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天祥
镇海桕墅方方氏家族不仅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也是近代上海商界之翘楚。在其第二、三代之鼎盛时期,曾“执上海商界之牛耳”,是“宁波帮”家族集团中,发迹最早、实力最强、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家族集团。这个家族的形成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宁波帮”的成长过程,也反映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是研究“宁波帮”发展历史的重要依据。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当代宁波人学习和借鉴。
方氏家族第一代创业者有两位:方亨宁,他的后代在家乡仍住老屋,因此这一系被称为“老方”;方亨黉,由于他的后代在家乡建造新屋居住,因此这一系后来被称为“新方”。
一、方亨宁(1772—1840),字建康。嘉庆年间“孑身至申江,典衣被为市廛……积数年始经营贾店”,开设方泰和糖行,兼营南北货,为方氏第一代在上海创业者。
二、方亨黉(1783-1846),字介堂,亨宁之族弟,以字行。清嘉庆年间在镇海憩桥开粮杂店,六七年间积得资金白银数百两。道光元年(1821)前后在沪甬间运销食糖,获利甚丰,旋在上海开设方义和糖行,并以上海为基地,向津、汉、宁、杭及长沙、宜昌等地发展,经营范围扩大至粮食、南北货、钱庄等,使镇海柏墅方方家逐渐发展成为沪上著名的金融商业家族,是镇海方氏家族集团第一代创业者和事业的奠基人。道光十一年(1831),方氏兄弟曾出巨资修缮四明公所,均任四明公所董事等职。
方家的第二代代表人物,新方一系有润斋、性斋两人;老方一系是独子仰乔。
一、新方
方润斋和性斋都是方介堂侄子,润斋是二兄,性斋是七弟(沪地同业中称他为七老板),均由介堂带领到上海,先后在方义和糖行学业,后来协助介堂管理店务。介堂死后,润斋与其四弟梦香合伙在沪开设方萃和糖行。除糖业外,润斋开始经营钱庄、生丝、土布、杂货等业务。道光十年(1830),润斋与其兄仁和在南市开设履和钱庄,这是方家在沪开设的第一家钱庄,也是上海最早开设的钱庄之一,庄内兼营土布和杂货生意(后称南履和,1870年改组为安康钱庄,取消兼营)。开始该庄规模甚小,往来的存放款仅六七万两。与此同时,润斋又和梦香开设专营生丝业务的振裕丝号。上海开埠后,北市(指南市城外的北面,即英法租界地区)市面逐渐热闹,润斋又在北市开设了履和分庄,后称北履和(1866年改组为寿康钱庄)。与南履和不同的是,一开业即专营钱庄业务,不兼他业。此后又与兄仁和、弟仁本合资开设义余钱庄,1870年改组为汇康钱庄。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河南路
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上海开埠,洋货源源而来*生丝、茶叶出口激增,外贸商行应运而生。润斋适应形势,在上海开设方振记字号(后改名方镇记),专营进出口贸易。他组织人员直接到生丝产地湖州,向农民收购土丝;又到绍兴、嵊县等地,向茶农收购平水绿茶。这时润斋已学会一点英语,与英商李百里洋行(开设于1851年)发生贸易伙伴关系,将收购来的丝茶,经过整理打包后,与该洋行交换英国进口的花色洋布。据1851年《北华捷报》刊登的《进出上海港口船期报告》统计,该年李百里洋行进上海船只共4艘,其中3艘装的都是花色洋布等棉织品;出港船只4艘,装运的是生丝和绿茶,可见交易额亦非小数。方振记将进口的花色洋布,小部分在上海销售,大部分雇用甲板船运至汉口待价而沽,获取厚利。后将所积资金在汉口设立了同康钱庄,因有上海钱庄作联号,故在当地同业中声誉卓著,业务十分发达。其后,润斋及其后裔方选青、方季扬等人,又与金山富商黄公续及其子辈伯惠、仲长、季玉等合伙投资开设安裕、承裕、赓裕、复康等四家钱庄。
润斋、梦香死后,方萃和糖行和方振记、振裕等字号及钱庄等由善于经营、精明能干的七弟性斋继续经营,生意更为发达。据上海密勒氏评论报1925年发行的《中国名人录》(英文本)中称:“方性斋是早期租界上最早的主要商人之一,他从茶、丝生意中发了财,他的名字常出现在租界的记录中,是十分有名望的。”他又在沪增设同裕、尔康、延康、五康等多家钱庄,并买下了南市郭仁里和北市兴仁里等很多房地产,使方家事业达到前所未有的全盛时期,奠定方家在沪事业的基础。至此,“镇海方家”成为上海钱业的开创者,“钱业为南北市巨擘,而起点则七老板也(时上海人称方性斋为七老板)”。性斋也懂得一点英语,与英商李百里洋行的交易更为扩展,所获巨额利润,成为方家开设钱庄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方面。此时,新方家系统在沪经营的钱庄达17家之多,为当时上海9大钱业家族集团之首。此外在外埠开设的钱庄:汉口有同康1家;杭州有慎裕1家;宁波有郭裕、益康、瑞康、义生、成裕等5家。
方家开设的这些钱庄,大多由方家家族成员投资创办,但也有少数与人合伙经营。创业伊始规模不大,资金一般在2~4万两之间。1908年开设的赓裕钱庄资金6万两,在当时同业中已算是资力雄厚的了。平时各庄往来的存放款约在数十万两之谱。其中承裕钱庄因经理谢纶晖经营得法,信誉极好,存放款常在100万两以上,在各联庄中犹似鹤立鸡群,居于首位。
方家从商业起家,以商业获得的利润,积累资金,投资于金融业。初时经营钱庄业本非内行,因此每创设一家钱庄,都经慎重考虑,聘请熟悉钱庄业务、老成可靠的经理人员,把经营管理权交付给他。当时所聘各庄经理,大都是钱业界著名人物。如寿康钱庄经理屠云峰,为人谨慎,办事认真,深受方家信赖倚重;承裕钱庄经理谢纶晖,后来转任中国通商银行总经理;安康钱庄经理赵文焕,后来兼任煤业银行董事;赓裕钱庄经理盛筱珊,后来兼任中和银行董事,都是钱业界中声望甚高的一时人选。
二、老方
方仰乔是建康的独子。他继承父业方泰和糖业,经营颇为得法,业务日益扩展。他也将商业利润投资开设钱庄。第一家是1870年在上海开设的元大亨(1911年歇业)。其后在1904年〜1910年间相继又开设了7家;与此同时,在宁波开设同和、咸和、祥和、谦和、恒和、大和、元亨、元通等8家;在杭州开设豫和、震和2家。由于发展过速,用甲庄资金开设乙庄,又以乙庄资金创办丙庄,而各庄根底子)综理方家事业,执上海商界之牛耳。曾参与领导两次四明公所事件,是19世纪末“宁波帮”的领袖人物。
一九一〇年的元康钱庄汇票
方润斋死后,留下的事业由其子黼臣继承。钱庄方面除老店汇康与大房侄子方式如共同经营外,尚有安裕和宁波的瑞康,共3家。1894年和1908年,黼臣又和黄公续在北市开设承裕和赓裕两家钱庄,都占大股。商业方面有:1.上海的方萃和糖行,系与方式如共同经营管理,业务较前更为扩大,每年营业额约达二三百万两,在同业中居翘楚地位。2.宁波的方紫金银楼,系独资经营,是宁波著名的老银楼。3.杭州的方裕和南货店,是方家不深,基础不固,在1910—1911年间的钱业倒闭风潮中,各庄都遭到波及。
方家(包括新、老两方)在这一时期里,除经营钱庄业务为主外,继续经营多种商业,计有糖业、沙船、银楼、丝绸、棉布、药材、南北货、典当、渔业、书业、房地产业等。经营的地点也有所发展,以上海为中心,散布在镇海、宁波、绍兴、杭州、湖州、南浔、南京、汉口、宜昌、长沙、沙市等地,成为名闻江南的家族巨商。
一九四九年的安裕钱庄支票
方性斋死后,其侄方黼臣(方润斋之与友人合伙经营的,每年获利颇为可观。黼臣死后,这些钱庄和商店由方黼臣的三个儿子(选青、叔陶、季扬)继承经营。(www.xing528.com)
方性斋的长子芯畴,是清末举人,专心科举仕途,不幸中年早逝。因此其家业主要由性斋的次子樵苓和长孙椒伯继承。方樵苓后来又经营煤业,开设天生煤行,自任经理。辛亥革命期间,上海陈士英欲图起事响应,苦于缺少经费,经虞洽卿向方樵苓劝说,力促方赞助革命。方慨然允诺,除自输巨款外,又发起组织“革命军饷征募队”,由方樵苓和虞洽卿分任队长,率领侄子方椒伯等人,分向各商铺富贾劝募民军经费,成绩斐然。
方家的第四代代表人物,主要是新方二房润斋的孙子季扬和七房性斋的孙子椒伯两人。
一、方季杨(1884—?),幼年家中延师就读,后在宁波钱庄学业,满师后来沪继承经营家业。其中安康钱庄几经改组,1912年升股为4万两,季扬和两个兄长(选青、叔陶)及大房的堂兄式如各占1股(1万两)。1933年再次改组,加上“因记”,资本增至24万元,分为10股,季扬占4股,成为主要股东,由其直接掌握经营,经营状况颇佳,该庄直到解放初期始告收歇。安裕钱庄在1929年间曾发生客户某丝厂倒闭、巨额放款无法收回之事,所积公积金10多万两全部垫人尚不足应付,其他股东纷纷退出,由季扬独立支持,旋即改组由李扬独资经营,加上“源记”字号,资金增至70万元,重新恢复信誉,营业较前更为发展,可见季扬在经营管理上富有魄力,且胸有成竹,善于策划,该庄一直到解放初期始行闭歇。赓裕钱庄也在1923年改组,加上“来记”,增资至54万元,分为12股,季扬占4股,成为大股东,直接经营该庄。以上安康、安裕、赓裕3庄都设在宁波路120弄兴仁里(分别在26号、19号、20号三处),其时季扬家住福建路,相距甚近,管理上甚为方便。
1920年,他又投资侄子方液仙所创办的中国化学工业社,占有该社股本的三分之一,当选为董事长。1923年,他和族侄稼荪及黄公续之子黄伯惠合股开设复康钱庄,1927年受战争影响,为了避免筹垫饷项、认购库券等原因而宣告停业。
二、方椒伯(1885—1968),又名积蕃,曾两任上海总商会副会长。他是性斋的长孙,芯畴(字崇年)的儿子。13岁随叔父赴上海继承祖业,往返于沪甬之间,他敢于开拓新的局面,使方氏家族史又翻开新的一页。1922—1926年曾连选连任两届上海总商会副会长,主持工作。抗战爆发时,任宁波旅沪同乡会会董兼会务主任,设立难民收容所,免费遣送同乡难胞20多万人返甬。上海难民救济协会成立后,任副秘书长兼劝募主任,募捐1000余万元,接济难胞11万余人。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委员等职。
方家第五代的代表人物可列举方液仙和方稼荪两人。
方液仙
一、方液仙(1893—1940),是新方一系二房润斋的曾孙、小港李家的外甥、选青的长子。他是方氏家族中最出色的一个,早年在上海创办中国化学工业社,是中国日用化工业的奠基人。“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与抵制日货运动,任中国国货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被誉为“国货大王”。抗战爆发,不为日伪威逼利诱所动,拒不事敌,惨遭谋杀。他是“宁波帮”出色代表和爱国实业家的典范。
中华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二、方稼荪(1895—?),是新方三房仁本的曾孙、仰峰的孙子、季扬和椒伯的族侄。方稼荪幼年时在家乡私塾就读,成年后来沪习业并继承家业。1923年与族叔季扬及黄伯惠在北市创办复康钱庄,集资10万两,分为10股(季扬4股、黄伯惠3股),聘王允中为经理,1927年因时局关系停歇。此后数年,他独资开设乾丰证券号,热衷于标金的投机买卖,遭到严重损失,后来接受族叔方式如的规劝,退出投机事业。1933年资金转入承裕钱庄,该庄改组后,加上“牲记”,增资为54万元,分为12股,稼荪独占7股共31.5万元,占半数以上,成为主要股东(其他股东为方选青1股、黄仲长和友人陈友斋各2股)。他专心经营该庄,原经理谢纶晖、谢韬甫都是同业中的前辈,业务经验丰富,善于调度,因此该庄在历次金融风潮中始终保持良好声誉。1941年日军侵占上海租界,沪上专营投机、囤积的新设钱庄纷纷开业(至抗战胜利时达229家之多),成为投机商人聚集活动场所。
中国国货联营公司收条
在此环境中,老式经营的承裕钱庄难以适应,于1943年歇业清理。他所经营的其他企业尚有永丰渔轮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宁波生泰典当(是股东)以及宁波益康钱庄。益康开设于同治年代,已是数十年的老铺。1935年夏,宁波曾发生钱庄挤兑风潮,该庄略受影响,但因老店根底深、基础扎实,逐渐恢复信誉,抗战爆发后呈现停顿状态。另外,由他任股东的祖传老店方萃和糖行,30年代起每年营业额较前略降,但仍在百万元之谱,抗战期间一度停业,194。年始告复业,但业务颇受影响,已不可与昔日相比了。
方液仙之后,尚有方善珪、方善型、方善境三人。
方善堃(1908—1968),字子藩,1927年赴日留学,曾就读东京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预科药物学。1934年去德国博城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39年回国担任大丰工业原料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还组建化学研究所,研制西药及化工产品数十项。后又筹建天丰制药厂,任经理。1941年兼任中国化工厂总经理,主持生产化工原料。1943年又兼任上海汉光电化厂总经理。同时还担任上海化工原料商业同业公会常务理事(1942)、中华化学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1945)。1956年公私合营后,任上海大丰化工厂总经理。并历任上海市第一、二届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协第一届常务委员等职。
方善珪(1914—1999),幼时随父方椒伯去上海,193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系,后留学美国,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去香港从事金融事业,曾任中国银行董事、中银香港分行副总经理;并当选为全国第五、六届人大代表。
方善境(1907—1983),早年就读于上海澄衷中学,1924年毕业后开始学习世界语,是最先将拉丁化新文字介绍到国内的学者,其编写的《世界语初步》、《注释世界语文选》已成为学习世界语的经典读物。时人评他为“功勋卓著的世界语运动家,同时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世界语学者”,被誉为我国世界语运动的“火炬战士”。
方氏第六代现未发现有十分著名的人物。第七代最有名的是方家祥。方家祥是方曾泽长子、方液仙长孙。1981年自大陆去美国留学。后以一百美元从事印刷、广告行业。历尽磨难、矢志不渝;筚路褴缕、艰苦创业,终使事业有成,扬名美国。上世纪90年代,被入选93—94年度《世界企业家名人录》。
方氏故居位于镇海区骆驼镇桕墅方村,原有豪宅十余幢,气势宏伟,自成院落。现尚有方七房和余庆堂两幢,其他房屋已被拆除。
(本文作者系宁波市镇海区原侨务办公室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