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受国外农业旅游发展的影响,人们对农业及其经营的理念也在不断发生转变,特别是对农业的旅游、休闲、观光、体验等功能和模式逐步有了新的认识,并开展了一系列乡村旅游的有益探索。例如,深圳市举办了荔枝节活动、贵州省郎德上寨等地开展了民族风情旅游,这些地区主要依托当地的农产品、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条件,开展了具有典型“农家乐”性质的比较初级的乡村旅游的尝试。1985年5月,时任国务院旅游协调小组组长的谷牧,前往浙江省富阳县(今富阳区)考察乡村旅游休闲活动,并题词“农家乐,旅游者也乐”。1986年,成都郫县(今郫都区)农科村一些花卉苗木种植户从最初的接待客商考察逐渐发展到接待市民游玩,结合乡村风貌和园林景观,形成了以徐家大院等为代表的,集餐饮、游玩、休闲等为一体的农家院休闲旅游经营模式。此后,成都周边纷纷出现了以农村家庭为依托,以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为特色风貌,吸引城镇居民休闲度假、观光娱乐、农事体验的多种乡村旅游形式。1987年成都郫县(今郫都区)农科村举办第一届桃花节,率先进行了以“农家乐”为载体的乡村旅游尝试。到20世纪90年代初,如北京、浙江等地的城市郊区,部分农民也开始自发或在政府鼓励支持下利用自有庭院开展“农家乐”旅游,标志着我国农村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的兴起,同时也带动了农村闲置农房的盘活利用。
这一阶段以发展“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具有农民自发组织,依托闲置农房、农村土地和乡土特色风貌等,提供简单的餐饮、住宿等特点。这一阶段对“农家乐”形式的界定、定位、功能等在认识上相对比较模糊,仅仅是开启了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新的初级模式。虽然有的得到国家“扶贫”政策支持,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发展的特点,该阶段因主要是探索期,围绕农村土地和房屋等支持“农家乐”发展的一些政策体系暂未受到过多关注。(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