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本管理在充分竞争市场中的定位及选择

成本管理在充分竞争市场中的定位及选择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成本管理降低成本的定位适合处于充分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在收入确定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就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途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战略和环境,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成本管理的几种定位中进行选择。

1.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是传统的产品工厂生产阶段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中间经过许多演化,最后以福特制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为标志,形成了传统的成本管理降低成本的体系。降低成本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既定的经济规模、技术条件、质量标准和市场环境下,通过降低材料和人工及其他费用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更加科学合理地组织管理等措施降低成本。二是通过创新等方式改善基础条件降低成本,即改善企业可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包括劳动资料的性能、劳动对象的质量、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产品的技术标准、产品工艺的科学性、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性、企业职能分工、企业的管理制度等方面。在既定的条件下,成本降低有一个极限,如果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只有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才能实现,如通过采用新的技术设备、新的工艺过程、新的产品设计、新的材料等,甚至需要引进新的组织形式、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和手段、管理模式、经营模式、新观念和理念等多方面的内容。成本管理降低成本的定位适合处于充分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在收入确定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就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途径。

2.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的产出同生产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说,产出用生产总值即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来表示;投入用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表示。成本管理可以通过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但往往也可以通过增加成本获取利润,因为成本变化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果增加成本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与品质,从而可以提高价格、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收入,那么增加成本就是合理的,因此成本管理不能只着眼于成本本身,而要利用成本、质量、价格、销量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支持企业为维持质量、调整价格、扩大市场份额等对成本进行管理,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提高竞争力

成本管理工作需要配合企业战略为取得竞争优势而展开,在实施企业战略的过程中引导企业注重长期利益,并使企业能够确定和保持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有时成本管理目标是降低成本,有时则相反,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和长远发展需要提高成本,例如提高研发支出、营销费用、人力成本等。但企业在提高成本时应充分考虑风险、未来获利机会、环境变化等因素,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国家环境立法、环境保护执法水平的提高,必要的环境成本投入不可避免,甚至可以通过环境经营提高企业竞争力。(www.xing528.com)

4.实现公共目标

公共目标也称为社会目标,巴雅尔图、鲍金良认为,公共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共关系目标,主要在于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公益事业,通常以公众满意度和社会知名度为目标。二是社会责任目标,常常是指企业在处理和解决社会问题时应该或可能做什么,如在对待环境保护、社区问题、售后服务时所扮演的角色及所发挥的作用。三是政府关系目标。企业作为纳税人支持着政府机构的运作,同时,政府对企业的制约和指导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企业必须对本组织造成的社会影响负责;另一方面,企业还必须承担解决社会问题的部分责任。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既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争得信誉,又促进组织本身获得认同。企业的社会目标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如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参与社会活动、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和地区建设活动等。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战略和环境,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成本管理的几种定位中进行选择。

以通用汽车为例。通用汽车公司成功的成本管理模式是“基于协调控制的分权管理”,其核心要素是三个:分权组织、财务控制与创新理念。其具体做法是:①建立资金支出的授权制度。该项制度始于1922年,即资金使用首先要编制资金使用表,然后交拨款委员会进行资格审查,再经执行委员会的政策审查(企业方针、战略符合与否等)。为了明确资金支出流程,发布了拨款手册。②建立现金日常控制系统。首先规范银行开户,并要求所有收益都必须存入这些账户;财务支出实现财务集中管理(由总部财务部门管理),各事业部无权控制这些账户之间的现金转移;银行间现金转移自动完成,公司财务部门对各账户分别核定了最高限额和最低限额;事业部需要现金,可以向总部申请转账。③建立库存与生产控制的规范流程,理顺库存与生产控制领域的职权关系,明确时间、数量、质量标准。④建立财务预警制度。杜邦分析法的创始人唐纳森·布朗采用杜邦分析指标,构建了通用汽车公司的预警制度。⑤建立标准成本控制制度。

再来看洛克菲勒是如何降低成本的。年轻的洛克菲勒初入石油公司工作时,既没有学历,又没有技术,因此被分配去检查石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这是整个公司最简单、枯燥的工序,人们戏称连3岁孩子都能做。每天,洛克菲勒看着焊接剂自动滴下,沿着罐盖转一圈,再看着焊接好的罐盖被传送带移走。半个月后,洛克菲勒找到主管申请改换其他工种,被拒绝了。这时洛克菲勒想既然换不到更好的工作,那就把这个不好的工作做好再说。于是,洛克菲勒认真观察罐盖的焊接质量,并仔细研究焊接剂的滴速与滴量。他发现,当时每焊接好一个罐盖,焊接剂要滴落39滴,而经过周密计算,结果实际只要38滴焊接剂就可以将罐盖完全焊接好。经过反复测试、实验,最后,洛克菲勒终于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每只罐盖比原先节约了一滴焊接剂。可是就这一滴焊接剂,一年下来却为公司节约出5亿美元的开支。年轻的洛克菲勒就此迈出日后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直到成为世界石油大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