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速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我市调研报告

加速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我市调研报告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做强做大农机服务产业,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农机管理局组织人员就农机合作组织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对策与措施。全市有40家农机合作社实现了统一育秧、机耕、机插、植保、机割的“五统一”作业服务,占合作社总数的55.56%。全市16.5万亩的水稻机插面积,约70%由农机合作组织完成,其中奉化市所有的机插全部由农机合作社承担。

加速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我市调研报告

近年来,宁波农机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农产品为依托,不断创新农机服务发展机制,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创建步伐,以农机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得到较快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做强做大农机服务产业,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农机管理局组织人员就农机合作组织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一)农机合作组织的组建方式呈现多样化特征

农机专业合作社按照“自愿互利”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通过农民和企业带机入社、带资入社、土地入社等形式,组成机械组合、人员协作的互助合作形式。它较好地解决了个体经营与规模化作业的矛盾,极大地提高了经营效益,代表着现代农机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农机户之间的联合。主要是农机大户、经营能人等,利用机械装备、技术等生产经营服务优势,根据各自发展需要而进行的自愿联合和合作。如慈溪的林洪、鄞州的兴旺农机合作社等。

2.农机大户和种田大户之间的联合。主要是整合农机大户和种田大户的资源,以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如鄞州的创宁、奉化的国发农机合作社等。

3.基层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协作。主要是乡镇农机部门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组建,利用场地、技术、服务、信息等优势把农机户组织起来,为当地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一系列作业服务。如余姚马渚农机站牵头组建的金马农机化专业合作社、由村社牵头的余姚市河姆渡作业服务队等。

4.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联合。主要是农业龙头企业利用其技术、资金、贮藏、加工、品牌、营销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农机户和农户组建。如余姚榨菜加工龙头企业组建的国泰农机服务合作社。

(二)农机合作组织的服务模式呈现灵活多样性特色

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以市场为导向,开展适合农业生产和农民需求的“五统一”全程机械化或单程作业、承包作业等服务,主要有以下五种服务模式:

1.“土地托管”模式。由外出务工或有稳定收入来源,又不愿放弃承包田的农户与农机服务组织签订协议或合同,将承包田全部交给合作社托管经营,合作社将租赁款或一定数量的粮食交给农户,农户则全身心投入二、三产业。如奉化国发农机合作社2008年上半年以转包形式全程托管土地4700亩,成为“农田托管所”,这种形式在我市呈逐年扩大趋势。

2.“全程服务”模式。即农户自主经营承包土地,由合作组织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每季收获的作物全部归农户所有,使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机作业服务相分离,将农户从原来“三弯腰”繁重劳作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减轻了种植大户的负担。

3.“菜单式服务”模式。农户在粮食或其他经济作物生产过程中,可选择服务组织为其提供部分环节的机械化服务,日常一些相对轻松的田间管理农活由自己承担。这种模式目前还是农机服务组织的主要服务模式。

4.“承包服务”模式。由农机服务组织承包、开发闲置荒地或农民自愿转让的承包田,实行机械化农场式经营,提高了规模效益,促进了土地流转。

5.“跨区服务”模式。这是几年来规模最大、战线最长的一种服务方式,由起初的小麦单一跨区机收向跨区机耕、机插等环节拓展;由关键农时季节的跨区作业服务向冬耕、春耕、农田基本建设等全年性的跨区作业服务延伸;由本区域向全国范围内推进。特别是水稻跨区机收,南到广东,北上黑龙江,涉及十多个省份

(三)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运行日趋规范化

农机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组建,全部经工商注册登记,有明确的章程,齐全的管理制度,都建立了社员大会决策、理事会日常管理、监事会负责监督的制度。合作社社员分配主要采取按资分配(即按股金比例进行分配)和按劳分配两种方式,对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的农户,采取优惠农机作业服务收费标准的方法进行补偿分配;带机入社的社员以合作社名义对外开展作业服务,同时接受合作社的统一调度和统一收费管理。多数合作社实行单机核算,社员一般每年上缴一定额度或根据机具作业量向合作社上缴一定比例的收入作为合作社共同费用,其他收入全部归己。在管理上基本实行了统一承接业务、统一采购农机配件、统一调度作业机械、统一作业标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维修保养等服务。规范化的管理带来了优质化的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客户,给农机服务组织带来了更好的效益。

(四)农机服务规模和实力不断增强,功能不断完善

全市72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506人,拥有各类大中型农业机械及配套机具2079台(套)。据统计,2008年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总收入达到6000多万元。农机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实现了从机耕、机收向机插、植保等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拓展,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向产后烘干、加工及特色农业产业等领域渗透,不少合作社还注册了服务品牌和农产品品牌。全市有40家农机合作社实现了统一育秧、机耕、机插、植保、机割的“五统一”作业服务,占合作社总数的55.56%。慈溪林洪、象山丰效、鄞州庄圆等合作社还在“五统一”服务基础上,向粮食烘干、加工领域拓展,实现了从育种、生产到加工、销售完整的产供销一体化服务链。林洪合作社还走出宁波,在安徽、江西和东北等地建立了从普通大米到有机米、“七彩米”各个等次的粮食生产和加工基地创造了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产业化服务的新模式。

几年的实践证明,农机合作组织在保障农机化发展、提高农机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了农机化整体水平,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农机合作组织成员成为新式农机装备推广运用的示范者和带头人,各种农机新技术通过他们的实践在当地得到快速、大面积示范辐射和推广应用。2008年,我市推广的各类新式农机具,绝大部分为农机合作社购置。全市16.5万亩的水稻机插面积,约70%由农机合作组织完成,其中奉化市所有的机插全部由农机合作社承担。农机合作社还充分利用自身的组织化、机械化和人才优势,在大力推广水稻机插技术的同时,加强农机与农艺的配套,强化培育管理,使水稻稳产高产,显示出农机专业合作社强大的推广能力和服务能力,大大加速了我市新农机、新技术的推广步伐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二)稳定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农机专业合作社由于较高的组织化程度,拥有较大规模的各类农业机械,机械化生产水平高,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保证了农业生产中重要农时季节的劳动生产。同时通过大力开展“五统一”或二四统一”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农民靠天吃饭的局面,减少了土地抛荒,解决了重要农时季节劳动力紧张、劳动力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等的问题,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三)提高了农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农机合作社以互相合作为纽带,把分散的农机户有效地组织起来,合理配置农机资源,有利于土地托管、承包和“一条龙”机械化作业服务的开展,推进土地连片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复种指数,推进了农业由粗放、分散的小生产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大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也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余姚金马农机合作社以长泠江村等周边几个村庄为基础集中连片建设“万亩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通过提供的统一的机械化服务,使农民获得了比传统种植高的收益,为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四)提升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www.xing528.com)

农机服务组织充分利用其农机装备和技术优势,按照市场和农户需求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效解决了集体经济组织统不起来,政府管理技术部门包揽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越来越多的农机服务组织还在政府和农民之间架起桥梁,配合政府与主管部门开展农机科技试验、示范,组织水稻机插秧技术培训,建设现代化育秧工场,承担农机社会化服务。这不仅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还降低了政府的管理运行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进一步带动了整个农机服务产业的发展壮大。2008年,全市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21.39亿元,其中农机田间作业收入4.65亿元,农机运输收入11.89亿元,农机修理收入3951.7万元,农产品初加工收入1.55亿元,农机销售等收入2.61亿元,有效提升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拉动了农机服务产业,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五)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通过农机社会化服务,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不仅解除了农民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缓解了季节性劳动力紧张的状况,也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加快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政府、主管部门、合作组织等对社员进行的各种形式和途径的实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品牌以及质量意识、竞争意识、维权意识等适合市场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我市农机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农机部门自身的高度重视,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为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奠定了法制基础

2004年以来,相继颁布实施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民合作社法》、《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宁波市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农机合作组织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各地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逐步规范和加强农机合作社运行机制,积极开展规范化合作社和示范性合作社的创建,推进了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政府政策扶持为农机合作组织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市各级政府部门充分利用财政补贴各项政策,通过对新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或机械化粮食生产作业队(公司)等给予资金奖励,对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购置使用大中型农机具给予优先补贴,2007年起还有重点地对合作社库房和服务用房建造、购置机具维修检测仪器设备等给予重点补贴,2008年起首次对实行“五统一”或“四统一”机械化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和大户进行补贴,扶持农机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发展农机合作组织的积极性,给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农机部门的精心组织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为农机合作组织成功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为做好农机合作社创建与发展工作,各地农机管理部门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争取财政、工商、税务、民政、金融等部门支持,尽力为农机合作社在工商登记、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用地安排等方面做好协调与沟通,提供优惠和便利。如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农机合作社一律准予工商注册登记,要求税务部门对农机合作社开展粮食生产服务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积极向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等部门争取机具库房用地安排等。各地还开展各种形式的典型宣传和动员发动,进村入户进行现场指导,为农机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同时,我市农机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数量较少,规模化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约占农民合作社总数的10%,且有将近一半的农机合作组织还不能实现“五统一”作业服务。

2.主体结构比较单一,服务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拓宽。现有农机合作社大都以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服务内容,与特色农业产业相配套的合作组织发展缓慢,与“发展大农机,服务大农业”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3.总体运作水平不高,管理制度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对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的规定,一些农机合作社在章程制定、股金设置、工商登记、民主管理等方面还不够完善,运作机制有待完善。

4.人才紧缺,管理技术力量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缺乏专门的农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尤其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和领头人。

5.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发展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存放农机具的库房场地缺乏,规范化农机维修服务组织建设滞后,农机服务组织在享受金融、保险、用地、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服务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合作组织发展要用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加快现代农业步伐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扶持体系,积极开展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加大工作力度,按照“边发展、边规范、边提高”的要求,不断推进农机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提升我市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上一个新的台阶

1.在发展思路上,要与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用现代企业经营的理念,发展农机服务产业,积极探索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公司化服务模式,即市场化经营模式。根据自身能力,在为周围农户提供“五统一”服务的同时发展壮大自身,在政府部门的扶持下,成为公司化企业组织。另一种是合作服务模式。积极鼓励引导各农机服务组织通过股份和合作等手段,整合现有的农机和土地资源,进一步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土地规模化经营作业水平,做大做强农机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农机服务组织的社会效益。

2.在服务内容上,进一步完善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规模,积极发展订单作业、合同化服务方式,建立稳定的供求服务关系,化解生产经营风险。大力推进土地“托管”服务方式,鼓励农机服务组织承包闲置土地和流转土地,实行集约经营,提高规模效益,稳定农业生产,支持劳务经济发展。全面推进统一机耕、机插、机收等全程“五统一”一条龙作业及产后加工一条龙服务方式,提高农机系列化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时效。

3.在规范运作上,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引导、组建好农机合作组织,尽快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机合作社健全完善自主决策、自我约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机制。要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建立社会化服务的市场化运营机制,规范服务标准,统一服务价格,既要考虑服务主体的经济效益,提高他们参与服务的积极性,又要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接受服务的主动性。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公共积累,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保持旺盛生机,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带动力和生命力。

4.在政策扶持上,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等惠农政策,结合我市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实际,研究制定扶持农机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性意见。依法建立农机合作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对农机合作组织创建、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和全程机械化规模达到一定数量的合作组织给予奖励。二是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实施农机专业合作社提质工程,积极开展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和示范性农机合作社创建工作,努力做强做大做优农机专业合作社,增强农机合作组织的服务能力和福射带动能力。

5.在指导服务上,要加强对合作组织负责人、成员以及农机大户的业务培训。要提高他们的索质,使他们及时了解政策法规,掌握新型合作组织的运行方式、经营管理知识和理念,以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合作组织带头人。有关部门要建立农机服务组织联系制度,经常深入基层、合作社了解发展情况,把握发展方向,指导农机合作组织开展工作,反映农机合作组织的愿望和诉求,提高工作指导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充分利用“农机网”、“农业网”、“农经网”等网络平台,为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户提供政策信息和市场供求信息等服务。

6.在统筹协调上,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与协调,落实农机合作组织的扶持政策,切实帮助解决农机合作社库房建设用地、贷款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引导金融部门开展农机合作社信用等级评估,按信用等级授予农机合作组织相应的贷款额度,缓解农机合作组织贷款难的问题,促进农机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要加强与新闻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发挥他们在宣传中的强势作用,放大典型效应,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市农机管理局 李强 葛建平 范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