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战争时间长、范围广,所到之处造成损失均无法准确统计,前述几座城市无不遭日军涂炭。
1932年,日本侵略者挑起“一·二八”事变,上海淞沪地区,被日寇击毁和纵火焚烧的民房,达85%以上。当年比较繁华的吴淞镇市街,烧成一片瓦砾。闸北大统路、虬江路、柳营路一带的里弄房屋焚毁殆尽,剩下的只是断壁残垣,一片焦土。当时《时事新报》的一个记者,在巡视闸北的大火后报道:“全区数万幢房屋,凡是记者所往之处,寻不到一所完好者。”事后据统计,仅房屋一项的损失,就在两亿银元以上。[1]这一事件严重打击了上海房地产业。
1937年“八·一三”事变发生,日本侵略军的飞机大炮再次肆虐上海。这一次房屋损失的数字大大超过“一·二八”事变造成的损失。当日军狂轰滥炸和焚烧时,租界四周,不论白天黑夜,浓烟滚滚,一片火海。经过许多天的燃烧,仍以闸北受灾最重,自“一·二八”后6年来经营修建起来的数万幢房屋,又被付之一炬。南市地区也不例外,环城马路一带,绝大部分房屋被夷为平地。据1938年4月4日的《新闻报》记载:“‘八·一三’战事后,租界以外被毁房屋(价值),估计在3亿元以上。”实际上租界的东区和北区,也遭炮火波及,损失的数字也相当可观。据公共租界工部局1937年《年报》记录,这两处被烧毁的各式住房13,000余幢,占这些地区房屋总数的1/3,仅一年租金损失就达700余万元。[2]
1937年“七·七”事变后,天津被日本侵略军损毁的机关用房、民房、厂房等有2,545间,价值达17,400,003,920万元(伪币)。[3](www.xing528.com)
抗战期间,日军飞机轰炸广州,致使西堤、黄沙、海珠桥北岸、南堤、宝岗等先后成为灾区。被毁坏的房屋有49,134幢,占1937年战前全市房屋总数的38.98%,其中全部被毁坏的有36,211幢,部分毁坏的有12,923幢。抗战结束后,除小部分房屋修复外,大部分一直没有进行重建,致使解放初期全市共有危破房屋5万多幢,房壳176间。[4]
1938年5月,厦门沦陷,大量市民迁避内地,许多住宅人去楼空。由于当时厦门与内陆交通断绝,柴草供应奇缺,门窗、房屋支架、屏墙、楼板等,均被拆除充当柴草。房屋失修失管,很多楼房倒塌,大街小巷到处是残墙断垣。古城长沙更是一场大火连烧七天,多年建设,毁于一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