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华界沦陷。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天津的租界一度成为战火中的孤岛。人们为了躲避战争,纷纷涌入租界,租界内人口剧增,住房严重短缺。由于工商业在战争中自身难保,对游资失去吸引力,房地产成了游资最稳妥的出路。此时沙逊家族、先农公司等外国房地产商,已经开始收缩营业,将不动产变为现金汇出国外,对新的投资不再感兴趣,中国房地产商趁机活跃起来。
上海华商新设地产公司如雨后春笋,至1949年,加入上海房地产同业公会的华资房地产公司已有300多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在抗战后成立的。这时天津也成立了许多华资房地产公司。这阶段经营的特点是大搞房地产投机,以短期内获取暴利为目的,如乙某买进甲某地产,常常连过户手续都不办,只待价格一涨,立即出手让给丙某,让甲与丙直接办过户,乙向丙收取高价,转手之间,获利甚巨。一处房地产,时隔数月,几易其手。政府取缔黑市与囤积货物的措施,客观上堵塞了游资的其他出路,使其更加集中于房地产,炒作地皮风气日甚,地价上升又波及房租及物价。有些地产商自以为目光远大,抱着人弃我取的想法,认定日本失败后,国民政府定要回来建设“大上海”,市区西北方向土地将要看涨。于是集中在闸北、引翔、江湾、法华、蒲松等处以低价收购土地。然而没想到又起内战,这些公司地产冷落,难于脱手,资金周转不灵,被迫宣告停业,所发股票竟成废纸。
抗战期间,大批政府机关和避难人口进入重庆、昆明。入迁人员为临时计,不做长远打算,也无力购地建房,只能承租。所以住房供求十分紧张,利用房屋发国难财的大有人在。(www.xing528.com)
1946—1947年,广州一些国民政府官员和地皮商人利用重划“三大灾区”(西堤、黄沙、海珠桥北岸)之机,垄断了土地买卖,使地价暴涨。西堤灾区的土地每平方米地价540—720元港币,最高时达1,080元港币。[5]据太平洋经济研究社1947年出版的《中国经济年鉴》记载,“本市(广州市)房地产价经常均较香港为廉,至为一般拥有大量游资者所垄断,故本市房屋,与去月同期,几增一倍之数,本市繁盛区产业,如普通三丈深三层建筑物,售价约为一亿二三千万元,其次要地区,亦非数千万不可,至于承租预交六个月或三个月租金、顶手、批头等项,如一德路长堤一带,约为一千万元,其次市内各区荒地,亦动辄售价一千数百万元”。[6]
抗战结束后,政府机关从重庆回迁,南京人口恢复,城区地价暴涨,加之法币贬值,通货膨胀,社会的大量游资转向房地产,主要投向土地。新街口地区的土地已是寸土寸金,每平方丈价值黄金10两,而且有价无市。只要买到土地,既太平保险,又可待价而沽。房地产业一时畸形发展,陆续出现了十几家私营房地产公司,私人游资有的也用以买卖土地,进行投机。如1946年2月邓君重购入张锦英位于扬州路的土地40平方丈,每方丈买入价为法币1.5万元,然后邓尚未向地政局办理过户手续,就转手以每方丈法币1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朱勤祯。[7]类似投机行为导致了40年代末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畸形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