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要拥有全球金融中心地位,其金融交易总量、资金蓄存总量必须有说服力。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做大金融市场规模,首先依靠的是中国自身庞大的市场规模;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多地吸纳国际市场资源,做到统筹发展。
2019年,上海金融市场成交额1934.3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6%。截至2019年12月末,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2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7%,占全国规模的6%;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98万亿元,增长9.0%,占全国规模的5%。
按照国家战略的部署,从20世纪90年代起,支持上海做大做深做强金融市场一直没有停步。先后在上海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上海黄金交易所等。这些重要的功能性机构、金融设施放在上海,就等于把全国大部分的金融交易放在了上海。从市场成长情况看,也是可圈可点的。但是,战略布局要转变为市场竞争力,仍然需要精耕细作。
我认为,做大市场规模要坚持立足自身、开放合作的基本思路。首要任务仍然是继续做大国内市场规模。有一种意见认为,吸引外资机构的数量越多、外资进入的数量越大,上海金融中心的市场规模就会成倍增长,也就意味着上海金融中心即将建成了。但这种思路存在较大的问题,可能诱发急功近利倾向,把建设有中国气派、体现中国价值的全球金融中心简单化为“吸引外资”和“与国际接轨”。事实上,在既往对外开放实践中,这样简单化的思维和做法一直存在着,也因此给开放事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立足自身和开放合作统一起来。国际经验也反复证明,国际金融中心都是在做强自身的同时形成对外影响力的。美国纽约、日本东京、英国伦敦,虽有各自不同的成长史,但都是在母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成为金融中心的。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也是国际金融中心,但两个行政辖区内的经济总量是有限的,其依托的是东亚、东南亚区域内多个国家形成的经济总量。迪拜作为新崛起的国际金融中心,依托的也是中东地区石油贸易规模。可见,超大规模的经济体与中小规模的经济体相比,其建设和塑造金融中心的逻辑是有一定差异的。(www.xing528.com)
新中国经过7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加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货物贸易、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经济规模已经接近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规模、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资源、1亿多个市场主体,还拥有全球最齐全的产业体系。这些市场资源是催生中国气派国际金融中心的强大基础,要坚持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增强、丰富、升级金融服务供给,实现金融市场的现代化。
上海政府部门应当以更加开放的思维为金融市场提供政策支持,核心是该管的管住,不该管的放开,交给市场。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依法监管,依法维护金融基础设施安全。大量可由市场自律监管的事,应当交给市场自律机构。要真交而不是假交,要切断由政府部门给市场自律机构当“婆婆”的制度脐带,人财物都要断开。
当然,这些制度性的改革需要从中央政府层面加以支持和推动,但上海作为市场前沿,也有责任主动推动改革。做大上海金融市场规模,本质上是通过完善市场功能、畅通市场循环、优化市场制度来实现的,而不是采取“拉客户”的思路和方式。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与国际组织、跨国机构交流合作,但真正落地的还应该是“市场机制好”“市场服务好”“市场很有用”。
而首先能够感知上海这个金融中心好不好的,是本土企业、投资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等。中国拥有14亿人,拥有近100万亿元的经济规模,这样的总量需求完全托得起一个强大的金融市场。上海在政策上和市场基础上都算是得天独厚,但要发挥好市场机制,淡化行政管理的色彩,使上海金融市场真正转换升级为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就需要进一步开展市场化创新,将更多的金融活动吸引过来、创造出来,将立足本土的金融活动引向深入。要用市场化的行动,让世界感受到上海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