碳标签的发展,反而造成市场的混乱。所以我国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度,如何分配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两者必须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5.5.2 努力践行,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碳标签的实施给我国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情形,我国应该积极克服障碍,发现机遇,发展我国碳标签制度,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
(1)软实力。
气候变化引起了世界人民的恐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缓解气候压力。如果我国能够成功实施碳标签,建立完善的体系,主动研究那些还没有成熟的技术,并提出合理的科学的实施方法,从其他国家在技术上和研究上有缺陷、有待证明的方面继续着手,我国掌握了先机,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这将对社会环境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对人类环境社会的关注,在世界人民的面前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改变我国在其他国家心中的印象,提升了我国的软实力。
(2)硬实力。
我国积极发展碳标签,在碳足迹测量技术、碳标签制度体系的完善方面做出更大的进展,在技术、管理上取得重大的突破,不仅领先其他国家,在国际社会上拥有话语权,而且提升了我国的硬实力。
综合国力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如果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硬实力都得到了提升,必然提高其在国际社会上的综合实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能够成功实施碳标签,我国的国际地位会得到提升,避免发达国家依靠自己强大的优势,对我国进行控制,失去主动权。
5.5.3 国际社会合作、达成共赢
国际关系既存在着竞争又存在合作,竞争可以促进国家不断进取,努力发展,合作则能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局面。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在经济上既存在着合作,又存在着竞争。我国要用开放包容的态度来对待竞争,就是允许各个国家在竞争当中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挖掘本身的潜力和活力,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同时我国主张在平等公平的基础上开展竞争,反对在经贸问题上搞政治化,反对双重标准,也反对歧视性的待遇,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要照顾对方的利益,要懂得换位思考,不能以邻为壑、损人利己,更不能人为地设立对手,树立对立面。
“共赢”是对中国长期外交实践的总结、提炼和升华。改革开放全面打开了中国同外部世界开展互利合作的大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的里程碑。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全方位推进对外友好合作,同世界的相互依存和利益交融日益加深,既为自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又为世界的繁荣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至2011年,中国年均进口7500亿美元商品,相当于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截至2009年底,中国对外援助累计达2500多亿元人民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积极参与应对危机的国际合作,向陷入困境的国家伸出援助之手。
在碳标签制度的实施上,我国依然坚持这样的信念,“合作、共赢”,目前技术大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所以我国应该积极努力向其他国家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同时我国还应该努力帮助那些落后的国家,实现碳标签在其他国家的正常实施,因为碳标签的实施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它关系到全人类的发展和健康,只有各国之间相互帮助,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身心健康。
5.6 扩大宣传、引导良性消费
大众消费者作为产品的终端,是碳标签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让公众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碳标签有充分的了解是很困难的,我国可以通过媒体、广告和相关电视台节目来扩大宣传,让这种观念融入生活,自觉从生活的细节抓起。正确的观念引导正确的消费行为,而正确的消费行为则会促进碳标签的实施,所以这种良性消费循环会促进我国碳标签的发展。
引导良性消费是指对人们的生活消费进行有意识的指导,即国家或社会群体对消费者的消费爱好、消费风气、消费知识、消费情趣等方面的教育或影响。对消费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消费观念,抵制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腐蚀,积极开展各种消费活动引导大众消费。同时要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提高消费,使消费力求经济合理。要把消费引向合理利用和开发现有资源的方向,发挥优势资源产品的消费,限制短缺资源的消费。
目前虽然仅有少部分产品试用了碳标签,但是如果消费大众的观念得到一个新的提升和扭转,那么他们会自觉选择那少部分产品,这样做会立刻引起同类产品的竞争者警惕起来,衡量利弊,综合分析出哪种行为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扩大宣传,增强舆论效果,引导市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带动企业主动行动起来,加强管理、科技创新,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消费者作为市场上的一大部分群体,有了他们的支持和努力,碳标签的实施势在必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