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深夜,你的女儿麦琪从就读的大学打电话回来,征询你的意见。她很少需要你的意见,但是每次她来问你时,都为时已晚。这次听起来很有趣,她已经答应要参加学校经济系所做的一个实验。实验规则事先就被公布出来,以便受试者能够仔细思考他们的选择。实验是关于两个对手之间的议价,麦琪扮演参与者A。开始时麦琪会得到10美元,然后她要将这笔钱分给另一名学生(参与者B),麦琪不知道这名学生的身份。规则规定她必须提出一个数字给参与者B,然后参与者B可以接受这项提议,并拿到麦琪所提出的金额,或是拒绝这项提议,然后两人都拿不到钱。麦琪问她聪明的经济学家老爸的问题是:她应该出多少钱呢?
你支支吾吾地说必须去查一些研究文献,才能提供建议。 因此,第二天一早你立刻冲到图书馆。结果,相关的理论出现在阿里尔·鲁宾斯坦的一篇论文(Ariel Rubinstein,1982)中。你立刻注意到鲁宾斯坦一开始就做了声明:他所做的只是在双方行为是理性的前提下,将议价情况中可能会发生的事做理论化的推理而已。他将这个问题与另外两个问题区分开来:(1)实证的问题——在实际上会达成的协议是什么;(2)规范的问题——公平的协议是什么。
在读过鲁宾斯坦的论文,包括一开始的声明之后,你理解到麦琪所参与的简单博弈,理论上的结果相当明显。参与者A应该跟参与者B提出1美分的出价。参与者B会接受这个出价,因为1美分总比没钱好。然而,你很快就会了解到为何鲁宾斯坦这么谨慎。1美分的出价似乎是个有风险的策略。如果参与者B将这么低的出价视为侮辱,拒绝这个出价的成本对于他来说只有1美分。或许麦琪应该提出高于1美分的出价?但要高出多少呢?你会给她什么样的建议?(www.xing528.com)
正在思索要如何跟麦琪说的时候,你接到本地一位商人的来电,他想邀请你担任咨询顾问,这是比麦琪征询你意见更少发生的事。那名商人在你居住的大学城拥有一家汽车旅馆。有一件事困扰着他:一年之中总是有几次,像是毕业典礼或是返校日的周末,旅馆房间会有供不应求的情况出现。例如,在毕业典礼期间,由于旅馆房间不足,有些家长必须住到50英里[1]外的旅馆。他的汽车旅馆住一晚的价格通常是6 5美元,镇上的流行运营方式是维持这个价格,但是客人必须至少住三晚。他估计在毕业典礼期间,一晚150美元的价格且维持至少住三晚的要求,可以很轻易地让全部的房间都住满客人。然而,这样做他觉得有些不妥,担心被贴上“哄抬高价”的标签,且认为这样的标签会损害他的生意。他说:“你是经济学家,请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你发现这和麦琪的两难困境有共同之处,你可能需要拥有比经济学理论更多的知识,才能为这两位新“客户”提供建议。但是,那是什么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