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探究

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探究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

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探究

3.1 生态承载力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3.1.1 承载力概念的起源

承载力的概念最早可以从18世纪末的人类统计学说起。在此之前的生态学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会选择一种指数增长方程来显示种群增长的动态,它表示在存在无限资源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将随时间的变化呈指数增长(图4-13)。

1921年,Park和Burgess在人类生态学的领域中第一次使用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并解释为在一个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营养物质、阳光、生存空间等生态因子的组合),一些生物在该区域所能存在的最大数量。然而在这个时候的研究中常常用“容纳能力”来表述承载力。

图4-13 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数据来源:王开运等《生态承载力复合模型系统应用与研究》。

3.1.2 承载力概念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晚期的时候,人们享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成果的同时,也感觉到了危机的到来。由于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更加的严重,土地退化、人与大自然不和谐的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生态系统状况和功能更加的关注。

(1)单资源承载力(图4-14)。

图4-14 单资源承载力

①土地资源承载力: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人类面临着粮食危机,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就产生了。

②旅游资源承载力:旅游作为第三产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由于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旅游资源遭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出现了各种旅游地环境破坏等问题。这就导致了旅游资源承载力的产生。

③水资源承载力:王浩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为“某一具体的区域和发展条件下,用保持生态环境健康发展作为前提,原则:可持续发展,依据:可以预见的技术、社会发展水平等,在水资源能够高效配置条件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人口容量”。

(2)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概念的出现和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出现差不多。一方面,人类活动对局部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大,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事件。另一方面,区域内环境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超过了它自身的极限,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而以增加数量的方式对资源的破坏式采集又造成区域环境自净能力进一步下降。在这种条件下,需要对两个方面进行研究:①某区域内人类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可进行的最大限度开发活动;②某区域内对各种污染物的容纳能力的大小。

3.2 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对象与挑战

3.2.1 生态承载力研究对象及内涵

(1)生态承载力研究对象。

以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时间和空间上,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以人类的需求为动力,以科技为手段,以复合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为渠道,构成一个开放的系统。

(2)复合生态系统的系统特征。

系统各层次间进行有机结合,功能能够进行匹配,作用之间进行关联,从而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有机整体。作为一个系统,“自然—经济—社会”复合体系有如下特征:①结构有序性;②系统整体性;③功能整合性;④环境适应性。

(3)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特征。

复合生态系统要维持正常的演变,不可或缺的是能量和物质。能量和物质的变迁发生在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各个尺度,在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传递、转化的方式、尺度、条件和质量,生物之间、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构成了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2.2 生态承载力研究的重要意义(www.xing528.com)

生态承载力的研究目标是完成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达到人类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社会发展和承载力理论,生态承载力研究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1)生态承载力研究促进了承载力与可持续理论的发展和融合。

(2)生态承载力研究为区域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3.3 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3.3.1 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的概念中生态承载力可以看作是一个地区能够给人类提供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总和。生态生产性土地是指具有生态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域,因此很便于建立等价关系。生态生产性土地主要分为六类:化石能源地、可耕地、牧草地、森林、建成地和水域。

生态承载力的评价通过生态足迹减去生态承载力得到的生态赤字或盈余来反映。当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的时候,产生生态盈余,表明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处于本地区所提供的生态承载力范围内,生态系统是可持续的;而生态赤字的地区主要靠进口和枯竭自然资源获得。

3.3.2 生态足迹计算公式

EF=N·(ef)=N·∑rjAi=N·∑rj·(CI/PI)

公式中,EF为总的生态足迹(公顷);N为人口数量;ef为人均生态足迹(公顷);rj为均衡因子(某生产性面积的均衡因子等于全球该生产性面积的平均生产力除以全球所有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平均生态生产力);Ai为生产第i种消费项目人均占有的实际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公顷);CI是第i项的人均年消费量,该值等于第i项的年消费总量(产出+进口-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PI为相应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生产第i项消费项目的年平均生产力。

3.3.3 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

EC=N·(ec)=N·aj·ri·yi

公式中,EC代表区域总生态承载力;N为人口数量;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aj为人均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ri为产量因子;yi=Yi/Ywi,Yi指某国家或地区的i类土地的平均生产力,Ywi指i类土地的全球平均生产力。

3.4 产业转移

3.4.1 产业转移的概念

产业转移如今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它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发达区域的一些企业为了可以跟上区域优势的变动,产业转移关于区域间经济关系的优化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还对企业的战略决策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产业转移的核心是生产厂商为了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寻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3.4.2 产业转移理论

(1)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

一旦各国之间技术上的差异得到控制,各国会出口那些密集使用禀赋丰富的要素生产出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禀赋稀缺的要素生产出的商品。一般来说,当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生产某种商品的技术水平处于同一位置时,并且该商品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又称为劳动集约型产品,是指那些在生产过程的要素投入比例中,劳动力投入比重相对较高的产品,它是相对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而言的),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比较高,如果该商品在发达国家进行生产,则会增加生产商品的成本,从而降低该商品的盈利能力;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一般会将该商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从而提高商品的盈利能力。这种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方式就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对于一种新产品,总会经历从开始在发达国家生产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消费后,在发达国家的生产成本就会较高,从而失去竞争优势。为了提高产业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就会把产品生产的一部分转移到具有较低生产成本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最后,由于劳动力成本、资源状况等条件的影响,产品的生产会全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图4-15)。

图4-15 产品生命周期曲线

数据来源:[美]查尔斯·希尔《国际商务》。

3.4.3 产业转移研究方法

为了能够简单方便地对某地区的产业转移进行分析,本节选用产业增加值分析方法。它的概念是:对某个地区的工业产品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时间为序列研究产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若在其中的某一年突然产量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则可以说明该产业在该地区发生了产业转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