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河南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4.1.1 加快做大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建设重大项目
(1)河南政府应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特点,制订相应的扶持措施,支持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对内强强联合,对外靠大联大,大力实施企业重组,使产业资源向行业龙头企业集中,推动产业整合。
(2)河南可借中原城市群建设之际,新上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壮大主导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通过加快产业对接,积极承接沿海产业的转移并做好配套。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及应用项目,延长产业链。
(3)突出抓好产业技术改造和招商引资项目,确定一批重点项目,对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省有关专项计划,优先申报争取国家、省有关优惠政策支持,以此确定大型项目投资,龙头企业进驻,带动河南产业集群发展。
4.1.2 加强企业间分工协作,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注重品牌建设
(1)产业集群专业化生产的同时,需要更多地采取柔性分工的模式组织生产,而这两者的结合需要企业间良好的分工和合作机制,以使区域内形成相对完善的配套和分工,甚至构建起高度的社会化协作体系,这样就有助于提高集群内企业资本进入门槛,使得不同企业组织者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选择相应的集群类别进入市场,从而提高集群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河南省大多数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低上,这对于产业集群的早期成长尤为重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要想保持长期的竞争力,就必须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为了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必须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并与具有先进技术优势的大型外资企业建立技术开发联盟,以求技术互补。企业应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产品研发机制),提高产品自主开发能力,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迅速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同时,企业应加强与集群内其他企业的沟通,减少制约创新的因素,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通过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来获取更多的创新资源。
(3)注重区域品牌建设,在一定的行政地理区域内形成规模可观、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较高的工业产品,从而构筑“产地+产品+特征”的模式,针对某一特定产品的某些地区,通过品牌宣传,获得广泛认可。区域品牌一旦形成,区域企业就可以依靠区域品牌在市场发展中的作用,节约营销成本,快速打开市场。河南地区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导致企业利润降低,而以降低成本为方式的竞争策略注定要遭到淘汰。企业应更多考虑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地区品牌来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河南企业应开阔眼界,站在全球化角度,推动品牌建设和产品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从而取得优势竞争地位。
4.1.3 政府积极加强引导,合理布局
要发挥产业集群应有的效应,其中最关键的是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在产业集群中,政府的作用不仅是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更是要通过强有力的手段,使特色产业呈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联动和社会化协作。有意识地扶持特色产业向集群发展,在“硬件”和“软件”上实行政策倾斜,有目的地引导外部资金和与特色产业有关联的项目,以及人力资源向特色产业流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首先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交通、通信、电力等硬环境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其次在软环境建设方面,政府要进一步精简机构设置、简化项目审批程序,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保证良好集群气候;同时充分利用河南历史文化优势及地缘优势,举办如祭祖大典、寻根追宗活动和大型会展等吸引东部沿海及华侨在故乡投资,参与产业集群建设。
在政府操作层面上,一是合理制定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聚合具有地域特色的大产业、大项目、大集群,加快转型发展,谋求争先进位。二是高标准、有目标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与有产业关联效应和有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进入产业园区,以促进特色产业园区聚合发展,优化集群创新能力。三是大力扶持产业链向上下游的延伸,积极引导集群内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制定实施产业集群联盟标准,以高标准、强质量再造产业集群新优势。四是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通过多项优惠措施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优化集群内企业的生存空间。五是加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一方面要支持、扶持集群内企业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要通过财政投入、政策支持、专业会展等方式积极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六是把吸引和留住人才作为产业集群升级创新的重要任务,确保产业集群健康成长具备持续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
围绕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按照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集约经营、循环发展的原则,编制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将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住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加强城市现有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集中供热、污水垃圾处理、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与产业集聚区的共享和相互衔接。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4.1.4 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构建区域竞争新优势
优越性的形成根源于它的特点。根据比较优势,产业集群进行产业选择、技术选择和形成区域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集群,形成适应区域特征、发挥最有效利用区域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目前,由于区域范围的限制,河南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样受到产品结构同化和竞争手段的瓶颈制约。为了提高集群的竞争力,需要有效地整合集群的资源。在特色产业的选择上,结合自然条件、区位环境、社会经济基础、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差异,集群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形成不同地域的特征。培育地方特色产业集群,首先要整合地方资源,形成产业集群特色产业,构建区域竞争优势。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在农业发展中具有很强的优势。因此,要充分挖掘河南地方特色产业,打造区域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首先要在农业资源优势中发现亮点,把市场需求与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只有当我们有优势时,我们才有特点。如果我们有特点,我们将具有竞争力和活力。近年来,以鹤壁、信阳家禽为重点,以漯河、周口、许昌肉类为重点,以驻马店和周口芝麻为重点,以三门峡苹果汁为重点,以郑州、开封大蒜为中心,以信阳为重点的淡水产品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出口区,已显现出其的优势。政府部门要拓宽思路,全面审视和把握本地区农业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充分依托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然后转变为特色农业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必须把河南农业的发展推向规模经营的方向。推进农业产业化,即在家庭承包制小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实行高度集约化生产,大幅度增加投入,逐步实现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形成高度社会化的特色农业集群。
4.1.5 完善产业集群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
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的企业相加、组合,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完备的基础配套设施和高效的服务体系对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加快河南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集群环境。第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金融、技术、劳动力要素市场,发展法律、信息、营销、咨询、技术、培训、评估、代理、贸易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不断提高质量。提高中介服务水平,完善社团自律管理。第二,加快社团发展。以物流产业为代表,规划和建设各种商品市场和贸易体系,完善物流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加快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区域、城市、企业等层次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模式调整和重组,发展专业物流公司;完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提供市场开拓、贷款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服务。通过政府与企业的联合投资,建立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投资公司,为各种所有制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中介机构是企业合作的标志。通过中介服务,可以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同时,企业的竞争行为也可以通过保持成员利益的一致来调节。第一,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将中介组织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引导。积极发挥中介组织的服务功能,加强中介组织的基础设施建设。另外,政府在中介组织的运行中起着监督、规范和引导的作用,使中介组织能够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的自律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重视从业人员的资格考试,制定严格规范的用人制度,严格禁止不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通过资格认证进入中介行业,改善内部管理,组织同业人员进行自检和业务质量互检,从而使中介服务有序运行。
4.1.6 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主导产业发展
(1)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收本地资本。一般企业融资包括项目、技术、扩张性、改造性融资、重组合并、收购兼并、IPO等融资方式。针对一些地方的产业集聚区缺少规划、发展无序的现状,要强化规划的作用,从当地产业发展特点出发,充分尊重客观事实与市场规律,使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突出地方特色、可操作性,从而使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具有前瞻性,为后续的产业升级奠定基础。鼓励企业运用资本营运的办法筹集发展资金。支持企业通过引进投资者、吸纳社会资本等形式,加快推进企业股权多元化。
(2)充分发挥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对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向银行推介重点项目,引导银行加大对主导产业的信贷投入。
(3)努力开拓创新,建立与集群内企业经营特点相适应的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各金融机构要主动向中小企业推介金融信贷产品,通过票据融资加大对集群内企业的支持力度,只要企业产品有市场、能取得合格票据,银行要敞开给予贴现、再贴现。
(4)完善产业集群区内相配套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功能,满足产业发展对社会服务设施的要求,从而拓宽融资渠道,支撑主导产业发展。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条件的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特色优势产业项目的有效信贷投入,开辟企业授信和信贷审批“绿色通道”。继续完善集群内企业融资平台贷款模式,向企业提供结算、理财、现金管理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4.1.7 加强产业链建设,推进产业链本地化
(1)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重点企业,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核心环节、外包一般环节,提高重点企业对整条产业链的影响力,以重点企业为核心构建产业分工合作网络。
(2)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共建配套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可以通过统一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等措施发挥规模效应,降低企业成本,为集群内企业实现品牌形象的提升提供平台,从而共同培育一批配套型中小企业,壮大集群规模。政府对此要在土地、审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3)在招商引资中要重点引进产业链瓶颈环节、缺失环节以及与本地产业链形成对接的环节,避免引入项目与本地项目在同一层次上相互竞争,支持本地中小企业与入驻的高端项目间形成分工合作关系。
(4)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积极嵌入本地产业链,鼓励工业企业发展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服务增值环节,强化金融服务、专业物流等对现代产业分工网络的支撑能力,促进本地产业链与本地服务链协同耦合发展,构建本地产业分工合作网络。
(5)制定实施特色产业集群联盟标准。河南中小企业众多,为引领企业之间规范、有序竞争,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企业良性、错位发展,应针对一些尚未建立国家、地方或行业标准的优势产品,采取自愿结合的形式,将行业内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制定和实施特色产业集群联盟标准。着眼于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体现出标准的先进性,并尽量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接轨,促使企业迈向高端制造和精品制造。(www.xing528.com)
(6)产业链延伸到研发和销售环节。为促进产业集群组织优化和服务社会化,应逐步实现四个延伸。第一,将龙头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延伸到配套企业,提高了配套合作企业的产品质量,促进产业链的协调发展。第二,产业链逐步从产品制造过程延伸到产品设计、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它不仅重视和引进核心龙头企业,而且积极引进和培育支持核心企业,以提高产业链的匹配能力。第三,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技术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向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提供服务,建设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和教育培训中心。进入集群,帮助企业制定和实施高质量标准,提高产业集聚水平。第四,促进产业流通环节的发展,不断加强专业市场和专业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大流通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从而取得成效,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4.2 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
根据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的一般要求,依托河南省工业基地、劳动力、资源、市场的优势,以扩大对外开放,产业转移为途径。以重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培育优势产业,加强优势企业,增加优势产品,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型产业。
4.2.1 大力发展高增长产业
(1)汽车工业。
以重点产业基地为依托,以整车和升级为重点,促进整车和零配件的一体化,促进整车和零配件的集聚与互动发展。重点推进郑州、开封汽车产业集群、焦作汽车产业集群等6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发展。
(2)电子信息产业。
富士康将在项目示范中发挥主导作用,面向台湾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电子企业,打造创业平台,加强人力资源支持,努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重点培育郑州1000亿元与鹤壁、洛河、南阳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发展手机、笔记本电脑、新显示器、半导体照明等产品,形成产业集群协调发展模式。
(3)装备制造业。
引进优质资金和先进技术,重点发展壮大机械制造企业,积极承接相关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转移,扶持和加强施工机械、大型成套设备、输变电设备、精密基础等四个千亿元产业等。推动洛阳电力谷、中原电力谷和郑州、新乡、南阳等产业集群的发展。
(4)食品工业。
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新形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推动食品工业和现代物流业互动融合,促进优质原料基地和加工制造一体化发展,提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功能食品比重,壮大食品产业集群规模。
漯河绿色食品集群:巩固提升双汇集团龙头地位,加快乐天澳的利公司、南街村集团、北徐集团、龙云集团等骨干企业规模扩张,积极引进国际知名企业、国内行业龙头和上海、福建、广东等地优势品牌企业,壮大临颍县休闲食品产业规模。
郑州、许昌、商丘、周口、驻马店食品产业集群:提升三全公司、众品集团、科迪集团、益海集团、徐福记公司等骨干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力,积极引进中粮集团、华润集团、卡夫公司等国内外龙头企业建设生产基地,提高精深加工水平。
乳制品产业集群:推动沿黄地区和豫东、豫西南“一带两片”奶源基地建设,重点发展专业化奶牛场和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加快良种奶牛推广改良,提高奶站标准化水平;大力引进优势乳制品企业,推进行业整合重组,发展壮大商丘科迪集团、焦作蒙牛公司、平顶山伊利公司、郑州花花牛公司、新乡三元公司等骨干企业,扩大乳制品加工规模,提高品牌集中度。
(5)轻工业。
着力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和沿海产业链整体转移,重点发展现代家居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培育家用电器、家具厨卫、皮革皮具、包装印刷、塑料制品5个高成长行业,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如郑州家电产业集群、周口制鞋产业集群、商丘制冷电器产业集群、濮阳灯具及家具产业集群、许昌箱包产业集群、信阳小家电产业集群等。
(6)建材产业。
抢抓城镇化加快推进机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绿色建筑材料,积极引进沿海家居建材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中高端建筑陶瓷、卫生洁具陶瓷、化学建材、高档石材、石膏轻质复合板等新型建材,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如安阳和鹤壁陶瓷产业集群、焦作塑料建材产业集群、南阳石材产业集群等。
4.2.2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是增强产业内部中小城市的发展水平,因此需要将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中心向中小城市转移,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支撑作用。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制约,优化产品结构,改进工艺技术,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方式,推进企业整合、精深加工、降本提效。依托中小城市的基础条件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化工、钢铁、有色、纺织等传统产业在优化调整中加快发展,在发展壮大中增创优势。
4.2.3 积极培育先导产业
要充分利用现有主导产业优势,增强不同领域、不同来源的技术引进和集成,重点培育和提升河南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为突破口,选择新能源汽车、生物、新能源、新材料4个先导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区。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强化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和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发挥河南内部众多高等院校、研究院所、技术中心的研发能力,大力推进不同级别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产业化作用。
以示范运营促发展,培育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链,提升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推动混合动力、纯电动客车和电动乘用车产业化。重点推进郑州、洛阳、新乡、三门峡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推进生物医药快速发展,实施生物育种专项,提高生物制造水平,加快建设郑州生物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新乡、焦作、周口、驻马店、南阳省级生物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点推进南阳新能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洛阳、郑州、安阳光伏产业基地建设。
4.2.4 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
未来中原经济区需要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集群内城市不能仍然过度依赖现有的传统基础原材料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应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撑,坚持以重大项目、龙头企业、特色园区建设为抓手,以创新体制、扩大开放为保障,推动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扩张规模、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形成新的战略性支撑产业集群。
进一步发展壮大地方金融机构,创新融资工具、金融产品和服务,重点在地方银行、保险、股权投资基金、担保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在地方银行设立异地分支机构,启动合作金融机构重组,完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设立地方保险法人机构、产业投资基金和大型担保公司。支持郑州区域性金融总部和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园区建设,促进金融集聚发展。
以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物流企业为重点,加快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重点发展食品冷链、医药、钢铁、汽车、家电、邮政等行业物流,推动重点制造业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联动发展,加快实施带动性强的超亿元物流项目,建成一批专业物流园区、区域分拨中心和配送网络。
大力吸引海内外战略投资者,重点发展广播影视制作、出版传媒发行、动漫游戏、文化创意、演艺娱乐等产业,加快推进河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开发文化体验、山地度假、城市休闲、乡村休憩等旅游产品,提升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要素功能,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加快推进旅游产业集群建设。建设旅游精品景区,加强旅游宣传和区域合作,进一步整合营销资源,强化营销手段,巩固扩大境外旅游市场。同时,通过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增强河南地区凝聚力和国内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