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近几年发展较快,已经成为宁波市十大重点优势制造业之一。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已达到624家。全部从业人员由2006年底的66394人增加到2008年的89652人,平均以每年16.2%的速度递增。工业总产值由2006年底的180.1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97亿元,平均以每年28.4%的速度递增。利润总额由2006年底的14.27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3.06亿元,平均以每年27.1%的速度递增。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宁波汽车工业发展战略,推进汽车工业提升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中国汽车市场为宁波发展汽车工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2000-2007年,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都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轿车年均增长超过30%。中国汽车市场具有的广阔前景无疑为宁波发展汽车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为宁波汽车工业提供了产业配套与辐射腹地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围绕着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吉利等整车企业,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带,无论是汽车零部件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还是零部件产品,从钢铁到发动机、车轮、车灯、汽车内饰等一应俱全。长江三角洲区域内汽车零部件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为宁波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
(三)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为宁波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提供了发展机会
汽车工业全球化进程加快,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提供了可能性。当前国际上各大汽车公司普遍实行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的经营策略,近几年来世界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将全球采购中心建立在中国或将采购的重点放在了中国,中国有可能逐步成为世界汽车及零部件工业的生产基地。作为有一定基础的浙江汽车工业,民营企业发展势头迅猛,是承接跨国企业产业转移的良好选择。
(四)新能源汽车为宁波汽车零部件工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旦国内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扩大,相对于整车制造行业,零部件行业的投资机会将更加明显。因为短期内新能源汽车占车企的份额不高,而相关零部件行业则是从零开始起步,因此其增速将非常高,这为宁波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旦宁波能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方面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商业化实力,一定能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五)国家振兴和调整汽车产业规划为宁波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发挥汽车在拉动内需中的作用,保证我国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在国务院的部署下,汽车产业及钢铁等重点产业的振兴规划已经相继出台。规划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汽车企业集团联合重组,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素质,还推出100亿元的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专项,主要扶持零部件技术进步,这也为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可以说,当前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较好的政策环境为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外围政策环境,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应利用其自身优势,在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指引下,积极进行调整,加强产业发展后劲,争取上一个新的台阶。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动荡、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国际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同时国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使得宁波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面临较大的挑战。
(一)金融危机使得宁波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出口市场面临挑战
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主要是以间接影响、连锁反应的方式起作用。首先,出口受到很大阻力。我国整车出口到美国的很少,但零部件很多,美国的汽车购买力下降,势必影响我国零部件出口。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和蔓延,对能源价格、资源型产品的冲击将会更大,比如俄罗斯、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受到的影响更大,而这些国家是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金融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全球,波及到俄罗斯、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的经济,影响到当地的汽车需求,我国整车出口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冲击。在这种大背景下,宁波零部件企业产品的出口面临较大的挑战。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减速使得宁波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在最近一两年面临较大的冲击
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多方面严峻考验,特大自然灾害和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急剧变化对我国冲击较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亦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已由去年同期的18.5%降至今年的15.2%,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台湾省、香港、澳门地区外有25个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速,减速幅度在5个百分点以上的省份达到了1/3。目前国家经济正处在调整期,在这种背景下,汽车产业和零部件行业的暂时衰退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必将使得宁波汽车零部件工业在未来两年面临较大的冲击。
(三)原材料价格不确定影响汽车企业的生产成本
2008年上半年随着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国内钢材价格也不断上调。此种现象造成了国内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PPl)涨幅连续几个月高位运行。同时,国际市场油价也剧烈波动,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国内汽油和柴油的全国平均零售基准价也在2008年6月20日分别由每吨5980元和5520元调整为6980元和6520元(以93号汽油为例,从5.34元/升涨到6.2元/升)。原油价格的波动又导致汽车用塑料等化工产品生产成本的变化。较高的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对汽车行业必然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而2008年下半年以来,大宗商品的价格下滑较快,并波动较大,这将增加宁波汽车企业成本控制的难度。
(四)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增加了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本
《劳动合同法》实行后,对汽车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零部件企业的成本增加较大,由于需要为员工缴纳五险、辞退员工给予经济补偿、实行带薪休假,使得劳动密集型汽车零部件企业成本大大增加。初步后算,以上3项,企业每年为每个员工多支付6214元,按照宁波市最低工资计算,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上涨了61%。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劳动合同法》影响,导致零部件企业成本大大增加。这是当前宁波发展零部件工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汽车零部件工业面临的较大冲击。
(五)汽车产品的不断降价压缩了汽车企业的利润空间
虽然汽车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今年汽车市场的相对低迷,导致多数汽车企业无法完成销售目标,只能采取降价促销。车市持续低迷,可以说是车市降价的最重要原因,北美市场如此,国内市场更是如此。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多,车市还将保持低迷,这必将导致汽车价格不断下降。汽车产品的降价,既削弱了整车企业的利润空间,同时,也压缩了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空间。
(六)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影响宁波汽车企业的产品出口(www.xing528.com)
人民币的升值、国际汽车贸易中的技术壁垒日益增多,各种新的技术标准和认证标准阻碍了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一是目前中国出口的轿车多为自主品牌,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价格低廉的经济型轿车,其主要优势在于低价,而非品牌和技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上升必然会导致汽车出口产品涨价,使出口产品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价格优势,进而对汽车出口带来冲击。二是现在发达国家对汽车及零部件环保性、节能性、安全性等方面技术标准的日益增多使技术壁垒更难以突破。另外,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没有经过指定机构认可的产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这也增加了我国零部件的出口成本,形成了贸易壁垒,对我国零部件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三是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量的逐年上升,在我国一些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占领越来越多的国际市场的同时,相应的国外对中国汽车配件的反倾销投诉必定增加,这将对我国零部件产品的出口造成很大的麻烦和影响。
(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将引进并做大整车项目
以引进整车项目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以建立整车产业基地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使汽车产业科学、有序、集聚地发展。从华北、华东、长三角及珠三角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整车企业对区域汽车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有整车产品作为依托的零部件产业集群,其产品目标非常明确,为整车提供的配套件功能更加细分,并可充分发挥专业化分工的特长。引进整车项目不仅可以使区域汽车产业链更加完善,更可大大提升零部件制造研发的综合水平。发展整车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市领导应高度重视汽车产业发展,由分管市长挂帅,建立汽车工业领导小组和专家智囊团;
2.利用宁波市的港口优势,和国内大型汽车集团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产能的机遇,吸引国内大型汽车集团设立生产基地,这既可较快地进入其零部件配套体系,又可学习其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是一条切合实际、快速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途径;
3.对发展前景良好,并在国内寻求合作伙伴的外资整车企业(如菲亚特、福特、雷诺等)进行充分调研,积极引进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整车项目;
4.发挥宁波地区特种车、改装车的成熟优势,支持本地整车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扩大国内市场;
5.在引入整车项目的同时,还需重视整车产业基地的建设,为整车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政府及主管部门应在指导产业发展、规范产业用地、落实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和引导职能,积极研究制定各项功能细化规划,如汽车物流规划、汽车贸易规划、汽车研发与设计平台规划、汽车教育规划等,使产业基地的功能齐全、明确,坚持分步实施,避免重复建设,逐步形成汽车城的概念。
(二)重点培育产业链较长的核心零部件产业,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根据目前零部件企业产品分布特点,发展核心零部件产业。目前,宁波地区的零部件产品集中在机械加工件、橡塑件、冲压件等范围内。产品结构简单,技术含量偏低,产业链覆盖范围小,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为提升零部件产业核心竞争力,政府应指导企业紧跟国际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突出零部件的模块化发展方向,支持企业开发变速箱系统、发动机系统、底盘系统等重点产品的系统模块,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扩大产业链覆盖范围,提升产品技术竞争优势。支持企业开发产品利润空间较大的汽车电子类产品,和具有广阔产业发展前景的新能源车辆配套零部件产品。
(三)重点扶持、培养具有发展前景的“小巨人”型零部件企业
针对目前宁波地区各类零部件企业的现状,政府及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区域内的龙头企业,政府应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鼓励发挥自身优势,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断做大做强;对产品有一定技术含量,且有市场的中小型零部件企业,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利用专项基金等政策帮助企业加快产品技术升级,通过专家智囊团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成为“小巨人”型企业;对产品落后,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的企业,应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调节作用,优胜劣汰。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引导.,逐步提高区域零部件产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
面对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和市场的冲击,零部件企业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一方面加快产品技术升级,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寻求新兴市场和客户,建立多元市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起走,配套市场和售后服务市场一起做,以分散市场风险。
(四)建立汽车产业园区,凸显产业集群优势
近年来,以汽车产业园区为载体的汽车产业集群在华北、华东、长三角地区及珠三角地区逐渐形成并发展,产业集群的优势逐步得到体现。依托一汽、上汽、东风、广汽等大型汽车集团的产业集群以及浙江萧山、瑞安、玉环等地区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零部件产业集群都在快速成长。宁波市可借鉴成熟产业园区的经验,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开发建设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园区。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一批产品性价比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利润高的企业,以及在全球采购、全国采购汽车零部件项目中中标的企业作为核心龙头企业,集中到产业园区,形成较强的产业聚集效应,逐步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扶植龙头企业、组建专业化生产基地的过程中,应发挥政府的产业引导作用,注重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促成企业产业链整合,形成模块化的产业架构和合理的产业布局。
(五)搭建汽车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涉及原材料、装备制造业、模具制造业等多个上游产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利用、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例如,宁波地区生产汽车橡塑件、轮毂件产品的企业颇具规模,这与宁波地区发达的模具制造业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政府在产业链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搭建技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产业链内部的合作共赢,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汽车零部件产品检测项目繁多,检测设备专业性又强,一些企业购买的检测设备在满足企业自身需求后,会被闲置。宁波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和宁波汽车零部件检测中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宁波汽车零部件检测中心为主体,搭建宁波地区检测平台,合理利用闲置检测设备,为更多企业服务的建议。这一平台的建设较好地整合、利用企业间资源,至今已为多家零部件企业提供各类检测服务,为进一步实现区域产业资源共享积累了经验。
此外,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高效的信息服务体系。一方面,政府应支持和引导优势汽车企业采用互联网技术,优化采购体系及销售服务体系。逐步与客户、经销商等建立新型业务关系,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尽快建立基本与国际接轨的营销体系与采购体系。另一方面,政府应利用社会资源,搭建集采购、营销、服务、信息等为一体的用于全行业和骨干企业的电子商务网站,为企业提供高效的、有价值的商务信息服务。同时应与专业研究机构合作,搭建技术信息平台,为企业及时掌控国内外汽车及零部件最新状况,了解国内外技术发展方向,以及跨区域技术交流合作提供支撑。
(六)出台汽车产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产业投资环境
为创造良好的产业投资环境,政府应建立相应的政策体系,通过财政、信贷、税收、土地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汽车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进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鼓励汽车企业出口产品拓展国际市场;鼓励汽车企业争创国家品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设立“促进汽车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品牌培育、技术创新、人才培训、信息平台建设、产业发展研究及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贴息等,促进汽车产业项目建设。
(七)加强政府间沟通,为零部件企业进入大型整车配套体系提供服务
与长春、广州、上海等地区相比,宁波地区由于没有大型的整车企业(集团),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整车配套体系相对困难。建议宁波市政府及主管部门加强与周边地区政府间合作交流,利用各种渠道(如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为本地区零部件企业进入周边地区的整车配套体系提供全面支持。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在整车企业所在地设立具有宁波特色的零部件产业园,带领宁波零部件企业走出浙江,发挥宁波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和规模优势,实现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双赢。
(市经委 陈成海 周大明 于洪涛 王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