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经促会课题组
由于人多地少矛盾的长期制约与商业化浪潮的牵引,历史上特别是近代以来,宁波人外出谋生创业蔚成风气,向外移民经久不衰,从而造就了一个庞大的旅外宁波人群体。尽管,1949年前后,有部分宁波人移居港台等地,但绝大部分仍旧留在内地。同时,由于宁波高教事业与经济发展的长期滞后,1949年后又有大批宁波人通过求学求职等途径,加入到内地宁波籍群体中。应该指出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以上海为中心广大内地宁波籍人士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经受了各种磨难与考验,与共和国一起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岁月。他们继承先辈的创业精神,以宁波人特有的勤劳与智慧,在各自的岗位上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为共和国的建设与发展添砖加瓦,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变迁,他们不仅分布地域广,足迹遍及全国各地,而且活跃在大陆社会政治经济与科教文卫等几乎所有的领域。他们不仅数量多,而且整体素质普遍较高,各行各业都有杰出代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在各个领域脱颖而出,努力为国家现代化事业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尤其是以86位两院院士为代表的宁波籍精英群体为新中国科技事业所作的重要贡献而为世人瞩目。
为便于对目前内地宁波籍精英群体的了解,本文拟分几个部分进行概述。
1.内地宁波籍之科教精英
2000年初,宁波市政府为了深人实施“一号工程”,全面推进科教兴市战略,充分发挥外地甬籍专家在引才、引智、育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开展了大规模的外地宁波籍高级人才调查摸底活动,并据此初步建立起了外地宁波籍高级人才数据库。本文使用的部分材料即以此为基础,同时也参考最新的资料对其进行必要的更新。收录对象为出生地或籍贯或父母常住地为宁波,其本人现在宁波地区以外工作或学习的人员,如国际、国内某一学科带头人、著名专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人员;具有博士、硕土学位人员;大型、特大型企业管理人员等。各类高级人才具体情况是:
(1)两院院士。迄今甬籍两院院士共86人(其中有9人已过世),在全国各大城市名列第一。健在的院士中有中科院院士34人,他们是:王阳元、计亮年、贝时璋、白以龙、石钟慈、任美铸、刘元芳、孙儒泳、戒嘉余、朱兆良、吴祖泽、吴常信,应崇福、李志坚、杨雄里、杨福家、杨福愉、沈自尹、沈珠江、陈子元、陈创天、陈宜张、陈俊勇、周兴铭、周毓麟、於崇文、洪国藩、贺贤土、徐祖耀、谈家祯、戚正武、黄量、韩启德、颜鸣皋。工程院院士40人,他们是:毛用泽、乐嘉陵、孙忠良、庄辉、朱英浩、朱高峰、汤德全、阮可强、何友声、何德全、余松烈、余梦伦、汗成为、沈昌祥、陆道培、陈亚珠、陈敬熊、陈毓川、陈肇元、陈赛娟、周永茂、周光耀、林永年、范立础、郁铭芳、郑颖人、俞梦孙、胡思得、倪光南、倪维斗、徐志磊、徐秉汉、翁心植、翁史烈、袁渭康、章梓雄、童志鹏、谢世楞、魏正耀、魏敦山。两院院士3人,他们是:陈俊亮、郑哲敏、路甬祥。院士中有85%集中在北京、上海两地分布领域比较全面,但以应用学科为主,中科院和工程院按学科领域分类的所有12个学部中都有甫籍院士。在被誉为21世纪前沿科学的信息、生命等学科领域内,更是集聚了众多的甬籍院上,如中国工程院的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有8名甬籍院士,生物学部中有16名甬籍院士,清华和北大的微电子研究所的掌门人都是甬籍院士。
(2)著名高校领导约60人。他们中现任的有:清华大学副校长岑章志,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徐金梧,上海大学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方明伦,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世民,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1二海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家伦,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沈伟国,上海东华大学副校长陈田初,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副校长钱关祥,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浙江大学副校K冯培恩、胡建森,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孙伟民,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沈健,中山大学校氏黄达人,郑州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校长王正德少将等。此外,还有上海中医药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上海海运大学、上海音乐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湖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的校级领导。
现已退任的有:原清华大学校长张孝文,原清华大学副校长倪维斗,原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黄圣伦,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义遒、韩扇德,原中戏学院院长王永德,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江平,原北京工业大学校长樊恭杰,原中国纺织大学校长周永元,原中国经贸大学校长孙维炎,原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翁史烈,原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圣坤、张定海、沈为平、盛焕烨,原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何友声,原上海复旦大学校长谈家祯,原上海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翁铁慧,原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毛杏云,原上海笫二医科大学校长范关荣,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副校长章鲁,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斯福民,原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余秋雨,原浙江大学校长路甬祥,原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童芍素,原浙江农业大学校长陈子元,原杭州大学校长郑小明、副校长量如奕、副书记马裕祥,原杭州电子工业学院院长周行权,原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葛忠华,原南开大学副校长翁心光,原青岛大学校长竺苗龙,原合肥工业大学校长陈心昭,原厦门大学副校长翁心桥,原南昌大学常务副校长李嗣垦,原西南交大党委书记李植松,原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元镛,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梁昌洪,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傅丰林,原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戴冠中,原深圳大学副校长应启瑞等。
(3)博士生导师约400多人。这些博导都是教授、研究员中的佼佼者,其中不少是40岁左右的科技界少壮派。如现年39岁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徐波研究员;现年41岁的浙大计算机系副主任庄越挺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国家重点实验室钟建江教授,南京大学物理系马余强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副主任陈红凤主任医师;现年43岁的浙江农科院院长陈剑平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陈松蚕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张跃军教授,浙大能源工程系主任严建华教授,浙大CDAACC国家重点实验室马利庄教授;现年44岁的国家色谱研究中心主任邹汉法研究员等。
(4)博士、博士后约2000多人。他们年富力强,其中40岁以下的占80%。
(5)国内重要科学研究实验机构负责人百余人。他们不仅在中国科学院、各高校系统有关科研机构中独当一面,还在其他科研系统中成为领军人物,如著名航天专家、神舟飞船副总指挥和副总设计师施金苗,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院长邬庭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原院长钱志林,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邹大挺,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顾方舟,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高级工程师陈贤杰,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胡南强,机械部机械科学研究院院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孙大涌,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吴启瑞,联合国国际信息科学院院士、中国策划研究院院长余明阳,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陈勇,中科院介肥分院等离子研究所所长翁佩德,河南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陈群胜,深圳大学建筑设计院院长许安之等。
(6)人文社科专家约百余人。他们不仅广泛分布在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门类,而且不少还是所在学科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如著名法学家江平、龚祥瑞、应松年、周汉民、胡建淼,著名经济学家乌家培、黄达人、蒋学模、伍柏麟、张为国、叶雅阁,著名史学家张芝联、邹逸麟、周积明、虞和平、陈炎,著名行政学专家毛寿龙等。
2.内地宁波籍工商精英
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为素有经商头脑的宁波人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他们创办了众多的民营企业(仅宁波一地即有民营企业6万余家),加上在大型国有企业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的宁波人,他们的数目和力量相当可观。根据2000年宁波籍高级人才调查,外地宁波籍著名企业家约有450人。其中大部分企业总部设在北京、上海、天津、杭州、深圳、南京、合肥、武汉、沈阳、西安、成都等大城市。内地宁波籍企业家所涉及的生产经营范围相当广泛,尤以金融证券、电子信息、贸易及建筑房地产最为显著。其中金融证券界即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上海银行、陕西工商银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上海国投、上海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等10余家大型金融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包括前任)。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则是上海宁波经促会会长庄晓天一手创办起来的。在电子信息行业,许多宁波人凭着高科技的优势与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也创下了不凡的业绩。在大陆从事电子信息的著名甬籍企业家有数十人之多。地域分布上主要在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天津、深圳等地。其代表人物有网易公司董事长丁磊(2003年名列大陆百名富豪排行榜第二),联想集团创办人之一倪光南,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任伟泉,杭州新中大软件股份布限公司总裁石仲韶,“联众世界”网站总裁鲍岳桥,南京熊猫集团原董事长陈祥兴,深圳爱华集团公司副董事长童中方,天津宁波商会会长、天津共创科技集团总经理戎鹏举,著名电子商务企业集团中联在线副董事长陈行维,中国自动化控制总公司技术发展公司总经理金乐,上海沪创科技发展公司董事长水海龙,上海邦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涵江,北京宁波商会会长、中科实业集团(控股)公司董事长张云岗,合肥荣事达电器公司总裁仇旭东等。
1999年9月14日,第三届海内外宁波同乡联谊大会暨宁波“科教兴市”恳谈会合影
近代以来,宁波人以善于经营著称于世,无论在国内贸易还是对外贸易都有出色的表现。当代宁波人也不例外,如中国国贸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广相、武商集团董事长毛冬声、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为江、中国远洋公司集装箱公司副总裁马智宏、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原总裁陆吉安、上海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平奇、上海轻工控股集团总裁陆晨、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陈金邦、天津市中药集团原董事长乐鹤祺等。在建筑房地产业,宁波人也有不俗的表现.尤其是象山建筑业的崛起让世人称奇,其龙头企业中国龙元集团董事长赖振元等有相当知名度。这个宁波最偏僻的滨海小县,2003年建筑业产值达200多亿元,其中9。%以上为域外所得,有“中国建筑之乡”之誉。目前该县已有数万人在外从事建筑业,以上海为中心,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又以上海、杭州、宁波、昆山等长江三角洲为主,并涉足北京、重庆等地,还开始进入越南、柬埔寨等地承包国际工程项目。房地产方面,上海兴业房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光骝、香港上海金裕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乾源、上海徐汇房地产集团董事长张正奎、江苏弘辉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徐信久、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总裁江彪、浙江绿城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寿柏年、重庆嘉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如法等都具有相当实力。
宁波人在其他行业长袖善舞的也大有人在。如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张家仁,中国一汽集团总裁、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竺延风,正大青春宝集团董事局主席冯根生,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陆益平,著名劳模、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包起帆,上海大众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平,杉杉集团总裁郑永刚,上海埃力生集团公司董事长吴国迪,上海仲盛集团董事长叶立培(名列福布斯大陆富豪排行榜),上海保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裘东方等。(www.xing528.com)
3.内地宁波籍之政治精英
宁波人担任党政要职的有数百人之多。其中现任中央及部门领导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副主席张榕明,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原财政部部长刘仲藜,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全国人大人口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原建设部副部长叶如棠,中组部副部长沈跃跃,外交部副部长杨洁篪,国务院副秘书长徐绍史,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顾尔熊,中石化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张家仁,中央金融工委中国银行监事会主席崔雷平,全国总工会副主席苏立清,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张彩珍,中国民主建国会副主席陈明德,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等。
现任省、市领导(省部级)有:北京市政协副主席黄承祥,上海市市长韩正,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王仲伟,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沈红光,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杜家毫,浙江省委秘书长张曦,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荣宝,浙江省常务副省长章猛进,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张蔚文、冯培恩,天津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黄兴国,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方之焯,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朱兆良,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安徽省政协副主席陈心昭,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董君舒,江西省政协副主席金异、倪国熙,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陈义初,海南省政协主席王广宪等。
已退任的中央及部门领导有:原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陈先,原商业部常务副部长姜习,原化工部副部长林殷才,原煤炭部部长王森浩,原有色金属总公司董事长茅林,大企业工委监事会原主席陈顺恒,原监察部副部长冯梯云,原商业部副部长张世尧,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孙广相、李国华,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金鑫,原财政部副部长金立群,原中国贸促会会长俞晓松,原中纪委副书记徐青,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孝文,原国家科委副主任黄齐陶,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沈椿年,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叶宝珊,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桂晓风,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朱高峰等。
2005年3月4日,宁波市委、市政府在京召开北京宁波籍人士座谈会合影
已退任的省、市领导(省部级)有: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谈家桢,原上海市副市长李储文、庄晓天,原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石祝三、陈正兴,原全国人大常委、原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毛昭晰,原浙江省省长沈祖伦,原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祝耀祖,原浙江省政协主席王家扬,原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朱之光、程炜,原天津市政协副主席何国模、虞颂庭,原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邹尔均,原辽宁省副省长张知远,原青岛市市长秦家浩,原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厉志成、沃祖全,原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张鹤令,原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汪福清,原海南省副省长邹尔康等。
4.文艺界及新闻出版界宁波籍精英
当代宁波籍著名作家、艺术家之阵容从以下一串名单中即可见一斑:著名作家兼画家冯骥才,著名作家余秋雨、徐开垒、陈丹晨,著名文学家姜彬,著名红学家蔡义江,著名书画理论家邵洛羊,著名中国画家潘公凯、顾生岳、童中煮、吴永良、陆一飞、王康乐,著名油画家全山石、沈行工,著名版画家、雕塑家江碧波,著名水彩画家张英洪,著名连环画家贺友直,著名书法家陈振濂、周慧珺,著名篆刻家高式熊,京剧表演艺术家杨春霞,著名越剧编剧徐进,著名越剧演员毕春芳、金采凤、徐天红,著名电影演员王志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著名作曲家孙慎、周大风,著名芭蕾舞蹈家石钟琴等。
新闻出版与文化界有:新华社原副总编朱承修,新华社香港分社原副社长李储文,《中国日报》原总编朱英璜,《中国日报》原总编陈砾,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洪民生;著名出版家丁景唐、傅璇琮,著名文物专家毛昭晰、陈燮君、周天游等。
此外,体坛精英有:举重世界冠军王秀芬,游泳世界冠军乐滢、贺慈红,乒乓球世界冠军冯梦雅,体操世界冠军孙晓姣、杨波,羽毛球世界冠军刘坚军,技巧世界冠军严建光、黄瑞芬,武术世界冠军陈蓓。还有身残志强、誉满全球的著名体操运动员桑兰等。
历史上宁波人有强烈的团体意识,凡是有宁波人活动的地方,几乎都能找到“四明公所”、“宁波同乡会”一类的组织,被誉为“甬人团结自治之力素著闻于寰宇”。这些同乡社团以服务同乡、联络乡情为宗旨,在广大旅外宁波人中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成为同乡团结的一面旗帜。1950年后,这些同乡团体纷纷解散。1988年10月,以贯彻邓小平同志指示动员“宁波帮”建设宁波为宗旨的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对海外又称宁波同乡联谊会)成立,得到了广大旅外宁波人的积极响应,随后北京、上海、天津、杭州、深圳、贵阳、南京、合肥、南昌、武汉、沈阳、西安等12个城市成立了宁波经促会组织,其中北京、上海、天津、成都、沈阳等地还成立了宁波商会组织。这些宁波同乡联谊组织,广泛团结同乡,致力于为宁波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为所在地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为会员服务,是旅外宁波籍及各界人士了解宁波、建设宁波的桥梁,也是宁波市委和市政府广交朋友、咨询参谋的重要组织和促进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依靠力量。
2003年10月22日,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情景
1.从地域分布来看,相对集中。内地宁波籍人数相当于宁波现有人口,主要分布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中上海一地宁波籍居民约300余万,约占内地宁波籍人士的60%左右。改革开放后,上海大开发大建设的发展机遇以及人文相通、人缘相亲、地缘相近的优势吸引着大批宁波人前往上海“淘金”创业,这其中又以象山建筑业在上海的崛起最为典型。近代上海号称宁波人的第二故乡,是近代宁波人创业大本营,也是宁波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桥梁,至今这一格局并没有改变。上海是内地宁波人创业的集中地,而上海发达的经济文化与中国经济中心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的地位对旅沪宁波人的成功是十分有利的,相当多数的当代宁波人也都是在上海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据宁波市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统计,截至2003年底,在沪投资创业的宁波企业总共有2345家,注册资金达316175.1万元,投资总额超过180亿元。投资领域涉及建筑、金融、石化、服装、房地产等领域,一些原在宁波发展得不错的民企为求得更大发展,而把公司总部或错售与研发部门迁至上海。如杉杉集团,埃力生集团等。
同时地域分布还呈现出一定的特色:北京拥有较多科技精英与政界人士,天津、南京拥有较多教育界人士,深圳、武汉等地商界人士较多,而上海、杭州由于人数较多,各类人才比较全面,特别是上海各行各业均有杰出的宁波籍人士。据2000年调查到的5100名高级人才中,北京1690人,上海1300人,杭州522人,天津356人,南京188人,西安103人。应该说这一甬籍人才地域分布对宁波本土发展是相当有利的,因为宁波与上海一海之隔,进出方便,可以充分接受上海的辐射,可以借助上海的优势实现自身的发展。而北京由于其特殊的地位,使旅京宁波人拥有相当宝贵的各类资源。
2.内地宁波籍人士以无贝之才见长。其中不仅有贝时璋、谈家桢等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开拓和奠基的老一辈科学家、老专家,而且还拥有一支人数众多的甬籍中青年专家队伍,其层次之高,数量之多,分布领域之广,为国内其他城市所罕见。目前宁波的进一步发展正面临挑战,原有的不少优势正在弱化,现有的一些制约因素正在显现,科教发展相对滞后。宁波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存在着三大反差:一是经济实力相对比较强,但科技基础比较薄弱;二是在外地工作的宁波籍专家多,而在宁波本地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少;三是宁波的企业规模较小,自主创新能力弱,但机制比较灵活,对科技的需求相当迫切。这都为外地宁波籍科技人才在家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3.当代宁波人走出家门在外创业渐成气候。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宁波人开始走出家门,外出创业,到各地去寻找发展空间,成就大业的也不乏其人,这其中又以网络英雄丁磊最有代表性。此人大学毕业后曾在宁波电信局工作,但不到3年即放弃旁人看来是肥差的单位而下海“折腾”,而今终于闯出了一条令人称奇的创业之路。2003年德国科隆举办五金工具展,据报道中国人去了2万多,其中宁波人占了一半。在武汉电脑城外地经营户中多半也是宁波人。特别是象山建筑业在上海的崛起和远近闻名的慈溪等地块状经济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年“宁波帮”的创业精神。但与为数几十万满世界跑的温州人相比,特别是与近代“宁波帮”敢作敢为闯天下的开拓精神和“无宁不成市”的辉煌业绩相比,当代宁波人尚需努力。如果说近代旅外宁波人以商见长,当代旅外宁波人则以“智”见胜。当代宁波人将在科技方面的潜力与在市场意识方面的优势转化为现实财富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4.群体组织初步形成。近代宁波人的同乡团结是相当出名的,以重视团体与联合的力量为核心的同乡团结曾是近代“宁波帮”在险恶环境下求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宁波人积极响应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号召,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以宁波经促会为核心的内地宁波籍人士群体网络已初步形成,但由于诸多原因,参与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各地协会在积极开展服务宁波、服务当地、服务会员的同时,努力开拓协会工作的新局面。如上海宁波经促会于2002年7月成立企业家分会,不久即成立为企业服务的融资担保公司和中介服务机构,致力于为驻沪甬企排忧解难,受到了广大宁波企业的欢迎。此外,北京、天津、南京、合肥、贵阳、南昌、沈阳等地经促会也开展类似的服务。但目前在外创业的宁波人如何立足当地、形成合力尚待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