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沙到珍,蚌变蝶——耐磨铸就赢家

沙到珍,蚌变蝶——耐磨铸就赢家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一粒沙子到一颗珍珠之间的距离,是蚌忍受着各种不适,各种疼痛,用自己的身体,一天天磨砺出来的。就这样,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从此声名大噪,最后被授予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经过长期的实验和研究,顶着学术界的一片反对声,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吞食细菌,终于发现了引起胃炎的致病菌——螺旋杆菌。他在等待了20多年后,才登上诺贝尔医学奖的领奖台。

沙到珍,蚌变蝶——耐磨铸就赢家

很多刚进入企业的员工,满怀抱负,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恨不得一到岗位上立刻得到重用,拿到高薪。可真到了岗位上,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无法胜任重大的工作,薪水必然难如所愿,更令人沮丧的是,他们所做的工作往往是单调的、枯燥的。日复一日重复着琐碎的工作程序时,不少人会觉得压抑、痛苦,若再没什么责任心,就会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从一粒沙子到一颗珍珠之间的距离,是蚌忍受着各种不适,各种疼痛,用自己的身体,一天天磨砺出来的。想变成珍珠,就不能心急,就得熬过黑暗和寂寞,否则的话,提前撬开蚌壳,依然还是沙子。

有时候,我们总觉得,无法热情地投入所做的事情中,是因为事情本身过于单调,而我们要追寻的是有趣和有意义的工作。事实上,这不单单是兴趣的问题,还有态度的问题。工匠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去做同样的事情,单调不单调?可为什么他们能够坚持下去呢?是因为他们懂得在单调中去找寻乐趣,在枯燥中去挖掘亮点。

荷兰有个农民,初中毕业后没什么事情做,就到小镇上找了一份看门的差事。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60年,从未离开过小镇,也没换过工作。大概是工作清闲无事,他就用打磨镜片作为业务爱好,以此消磨时间。他翻来覆去地打磨一个又一个镜片,一干就是60多年。

时间久了,他打磨镜片的功夫和技术,已经超过专业的技师了,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其他人的都要高。直到有一天,他在自己打磨的镜片里,发现了当时科技界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世界——微生物世界。就这样,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从此声名大噪,最后被授予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

这个磨镜片的人,就是科学史上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列文·虎克。他用一生的精力打磨了一个又一个平淡无奇的镜片,在枯燥单调中默默坚持,为后人打开了通往微小世界的天窗。(www.xing528.com)

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经过长期的实验和研究,顶着学术界的一片反对声,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吞食细菌,终于发现了引起胃炎致病菌——螺旋杆菌。他在等待了20多年后,才登上诺贝尔医学奖的领奖台。

钻研和提升,本身就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需要耐得住寂寞,有持久的耐心。曾经听过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给大学生讲过的一席话,大致是说,一堆面粉放在案板上,你用手一拍,面粉就散了。但如果你给它加点水揉一下,再去拍,虽然未必会散,但拍来拍去还是一堆松软的面粉。如果不断地给它加水,反复揉,到最后就变成了一个面团。这时,再去拍它就不会散,继续揉,揉到最后不仅是面团,你用手拉它,它也不断,继而就成了拉面

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他是在强调面对工作、面对单调时的态度。

我们在一件事上认真很容易,但要认真一辈子,却并不容易。对多数人来说,长年累月都是做着同样的事,从早到晚都是干一样的活,辛苦、枯燥是难免的,面对这样的现实,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试着用工匠的心去审视工作,在平淡中去创造精彩,才能保持始终如一的热情,发现工作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