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挖掘宁波市农业产业基地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深入挖掘宁波市农业产业基地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被调查的所有33个产业基地距宁波市区的平均距离为66.5公里,距最近高速公路出口41.3公里。宁海地区的产业基地核心区土地流转程度最高,为97.1%。因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产业基地季节性用工需求庞大。(四)农业产业基地科技应用1.设施农业普遍推广当前我市农业产业基地在发展设施农业方面主要集中于大棚、喷滴灌节水设施和标准池塘的建设。

深入挖掘宁波市农业产业基地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为实现我市农业“高技术、高品质、高效益、外向型”的现代化生产经营格局,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十一五”期间,我市将重点建成100个以上规模化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在2006~2007年的两年间,我市已开工建设41个农业产业基地。为深入了解已开工建设的41个产业基地的基本情况,洞悉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促进农业产业基地更快更好的建设发展,特对农业产业基地进行了一次系统而全面的调研。

(一)农业产业基地分布状况

1.行业分布

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33个接受调查的农业产业基地中农业项目10个,林业项目12个,畜牧业项目5个,渔业项目6个;从行业结构来看,包括了我市今后重点发展的八大农业行业。其中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竹笋、花卉苗木、畜禽养殖及水产养殖类产业基地分别为2、9、5、3、2、1、5和6个。

2.地域分布

从地理位置看,33个产业基地位居慈溪境内的有5个,余姚6个,奉化6个,宁海7个,象山5个,鄞州4个。从建设地址看,32个(缺乏宁海县望海茶产业基地数据)产业基地距当地乡(镇)、街道所在地的平均距离为4.7公里,距县(市)、区政府所在地的平均距离为23.4公里。被调查的所有33个产业基地距宁波市区的平均距离为66.5公里,距最近高速公路出口41.3公里。具体而言,水产养殖和茶叶产业基地地处相对偏远区域。

(二)农业产业基地经营情况

1.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经营组织模式

从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公司+基地+农户”是目前农业产业基地发展中最流行的一种经营组织模式,该占比达到了63.6%;其次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占比为21.2%(有6.1%的基地为重复选择上述两种模式);“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和其他方式的占比分别为9.1%、3.0%和12.1%。上述数据表明,在发展产业基地过程中,公司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是核心和关键

2.高流转率、长租赁期的核心区土地经营

调查显示,作为重点建设区域的基地核心区土地流转率达到76.6%,高出2006年我市土地流转率40.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水果和粮食基地的土地流转程度相对较低,特别是2个粮食产业基地,其核心区土地流转程度仅为14.3%。分区域看,地域差别明显。宁海地区的产业基地核心区土地流转程度最高,为97.1%。从流转期限看,核心区的土地流转方式以中长期(长期为10~20年,中期为5~10年)租赁为主,占比高达82.8%。采取中长期为主的租赁方式虽有利于产业基地的稳定发展,但也给如何保障农户土地出租收益的合理增长带来了一定难度。从流转成本看,受行业效益的影响,当前土地流转成本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以水果类为最高,可达1000元/亩·年,是流转成本最低的某畜禽养殖类基地的5.3倍。

3.促进农民增收明显

季节性用工需求庞大:有相关就业人数反馈的产业基地中,29个产业基地长期用工总人数为3243人,平均为112人/个。用工人数最多的基地达到1800余人。因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产业基地季节性用工需求庞大。有短期用工数据反馈的23个产业基地季节性用工人数总量为9826人,平均为427人/个。

以本地劳动力为主:季节性用工来源是本地劳动力的产业基地占到51.9%,而用工来源是外地劳动力的产业基地仅占14.8%。

短期用工日费用高于长期用工:调查显示,产业基地季节性用工的平均费用为54.3元/人·天,比长期用工费用高出6.7元/人·天。同时若以每月21.4日工作制算,长期用工费用比2007年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最高档高出170元/月。

(三)农业产业基地产品市场建设

1.产品品牌以市级为主

调查中有29个产业基地均反映其主导产品拥有各类品牌。已建基地不仅品牌拥有率高,而且品牌级别也相对较高O产品品牌以宁波市级为主,占品牌总数的58%,其次为省级品牌、国家级品牌,而县级品牌相对较少。农产品品牌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为加强产业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提供了有效保障。

2.外向型农业产业基地占45.5%

调查显示,15个基地的产品拥有国际市场,占被调查基地总数的45.5%。其中有5个基地的产品以对外出口为主(出口地占产品总量的50%以上,含50%),9个基地30%以上(含30%)的产品远销海外。在出口方式的选择上,自营出口、代理出口实现了均衡发展,其占比分别为40%、33.3%。还有26.7%的基地通过其他方式谋求海外市场。出口市场业已涉及亚洲、美洲、欧洲,超过8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仍为主要的出口市场。

(四)农业产业基地科技应用

1.设施农业普遍推广

当前我市农业产业基地在发展设施农业方面主要集中于大棚、喷滴灌节水设施和标准池塘的建设。调查显示,17个种植业类基地平均大棚拥有量为1734.3亩/个,其中钢管大棚面积平均拥有量为253.6亩/个,竹大棚2821.7亩/个,喷滴灌节水设施平均拥有量为1833.7亩/个。设施农业的普遍推广,为农业产出的提高,农业资源的节约创造了条件。

2.农业科技需求强烈

在向高效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市农业生产人员和企业经营者对技术的需求日渐迫切,农业产业基地的经营主体都纷纷表示希望能每年获取1~2个技术研发成果。为实现这一目标,有28个基地与学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其中17个基地采用技术指导、技术合作、技术支持等方式获取技术支撑,另外还有部分基地采取共同研发、聘用教授、协作学校、科研院所研究等方式获取技术支撑;还有些基地则是直接从学校、科研院所引进良种来获取技术支撑。

(五)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资金

从基地建设的资金来源看,已完成的投资中,自有资金1.3亿,各级财政扶持资金1.2亿,有11个产业基地共获取银行贷款0.3亿,三项资金的占比分别为47.9%、42.3%和9.8%。高比例的财政资金,充分体现了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促进企业自行投资发展农业产业基地的政策设想。

1.财政扶持以市县为主

从财政资金的来源渠道看,以宁波市和县(市)、区为主。国家、市级、县(市)区及乡(镇)财政扶持资金占总扶持资金的比重分别为6.5%、42.0%、32.4%和19.1%。(www.xing528.com)

2.财政资金来源分散

当前产业基地的财政资金来源分散。已有29个产业基地获取了数额不等的10类财政资金。其中以农业综合开发投入额最高,共有8个基地获得了总额为1.2亿的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财政资金。其次是农业产业基地专项资金,共有26个基地已经获取了财政补助。

(一)基础设施投资偏重,研发和品牌建设尚显不足

调查发现,在目前已投入的2.26亿的资金中,用于基础设施投资1.79亿,占总投资额的79.2%;而在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总投资额仅为0.28亿元;另外还26个基地市场和品牌建设共投入了0.11亿,平均投资额只有42.3万元。由此可见,当前我市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主,科技及品牌建设投入相对不足。

(二)抗风险能力有待增强

农业生产中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存在已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索。自然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对自然气候的依赖性仍然很强,而且部分设施农业容易被台风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摧毁;二是就养殖业而言,因为基地是大规模养殖,一旦发生重大的疫情,会对整个产业基地的运转带来灭顶之灾。

而市场风险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地经营主体对市场信息的获取及处理能力较弱,极易造成市场进入的盲目性和市场均衡的脆弱性,导致短缺和过剩的交替出现,引发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过大,出现增产不增收局面;另一方面,国外一些农产品绿色壁垒的不断提高,导致农产品出口风险逐步放大。一旦发生退运事件,很容易扩大、蔓延,不仅损害了该批次生产者的利益,最终还将损及广大农户利益。

(三)项目管理还不尽规范

从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有38.5%的经营主体在建设过程中全部或部分项目未实行招投标。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农业项目涉及内容多,资金小,实行招投标制手续烦琐,操作不便;二是由于部分项目的特殊性而难以实行招标制度,如养殖业为特种行业无法招标;三是部分经营主体出于节约开支的考虑,不愿意实行招投标;四是基地所处区域基本位于农村,建筑队多为私人,有资质的较少,无法招标。另外,还有43.7%的产业基地在资金管理上未实行报账制。主要是由于部分项目横跨多个区域,受制于项目申报主体的区域关系,难以实现报账制。

(一)资金不足成为首要制约因素

由于农业项目的特殊性,如资金周转率相对偏低,获得银行贷款难度较大,因此建设过程中资金不足成为各经营主体面临的首要困难,其占比高达90.9%。其他各类制约因素如人才缺乏、技术力量不足、品牌知名度不高等分别占36.40%,33.30%和27.30%。

从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产业基地的金融服务获取率低。一是贷款需求难以满足,仅有33.3%的产业基地获得了银行贷款,贷款总额也仅占所有资金的9.8%;二是保险业务发展不足。商业性的农业保险呈萎缩态势,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种类少,对农户的保障力度有待提高。

(二)从业者专业素质不高制约先进技术的应用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当前农业从业者很多为50岁以上、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中老年。该群体由于综合素质低,对现代科学技术运用水平不高,对现代生产技术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差。

不仅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低,基地经营者的文化程度也处于相对低位。33个产业基地中,建设单位法人代表的学历中专和高中为主,占总量的48.5%。因此,在加强农民培训的同时,对基地建设单位的中、高层经营者也要加强引导和培训,促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三)生产应用型技术缺乏

近年来我市农业科研成果不断增加,但与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诸多矛盾。一是目前很多的科研成果还停留在知识技术阶段,应用到现实生产的新技术相对较少;二是常规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在高新技术,重大技术突破方面乏力。造成了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高的局面,与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科技的要求不相适应。

(一)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制度

2007年初,《宁波市农业产业基地项目管理细则(试行)》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产业基地的管理制度逐步走向规范化。在调查中,基地经营主体也普遍反映了一些操作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如招投标制会引发下拨资金流失太大,而报账制定财务原始凭证、资料等收集难度大。由此基地经营主体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制定财务细则,在组织执行时有文可依;二是为避免影响项目的正常开展,项目审批和资金到位时间应提早至上半年;三是基地建设在加强管理的同时也要考虑农业农村实际情况,尽可能减少环节和检查。

(二)加大农业科技、品牌建设力度

提升优势农业产业综合竞争力,离不开农产品的不断优化和市场的大力推广。在品牌建设方面,一是增加投入,搭建品牌推广的平台,包括组织推介会、农展会等。借助媒体,利用各类农业节日加大地方品牌宣传力度,集中人力、财力做大做强地方品牌;二是推行市场准入,统一生产技术标准,帮助企业提高品牌档次;三是对企业品牌建设实行培训工作,让企业有信心去做大自己的产品,同时推行品牌奖励机制,提高企业创品牌的积极性;四是加强品牌保护,政府出面联合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增大对仿冒伪劣产品的执法力度。

产品市场生命的延长不仅依赖于品牌的推广,更依赖于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产品优化。政府一是要加快实施种子种苗工程,着重在主导产品上培育种业,提高我市种子种苗的引进和培育水平;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继续推进农科教结合,加快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三)大力培育现代新型农民

一是制定引进高层次农业专业人才的政策,引进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攻关及技术推广人员。二是在职业学校开办培训班,新增一批专业人才、养殖人才、经营人才。对基地经营者开展在岗培训的,可采取适当补助。对基地土地流转后的失地农民,应作好就业和补农措施。三是开展对基地经营者的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培训,提高经营主体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

(四)建立健全农业保障机制

一是全面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增加保险品种,积极探索多种保险模式,降低生产风险。二是推进农业贷款担保体系建设,采取多种方法,增加担保保证金,探索抵押贷款新形式,增强担保能力,扩大担保范围。三是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的建立和健全,提高应急应变能力。筑造一个有效的疫情防护网,尽可能地减少外来疫情对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保护生产能力。

(市发改委 俞海峰 孙学华 冯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